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 dations ◷ 2025-09-18 11:58:43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俄语:Хаба́ровский край,罗马化:Khabarovsky kray)是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个边疆区,为俄罗斯第四大行政区。在2015年有人口1,338,305人,地广人稀。其行政中心为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建立于1938年10月20日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执行的法令,由远东边疆区拆分出来。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南部地区主要是黑龙江下游流域,隔鞑靼海峡与库页岛相望,北部濒临并沿鄂霍茨克海延伸,与萨哈共和国(西)和马加丹州接壤。苏霍伊战斗机系列最重要的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位于此,另外也是中俄贸易热点地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面积为788,600平方公里,占俄罗斯远东地区面积的27%,海岸线长2,500公里,包括海岛共3390公里。其东北临鄂霍茨克海和日本海,南临滨海边疆区和中国,西南部和西部与犹太自治州和阿穆尔州相邻,西北部和北部与萨哈共和国相邻,东北部与马加丹州相邻。哈伯罗夫斯克边疆区向南沿边境河流乌苏里江延伸约200公里为比金,是其最南端城镇。黑龙江与乌苏里江在首府伯力附近的黑瞎子岛交汇,这里也是全州主要人口聚居地,从伯力到以北的阿穆尔河畔共青城为平原,南部宽220公里,北部宽100公里。从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到黑龙江入海口的庙街是狭窄的河谷。从黑龙江到左岸的不列亚山脉分布的为落叶松,右岸到锡霍特山脉则为冷松。伯力到中俄边境的乌苏里江下游河畔的乌苏里平原为低地和沼泽地,土壤贫瘠。乌苏里江下游,平原往东是山区,森林覆盖面积占80%,在境内霍尔河盆地有270万公顷的森林,大多数为云杉。这个地区城镇多沿西伯利亚铁路分布。黑龙江、阿姆贡河到濒临太平洋的这个区域有1,000万公顷森林地,90%为山地针叶林,边疆区西南部与阿穆尔州接壤为山岳地带,有90%的地面海拔为1,200米到1,500米,在不列亚河盆地有平原。该地区森林覆盖面积为三分之二,主要为落叶松。阿穆尔河-阿姆贡河三角洲以北有50万平方公里的山地冻原,2,800万公顷的西伯利亚针叶林山地,海拔500到2000多米,以及1,600万公顷的森林地。该地区气候严寒,夏季短促,人口主要聚居在鄂霍茨克斯基县。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内的大部分领土为系列山脉——孙塔尔哈亚塔山脉(最高峰穆斯哈亚山海拔2889米)、锡霍特山脉和朱格朱尔山脉所占据。主要河流为黑龙江、乌苏里江、霍尔河、乌第河、阿姆贡河。此外还有多个小湖泊:胡姆米湖、奥列利湖、乌德利湖、博隆湖、奇利亚湖、丘克恰吉尔斯科耶湖、大苏卢克湖、埃沃龙湖、基济湖、阿穆特湖、布拉戈达特诺埃湖、卡季湖。中世纪时期(中国宋朝时期),在今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境域生活的主要的是通古斯民族,也就是后来建立了金朝的女真族们。中国明朝宣德七年,亦失哈在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外东北)时,重建了毁坏的永宁寺,并在黑龙江入海口立下了一块石碑,在之前的永乐十一年,在修建永宁寺时也在入海口立下了一块碑,这两块碑在19世纪50年代仍存在,但在1904年遭到拆除,并转移到了海参崴的两座博物馆。在此地已经进行过考古发掘。在清代时,1689年,该区乌第河以南部分根据《尼布楚条约》归属清朝,晚晴时先后于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中割予沙俄。自17世纪开始,欧洲人来这一片远东地区不断探险。1639年,一支由伊凡·莫斯科维廷领导的哥萨克探险家组成的探险小分队来到鄂霍茨克海海滨,莫斯科维廷也成为了首位到达太平洋沿岸的俄罗斯人。1856年,俄罗斯帝国时期成立了涵盖今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大部分区域的滨海边疆州,1900年开通的外贝加尔铁路和之后建成的东清铁路加快这个地区的移民速度。1900年至1913年有300,000人外地人移民至包含今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阿穆尔地区。1904年至1905年之间日本与俄罗斯帝国爆发战争迫使这个地区的安置计划停止,1904年1月至1906年3月外东北地区和整个东西伯利亚被禁止迁移。1920年4月6日,外贝加尔州、阿穆尔和滨海边疆州、萨哈林岛北部以外贝加尔山脉和外东北区为主成立了远东共和国(ДВР,1920-1922)。1938年10月20日,苏联将远东边疆区分为哈巴罗夫斯克地区和滨海地区。哈巴罗夫斯克地区由哈巴罗夫斯克州、阿穆尔州、下阿穆尔州、萨哈林州、勘察加(科里亚克民族区和楚科奇自治区)地区、犹太自治州和直属于krayispolkomu的三个地区。1947至1948年,萨哈林州和阿穆尔州脱离哈巴罗夫斯克地区。1953年,哈巴罗夫斯克地区科雷马河区从中脱离,于同年12月3日成立马加丹州其下属的堪察加地区成立楚科奇民族区。1991年,犹太自治区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脱离,单独设立为自治州。有西伯利亚铁路连接滨海边疆区的海参崴(终点站)与伯力和犹太自治州首府比罗比詹。贝阿铁路连接重要的苏维埃港和瓦尼诺和阿穆尔河畔共青城以及在共青城东北的泽姆加空军基地,以及有火车轮渡到萨哈林州的霍尔姆斯克。