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肾丝球
✍ dations ◷ 2025-04-02 13:08:26 #肾丝球
肾小球(英语:glomerulus,又称肾丝球、丝球体)是肾元中的用于将血液过滤生成原尿的一团毛细血丛,被鲍氏囊所包裹,是尿液形成的重要构造。血液经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肾小球内的微血管不像其他微血管,汇流入静脉,而是流入出球小动脉。在肾小球内,微血管受到高压,而加速了超滤作用的进行。微血管中的血液经由超滤作用之后,形成滤液,渗入鲍氏囊内。肾小球与鲍氏囊合称为肾小体,肾小球的过滤速率便称为肾小球过滤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肾丝球过滤率)入球小动脉(interlobular artery)在流入肾小球后分岔为微血管,入球小动脉的松紧可控制微血管的压力,借此影响肾小球过滤速率。有项研究指出,倘若大鼠的入球小动脉较狭窄,可造成血压增加。此外,交感神经系统以及激素也会造成缩小入球小动脉的直径,造成血压增加。血浆在穿越肾小球微血管的内皮细胞、肾小球的基底膜和足细胞(podocyte)之后,便会进入到鲍氏囊的内腔。这个作用称为“过滤作用”。其作用和机制如图详述:肾小球的内皮细胞具有许多窗孔(Fenestra(英语:Fenestra (histology))),这些窗孔直径约70至100奈米之间。这些孔洞相对于其他通透性微血管来说相当大,足以让血浆和水溶性蛋白质流动,但仍不足以使红细胞通过。肾小球内皮的基底膜相当厚(约250–350 奈米)。足细胞是附在肾小球基底膜另一侧的细胞,并构成鲍氏囊的内层部分,因此有时并不被认为是肾小球的一部分,而是属于鲍氏囊的构造。它像是互相握住的手掌一样,紧紧握住肾小球微血管,他们控制了蛋白质从微血管流入鲍氏囊内腔。足细胞之间的缝隙有滤过裂隙,其上的"裂隙隔膜"由多种蛋白质组成,包括足蛋白和肾病蛋白。此外,足突(足细胞的指状突起)处有一层负电层(糖萼),限制了如血清白蛋白等阴电性的分子流入。肾小球内系膜细胞是一种外被细胞(英语:pericytes),可在内皮细胞及肾小球间的间质中找到。他们会压缩肾小球,改变肾小球的过滤速率。壁层的结构影响了血管穿透性(英语:Vascular permeability)。足细胞基底膜孔洞极小(8 nm),并带有负电荷,大分子及带阴电性的分子会被阻挡在外。像钠、钾这种小分子就可以顺利通过,而血红素和白蛋白这种大分子就完全过不去。血液在流经肾小球后会经由出球小动脉(英语:efferent arteriole)流出。请注意,由此流出的是小动脉(arteriole),而非微静脉(venule)。由于小动脉具有较厚的平滑肌(中膜(英语:tunica media)),弹性及收缩能力较微静脉佳,让肾小球更有能力调控流入肾小球的血流。近髓肾单位(英语:juxtamedullary nephron)(离髓质最近的15%肾单位)区域的出球小动脉会延伸出直的微血管分支,运送等渗透压的血液进入髓质。称为直管(英语:vasa recta)(vasa recta),为亨尔氏套(英语:loop of Henle)(loop of Henle)中的一部分。并在肾单位的逆流交换系统(英语:countercurrent exchange)(countercurrent exchange)扮演重要角色。流经出球小动脉的血液最后会流入肾小叶间静脉(英语:interlobular vein)(interlobular vein)。入球小动脉的血管壁上含有一层特化的平滑肌细胞,可以合成肾素,称为邻肾小球细胞(juxtaglomerular cell,JGA),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协助调控血量(英语:blood volume)和血压。1666年,马尔皮基(Malpighi)首次提到了肾小球的概念,并表示它们与肾血管的相通。约175年后,鲍尔曼(Bowman)阐明了肾小球的微血管和鲍氏囊结构。1.肾小球2.近曲小管3.远曲小管肾小球人类肾脏解剖图老鼠的肾小球。(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放大1,000倍)老鼠的肾小球。(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放大5,000倍)老鼠的肾小球,其中一条微血管已破裂。(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放大10,000倍)肾小球中破裂的微血管,图中可见膜孔(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放大100,000倍)肾小体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育/细胞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
相关
- 体育锻炼体能锻炼,又称体能训练、体适能训练,泛指所有通过运动方式,来达到维持与发展适当体能、增进身体健康的身体活动。它的目标有许多种,包括:增强肌肉与循环系统、增进运动技能与身体
- 黑粉菌见内文黑粉菌目(学名:Ustilaginales)是担子菌门黑粉菌纲下的一目。该目真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可引起多种植物的黑粉病。另有少数黑粉菌的菌瘿可食用,如原产自墨西哥的玉米蘑菇(
-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克里米雅–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简称CCHF)是一种病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症状包括发热、肌肉痛、头痛、呕吐、腹泻和皮肤瘀点,通常于暴露病原后2周内发
- 磺胺胍磺胺胍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guanidine”。该药物是一种兽药。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仍然未知。该药物是一种磺胺的胍衍生物。
- 脓疱病脓痂疹(Impetigo)是涉及表层皮肤的细菌感染,常见脸、手臂或是脚上出现淡黄色痂皮,发生在腹股沟和腋窝的大型水泡较少见。病灶可能有疼痛或是搔痒感,不常引起发烧。脓痂疹通常由金
- 斯堪的纳维亚语斯堪的那维亚语支或北日耳曼语支,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一个分支,包括通行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芬兰的一部分地区,以及法罗群岛和冰岛的语言。北日耳曼语支还可以细分为两个分
- 蛋白质粒蛋白质体(英语:Proteinoplast, proteoplast, aleuroplast, aleuronaplast),又称造蛋白体、蛋白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又可细分为白色体的一种,主要功能为储存结晶形式的蛋白
- 琳·马古利斯琳·马古利斯(英语:Lynn Margulis,也译作林恩·马古利斯,姓或译作玛格丽斯,1938年3月15日-2011年11月22日),美国生物学家,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在地球科学系的大学教授,天文学家卡
- 马鞍鞍,是人类骑马匹、骆驼及驴的用具,是马具的其中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方便骑马人的舒适,所以形状尤其特别如一张圆形纸向两边弯曲所形成的,刚好置入马的背上,两腿分插。早期的马鞍是没
- FictionBookFictionBook 是建基于XML的电子书格式,起源并流行于俄罗斯。此类文件格式为.fb2 。它包含设置碑文体、经文体及引用的标签;而电子书的元数据,包括作者、书名及出版社等数据,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