首页 >
矩震级
✍ dations ◷ 2025-02-24 01:04:28 #矩震级
矩震级(记作
M
w
{displaystyle M_{w}}
或
M
w
{displaystyle Mw}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记作
M
W
{displaystyle M_{W}}
,英语:Moment magnitude scale),港澳称矩震级,台湾称地震矩规模,是记录地震强度的标度。1977年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金森博雄教授制定。计算公式为:其中
M
0
{displaystyle M_{0}}
为地震矩。由公式可以看出,矩震级每增加一级需要
10
1.5
{displaystyle 10^{1.5}}
倍的能量,也就是约31.6倍的能量。公式中使用的常数是为了使此标度与其他地震近震震级(如里氏地震震级)的数值相似。史上最强烈的地震为1960年智利大地震,规模为9.5级。矩震级的优点在于它不会像近震震级那样容易饱和。亦即,大于某震级的所有地震之数值都相同的情况不会发生。另外,此标度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有较直接的联系。因此,矩震级已经取代近震震级成为世界地震学家估算大规模地震时最常用的标度。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对规模小于3.5级的地震不使用矩震级。
相关
-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英语:Greenhouse effect)是指行星的大气层因为吸收辐射能量,使得行星表面升温的效应。由于温室效应,行星表面温度会比没有大气层时的温度要高。以往认为其机制类似温室
- 爬行动物爬行纲(学名:Reptilia)动物通称爬行动物、爬行类、爬虫类,是一类脊椎动物,属于四足总纲的羊膜动物,是包括了龟、蛇、蜥蜴、鳄、鸟类及史前恐龙等物种的通称。本分类过去传统上包含
- 音拍音拍(英语:mora)是语言学上以固定长度划分的时间单位,与音节不同。在汉语中,每一个音节的长度几乎是一样的(例如普通话中,“汉”han和“哈”ha长度相同),因此,汉语中可以说音节就是拍
- 定语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在现代汉语中,中心语与定语二者之间有的需要用结构助词(连接词)“的”,有的不需要,有的则可以省略。但“的”是定语的标志
- 富勒烯化学富勒烯化学 是一专门讨论富勒烯特性的有机化学领域。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是因为对富勒烯衍生物和调整其特性的需要。例如,富勒烯难溶于水而增加一个合适的官能团能够增强其溶解
- 亨利·沃尔特·贝兹亨利·沃尔特·贝兹(英语:Henry Walter Bates,1825年2月8日-1892年2月16日),生于英国莱斯特,博物学家和探险家,是第一个对动物拟态现象作科学描述的人。他曾与阿尔弗雷德·华莱士一
- 外层空间条约《外层空间条约》(Outer Space Treaty)又名《外空条约》,全称为《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外太空活动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1966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1967年
- 大都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蒙古语:Ханбалиг,意即“可汗之城”),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正月三十日(1267年2月25日)至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1368年9月14日),为元朝
- 娘子妻,是男女婚姻中对女性配偶的称谓,与夫相对应。台湾话中将妻子雅称为牵手,清国初年台湾文献记载台湾原住民族、平埔人称妻为牵手,后受台湾不同族群广泛使用,向外人谦称自己配偶;而
- 量子电脑量子计算机(英语:Quantum computer)是一种使用量子逻辑进行通用计算的设备。不同于电子计算机(或称传统计算机),量子计算用来存储数据的对象是量子比特,它使用量子算法来进行数据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