公路方面,有M58公路连接赤塔和伯力,途径跨黑龙江的伯力大桥。M60公路连接伯力和海参崴。以及东方公路连接伯力到滨海边疆区的纳霍德卡。在伯力、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庙街为主要内河港口。鄂霍茨克、阿扬、瓦尼诺、苏维埃港、卡斯特里港为主要海港,其中瓦尼诺为最大的海港。气候为温带季风性气候,一月份平均温度在零下16℃~零下40℃之间,七月份平均温度在11℃~21℃之间,年降雨量为500~900毫米。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行政上下辖2个市(英语:Urban Okrug;俄语:Городской округ)和17个县(英语:Municipal District;俄语: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进一步分为29个镇(英语:Urban settlements;俄语:Городское поселение)和188乡(英语:Rural settlements;俄语:Сельское поселение)。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行政区划如下: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城市口比例为80%左右,自1990年代起人口呈减少趋势,在2015年有1,338,305人2010年人口有1,343,869人;2002年人口有1,436,570人;1989年人口有1,824,506人。,1968年为1,336,000人,1956年边疆区共有1,245,00人。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集聚在首府伯力,在全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人,城市人口占81.83%(2015年)。黑龙江三角洲以北的太平洋沿岸地区的3个区划阿杨诺梅斯基县、鄂霍茨克斯基县和图古罗丘米坎斯基县面积共422,307平方千米,占整个边疆区面积的一半左右但人口稀少,其中阿杨诺梅斯基县人口最少,在2015年有2009人,图古罗丘米坎斯基县次之在2015年有2029人,鄂霍茨克斯基县最多,在2015年也仅为6988人在苏联时代,这广大地区重要的居民点位于沿海的鄂霍茨克附近,其余的也多分布在沿海的少数几个小居民点,内陆实际无人居住。南部沿海的地区人口相比北部沿海地区人口更多,南部沿海的地区人口最大的区划为苏维埃茨克港斯基县(苏维埃港)人口在2015年为40,831人,凡宁斯基县次之在2015年为34,873人,苏维埃茨克港斯基县的人口自2010年就不断减少,但仍维持在四万人左右,凡宁斯基县人口自2002年陆续减少。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民族构成分外来民族和原住民。外来民族中俄罗斯人占90.1%,乌克兰人占4.2%,白俄罗斯人占0.8%,鞑靼人占0.8%。边疆区的原住民属通古斯民族:赫哲族(2002年10,993人)、涅吉达尔人(2002年505人)、乌尔奇人(2002年2718人)、鄂温克族(2002年4533人)、奥罗奇人(2002年426人)、乌德盖人(2002年613人),以及阿穆尔尼夫赫人(2002年2452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有如下机构或高等教育学校(院):
相关
- 实验实验(德语、英语、瑞典语、荷兰语: Experiment),区别于试验,实验是在科学研究中,在设定的条件下,用来检验某种假设,或者验证或质疑某种已经存在的理论而进行的操作。科学实验是可以
- 轻偏瘫轻偏瘫(英语:Hemi-paresis)是人体左右某一侧出现的麻痹的症状,最严重时将导致偏瘫(英语:Hemi-plegia),或称半身不遂,即半个身体的完全麻痹。这两种症状的成因有很多,既有先天原因也有
- 淋巴腺淋巴结(lymph node)是淋巴系统的一部分(以往亦称做淋巴腺,但其并没有分泌物质的功能,故称为“腺”并不对),作用类似过滤器,内部蜂窝状的结构聚集了淋巴球,能够将病毒与细菌摧毁,当身体
- 牛瘟病毒牛瘟病毒(德语:Rinderpest,英语:cattle plague或steppe murrain),是一种具感染性的牛只病毒,会引起牛瘟。这种病毒性疾病主要传染于水牛之间,但其他野生品种也有致病的记录。牛瘟与
- 义肢假体或假肢(英语:Prosthesis 或 Prosthetic implant)指人造肢体,用来取代肢体的功能障碍(不论暂时性或永久性),或是用来掩饰肢体伤残。与义体(如义乳、假鼻子、假发、假牙)最大的不同
- 光波光通常指的是人类眼睛可以见的电磁波(可见光),视知觉就是对于可见光的知觉。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上的某一段频谱,一般是定义为波长介于400至700奈(纳)米(nm)之间的电磁波,也就是波长比
- 教会拉丁语教会拉丁语(Ecclesiastical Latin)是天主教会活动所用的说教式的拉丁语。作为一种为了用传统语言传教而发展起来的晚期拉丁语,作为武加大圣经的编著语言,并用于传教及教廷弥撒等
- 土壤化学土壤化学是指对于土壤的化学特性的研究。土壤化学受到矿物质、有机物、环境相关等的因素的影响。直至20世纪60年代末,土壤化学主要着重于土壤中为成土作用做出贡献的或影响植
- 理查德·斯莫利理查德·埃利特·斯莫利(英语:Richard Errett Smalley,1943年6月6日-2005年10月28日),美国化学家。因发现富勒烯而与罗伯特·柯尔、哈罗德·克罗托共同获得199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 春秋大义春秋大义是儒家的基本精神,旨在明辨是非、邪正、善恶、褒贬。春秋,指东周诸侯列国之春秋,为先秦时代各国的编年体史书,但各国春秋只载其事而无其义。后孔子以修订鲁国《春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