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气体

✍ dations ◷ 2025-02-23 17:01:48 #火山学,气体,温室气体

火山气体包括从活跃的(或者有时从休眠的)火山释放出的多种挥发物质的总称。这些物质包括被困在火山岩孔穴(泡)中的气体,在岩浆和熔岩里溶解或游离气体,或直接从熔岩散发的气体,或间接通过火山活动加热地下水发出的气体。

地球上火山气体的来源包括:

被称为挥发物质在被加热时,物质可能变成为气态的,或释放出气体。

火山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H2O),二氧化碳(CO2),硫或者作为二氧化硫(SO2)(高温的火山气体)或硫化氢(H2S)(低温的火山气体),氮气,氩,氦,氖,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在火山气体检测的其它化合物是氧(大气),氯化氢,氟化氢,溴化氢,氮氧化物(NOx),六氟化硫,硫化羰,和有机化合物。异乎寻常的微量化合物包括汞,卤烃(包括氯氟烃),和卤素氧化自由基。

火山气体充足程度的差异很大,各个火山是各不相同的。水蒸气一贯都是最常见的火山气体,一般包含总排放量的60%以上。二氧化碳通常占10〜40%的排放。

相比位于热点或分离板块边缘的火山,那些位于聚合板块边缘的火山释放出更多的水蒸汽和氯气。这是因为海水被加入到形成于隐没带的岩浆而引起的。相比位于热点或分离板块边缘的火山,那些位于聚合板块边缘的火山也有更高的H2O/H2, H2O/CO2, CO2/He 和 N2/He比例。

早在1790年,火山气体就被意大利的地质学家Scipione Breislak采集和分析。如上所述,火山气体的成分是依赖于火山内岩浆的移动。这样,在气体成分的突然变化往往预示在火山活动的变化。因此,火山灾害监测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到气体排放的常规测量。例如,在斯通波利火山增加的气体CO2含量已经被归因于有丰富的新鲜挥发物的岩浆注入在深度系统内。

在1900年至1986年之间的所有与火山有关的死亡人数中,与火山气体直接相关的死亡人数约为3%。

相关

  • 醛固酮醛固酮(英语:Aldosterone)是一种类固醇类激素(盐皮质激素家族),由肾上腺皮质所产生,主要作用于肾脏,进行钠离子及水分的再吸收,以维持血压的稳定。整体来说,醛固酮为一种增进肾脏对于
  • 冷凝管冷凝管是用作促成冷凝作用的实验室设备,通常由一里一外两条玻璃管组成,其中较小的玻璃管贯穿较大的玻璃管。冷凝管的内管两端有驳口,可连接实验装置的其他设备,让较热的气体或液
  • 台东县台东县(俗字写作台东县;排湾语:Valangaw;台湾话: 臺東縣,白话字: Tâi-tang-koān,台罗: Tâi-tang-kuān),是中华民国台湾省的县,位于台湾本岛东南方,全县面积高居全国第三(仅次于花莲县
  • 中俄天津条约《天津条约》包括《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法天津条约》,是指公元1858年(清咸丰8年)清朝政府在第一次英法联军战败后与俄国、美国、英国、法国在天津海光寺
  • 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Triassic–Jurassic extinction event)是显生宙五大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之一,发生于三叠纪与侏罗纪之间,大约是1亿9960万年前(另一说法是2亿140万年前)。这次
  • 台州片台州话,属于吴语台州片,以黄岩话为代表。在发音和用词、语法等方面和都与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有较大差别。但台州话的变化也很多,甚至各个县市之间的发音也有较大差异。 广义上
  • 刺刀刺刀(英语:Bayonet),又称枪刺、铳剑、铳刀,为安装或捆绑在枪管上的匕首、小刀式武器,作为远距武器的近距离防御使用。刺刀大约16世纪即出现,最早的文献记载为1606年,何汝宾《兵录》
  •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报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报告(英语:United States Reports)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所审理过所有案件的官方报告。其标注方式一般会简写为:卷次+U.S.+起始页码+(年代)。比如说,著名的《纽约
  • 氟硼酸铜氟硼酸铜是氟硼酸的二价铜盐,其中包含两个氟硼酸根离子(BF4−)。氟硼酸根的形状为四面体,类似于甲烷。中央的硼原子因为形成了四个共价键,因此具有一个负电荷。它的氧化态为+3。
  • 洞熊洞熊(学名)是一种于更新世生存在欧洲与亚洲的熊,于120万年和其他的熊类分支,在约二万年前的冰河时期灭绝。洞熊高达10英尺,重达1600磅以上,比现今的棕熊还要大上许多,但并不像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