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金砖国家峰会

✍ dations ◷ 2025-10-23 01:15:55 #2009年国际关系,金砖国家峰会,2009年会议,俄罗斯联邦外交事件,叶卡捷琳堡,2009年政治事件,2009年俄罗斯,2009年6月

第一次金砖国家峰会,召开于2009年6月16日的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包括俄罗斯、中国、巴西和印度四位国家的元首出席了本次会议。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来自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国名开头字母所组成的词BRIC ,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其发音类似英文的“砖块”(brick)一词,并表示这些国家将在2050年与美国、日本一起跻身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这四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5%,并拥有全球40%的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

2006年9月,金砖国家之间的政治会谈在纽约市召开,当时各国的外交部长代表出席了那次会议;之后又陆续召开了四次高级别会议,并确定在2008年5月16日在俄罗斯召开第一次金砖国家元首会议。

金砖国家的四位元首和领导人均参加了此次峰会:

俄罗斯 俄罗斯
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总统

印度 印度
曼莫汉·辛格总理

中国 中国
胡锦涛主席

领导人就2007年至2010年金融危机、全球发展、增强金砖国家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会谈。

金砖国家领导人号召经济改革,要求成为在国际经济组织中扮演更好的声音、代表更多的权益,并且要求国际经济组织在遴选领导时须经过公开、透明、多方互惠的选拔程序。他们主张促使多哈回合贸易谈判能够形成令人满意的结果。

另外一项主体是关于联合国改革,并主张给印度、巴西在国际事务中更高的地位和权利,并理解、支持他们希望在联合国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就2007年至2008年世界粮食价格危机这一问题,领导人们达成一项全球粮食安全的共识,呼吁所有政府及相关组织作为,并重申各国应当努力贡献自己力量克服全球粮食危机。

相关

  • object relations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精神分析理论,于1940至1950年代由英国心理学家罗纳德·费尔贝恩和梅兰妮·克莱因等人所开拓。不同于弗洛伊德理论,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并非寻求“驱力”的满
  • 依托泊苷依托泊苷(英语:Etoposide,又名鬼臼乙叉苷、足叶乙甙、VP-16,商品名Eposin、Etopophos、Vepesid)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类化疗药物。它是鬼臼毒素(一种大量存在于鬼臼,尤
  • CET欧洲中部时间(英语:Central European Time,CET)是一个时区名称,比世界标准时间(UTC)早一个小时,在大部分欧洲国家和部分北非国家采用。冬季时间为UTC+1,夏季欧洲夏令时为UTC+2。下列
  • 混农林业混农林业(英文:Agroforestry或Agro-sylviculture)或称农林间作、农业森林学、混农森林学、农用林业、农林混作系统、混林农业等,是一种结合林业与农业间土地利用的研究学科或者
  • ɸ清双唇擦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此音的国际音标符号是⟨ɸ⟩;X-SAMPA音标符号则是⟨p\⟩。汉语普通话没有此音,个别人将声母⟨f⟩发成清双唇擦音。虽然该音的符号是由
  • 盛行风盛行风,是一个地区某一时段最常刮的风。其风向称为盛行风向。该风主要受大气环流和地貌的影响。观测和了解盛行风有助于预测当地天气,也有助于研究当地气候、土壤风化、沙丘移
  • 排碧期排碧期(Paibian)是寒武纪的第八个阶段,年代大约位于497–494百万年前。
  • 米騒动1918年米骚动(米騒動),亦称为米暴动,是指1918年7月至9月于日本发生的一系列骚动,这次骚动直接导致寺内正毅的内阁垮台。大米价格的暴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对于以大米为主食的农
  • 士林公有市场坐标:25°5′6.8″N 121°31′29.0″E / 25.085222°N 121.524722°E / 25.085222; 121.524722营业时间1F:早市06:00-14:00;夜市14:00-02:00B1:周一至四15:00-02:00、周末12:00-
  • 葡挞葡式蛋挞(葡萄牙语:pastel de nata“淡奶油(奶黄)糕点(葡萄牙语:Pastel (culinária))”或 pastel de Belém“贝伦区糕点(葡萄牙语:Pastel (culinária))”,复数形式分别为 pastéis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