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瓜苏瀑布

✍ dations ◷ 2025-04-03 12:01:28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葡萄牙语:Cataratas do Iguaçu,西班牙语:Cataratas del Iguazú,当地的瓜拉尼语意为“大水”)是由位于巴西巴拉那州和阿根廷边界上的伊瓜苏河从巴西高原辉绿岩悬崖上落入巴拉那峡谷形成的瀑布。现时成为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伊瓜苏瀑布与东非维多利亚瀑布及美加的尼加拉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伊瓜苏瀑布实为一组瀑布群,由275股大小瀑布或急流组成,总宽度2.7公里,比尼亚加拉瀑布宽4倍,落差由平均60米至最高82米。年均流量1,750立方米/秒,雨季时瀑布最大流量为12,750立方米/秒,这时大小飞瀑也汇合成一个马蹄形大瀑布。伊瓜苏瀑布群位于伊瓜苏河上。伊瓜苏河在与巴拉那河会合前的约23公里前有一段高崖,因而造成落差为72米的瀑布群。其实,此高崖的成因是由于巴拉那河的河谷是由南至北走,而伊瓜苏河的河床岩层却正好与巴拉那河垂直。因此,巴拉那河承受的河水冲刷远较伊瓜苏河高。在积年累月的侵蚀下,巴拉那河渐渐变得越来越低,从而造成宽达2700米的伊瓜苏瀑布群的形成。伊瓜苏瀑布群所在的阿根廷伊瓜苏国家公园和巴西伊瓜苏国家公国先后在1984年及1986年被列为联合国世界遗产。自此巴西政府当局在1990年代末开始发展该瀑布为旅游区,亦吸引到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了约20公里长的游览栈道,铺设了电气铁路,旅游设施焕然一新。由于旅游业带旺经济,由伊瓜苏瀑布地区附近的伊瓜苏河口一带辐射开去的三国边境地区:包括巴西的伊瓜苏市(Foz do Iguaçu)、阿根廷的伊瓜苏港市(Puerto Iguazú)及巴拉圭的东方市(Ciudad del Este),都有受惠于日渐增长的旅客量。关于伊瓜苏瀑布,当地有流传着以下两个传说:

相关

  • 来古格士来古格士,又译为吕库古、莱库古、雷克格斯,按罗氏希腊拉丁文译音表应译为吕枯耳戈斯(古希腊文:.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family:"SBL BibLit","SBL Greek","EB Garamo
  • 以撒以撒(希伯来语: יִצְחָק‎;阿拉伯语: إسحٰق;英语:Isaac),又译依撒格或易司哈格,是《旧约圣经·创世记》中的人物,亚伯拉罕的嫡子,原配撒拉所生的独生子,以扫和雅各的父亲
  • 边界在字体排印学中,边界指的是某页文件中四周留白的部分,可方便辨认行的起点和终点。当文字是以左右对齐排列时,其会贴紧左侧和右侧的边界。在多数的文书处理软件中,边界的标准宽度
  • 红外天文学红外天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可以观测到红外辐射的天体,是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为400纳米(蓝色)至700纳米(红色),波长比700纳米长但仍比微波短
  • 金藻纲金藻(学名:Chrysophyta),群体生活,约有1500种,外观呈金黄褐色,光合色素包含叶绿素A、C、胡萝卜素、叶黄素、褐藻素,以昆布多糖(Laminarin,一种β1-3葡萄糖聚合物)为主要碳水化合物贮存
  • 音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八十个(九划的则为第五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音部归于九划部首。音部只以左方、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
  • 松叶蕨纲瓶尔小草亚纲(Ophioglossidae)是链束植物四个亚纲之一。本亚纲已知有松叶蕨科和瓶尔小草科两科,分属松叶蕨目和瓶尔小草目两目。松叶蕨纲是其他蕨类植物(包括合囊蕨科与木贼科)的
  • 鸟嘌呤脱氨酶鸟嘌呤脱氨酶(英语:Guanine deaminase,又称为鸟嘌呤氨基水解酶,简称为鸟嘌呤酶)是一种催化鸟嘌呤转变为黄嘌呤的酶鸟嘌呤黄嘌呤。注意:氮原子被氧原子替代。EC 1.1/2/3/4/5/6/7/8/
  • 阻燃剂阻燃剂(Fire retardant)是除了水以外,其他所有具有降低燃料的可燃性或延迟燃烧的物质之总称。阻燃剂通常都是利用化学原理产生作用,但也有少数利用物理方式达到灭火目的的阻燃剂
  • 多溴联苯聚溴联苯(PBB)也称为多溴联苯,是联苯的多卤素衍生物的总称。其结构类似多氯联苯。聚溴联苯属于溴化阻燃剂,由于其阻燃特性,广泛用在电子器材的塑胶中。但因为其潜在的免疫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