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氦过程

✍ dations ◷ 2025-10-29 06:03:45 #3氦过程
3氦过程是3个氦原子核(α粒子)转换成碳原子核的过程。这种核聚变反应可以在超过一亿K的高温和氦含量丰富的恒星内部迅速的发生。同样的,它发生在较老年,经由质子-质子链反应和碳氮氧循环产生的氦,累积在核心的恒星。在核心的氢已经燃烧完后,核心将塌缩,直到温度达到氦燃烧的燃点。这个过程释放出的净能量为7.275 MeV。在第一个阶段形成的8Be是不稳定的,会经历2.6×10-16秒就再分裂回氦,但是在氦燃烧能形成8Be的条件下,只要有微小的平衡丰度,就能再捕获一个氦原子核形成12C。这种结合三个氦原子核转换成碳的过程就称为3氦过程。由于3氦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碳,因此在太初核合成不太可能发生。此一结果可以说明大霹雳为何没有制造出碳,因为在大霹雳之后的一分钟,就已经低于核聚变所需要的温度了。通常,3氦过程发生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但是铍-8在基态的能量几乎就是氦的两倍。在第二个阶段,8Be + 4He几乎就是碳在激发态下的能量。这种共振的状态,使接踵而来的氦和铍结合成碳的可能性大为增加。这种共振的存在被观测到之前,基于物理上的必要性,为了在恒星内形成碳,弗雷德·霍伊尔就已经预测到了。实际上,这种能量共振和过程的预测然后真的被发现,对霍伊尔恒星核合成的假说:假设所有的化学元素都是从最初的氢-真正的原始物质-形成的,提供了非常重大的支持。在过程中的一些副作用是,一些碳元素可能会和氦融合产生稳定的氧同位素,并且释放出能量:接下来的反应链是氧会再与氦结合生成氖,但再继续下去就有困难了,因为核自旋规律的限制,结果使得更重的元素不容易在恒星核合成中形成。这样的情状使得恒星核合成创造出来大量的碳和氧,只有一小部分能被转换成氖和其他更重的元素。氧和碳都是氦燃烧的灰烬,而人择原理曾被引用来解释碳和氧在宇宙中被敏感的核共振大量创造出来的事实。融合的过程能创造的元素只到铁,更重的(在铁之外的)元素只要是由中子捕获创造的。慢中子捕获(S-过程)生产出大约一半的重元素,另外的一半则可能由快中子捕获(R-过程)在核塌缩的超新星中创造出来。3氦过程与恒星物质的温度和密度有强烈的关联性。反应速率释放出的能量与温度的比例关系是指数的30次方和密度的平方。对照于质子-质子链反应产生能量的比率祇是温度的四次方和与密度成正比。与温度这样强烈的关联性造成恒星在演化的后期进入红巨星的阶段。对低质量的恒星,累积在核心的氦阻挡恒星进一步塌缩的只有电子简并压力,而这种在核心的压力与温度几乎是毫无关联的。如此的结果是,一旦一颗较小的恒星开始进行3氦过程,核心在反应中不会扩展也不会冷却,只有不断的增高温度,结果是反应速率持续增加直到发生热失控的反应。这个过程就是所知道的氦闪,虽然只有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但却能够燃烧掉核心60-80%的氦,并且导致巨大的能量释出。对较大质量的恒星,氦燃烧在环绕着简并碳核心的壳层中进行。因为氦壳不是简并的物质,因为氦燃烧能量释放而增加的热压力造成恒星的膨胀,膨胀导致氦层温度的下降而中止了反应,于是恒星再度收缩。这种周期性的过程造成恒星剧烈的变化,并将外层的物质吹离恒星。3氦过程高度的依赖碳-12和氦-4与铍-8有能量共振的关系,而在1952年之前对这些能阶仍是一无所知的。天文物理学家弗雷德·霍伊尔使用了碳-12在宇宙中是丰富的事实,作为碳-12有共振存在的证据,霍伊尔提出了想法给核子物理学家威廉·福勒,他承认这样的能阶是可能存在的,而在过去的工作中被忽略掉了。在简要的规划之后,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凯洛格辐射实验室的研究小组,就在7.65Mev附近发现了碳-12的共振。

相关

  • 验尸验尸亦称尸体解剖、尸体检验、尸检,是一个彻底检查尸体的医疗程序,以确定死亡的原因和方式并评估任何可能存在的疾病或损伤。通常由病理学家、法医或验尸官等专门人员行验尸工
  • 尸斑尸斑(Livor mortis)是指动物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血液停留在尸体的低处,红血球从血清中进一步分离沉积,在表皮下形成可见的紫红色淤斑现象。人类的尸斑一般在死亡后0.5-2小时开始
  • Md5f13 7s22, 8, 18, 32, 31, 8, 2主条目:钔的同位素钔是一个人工合成元素,化学符号为Md(曾作Mv),原子序是101。钔是锕系元素中具有放射性的超铀金属元素,在锕系元素排倒数第三位、
  • 细菌性肠胃炎肠胃炎是以胃和小肠炎症为特征的胃肠道病症,可导致腹泻、呕吐、腹部的疼痛和绞痛合并而成疾病表现。虽然与流感并无关系,但该病也被称为肠胃型感冒和消化道流感。肠胃炎通常是
  • ICD-9 740–759:生天异常Template: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and deformations of nervous system Template: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and deformations of eye Template: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 X-单体综合征 (XO)特纳氏综合征(Turner syndrome,简称TS)也被称作Ullrich-Turner氏综合征(Ullrich-Turner syndronme)、性腺发育不良(Gonodal dysgenesis)以及45,X,是雌性个体因X染色体部分或完全缺失
  • 终端细支气管小支气管是空气由鼻或口到肺的肺气泡之间的通道,而分支下层不再包含软骨或腺体。小支气管是支气管的分支。小支气管具有微丝血管。Template:Lower respiratory system anatom
  • 芳香环芳香环是一类有机芳香化合物。芳香环拥有共轭的平面环体系,原子间成键并不是不连续的单双键交替,而是被离域π电子云覆盖。典型的芳香环化合物是苯和吲哚。简单的单环芳香化合
  • 角分؋ ​₳ ​ ฿ ​₿ ​ ₵ ​¢ ​₡ ​₢(英语:Brazilian cruzeiro) ​ $ ​₫ ​₯ ​֏ ​ ₠ ​€ ​ ƒ(英语:Florin sign) ​₣ ​ ₲ ​ ₴(英语:Hryvnia sign) ​ ₭ ​ ₺
  • 延胡索酸酶结构 / ECOD延胡索酸酶(或称延胡索酸水合酶)是一种催化延胡索酸(即反丁烯二酸)以及苹果酸之间水合/脱水的可逆反应。延胡索酸酶可分为线粒体内以及细胞质中两种,其中线粒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