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马利亚人

✍ dations ◷ 2025-02-23 07:25:55 #亚洲族群,撒马利亚人,以色列人,犹太历史,中东历史,亚洲民族宗教团体

撒马利亚人(希伯来语:שומרונים‬‎,,字面意思为“《妥拉》的守护者”;阿拉伯语:السامريون‎,),生活在黎凡特的族群,是以色列人的一个旁支。

撒马利亚人的整全概念最高见于新约圣经的福音书中,是一个按地域而来的信仰派系,但当中的“撒马利亚”,并非希伯来圣经中的撒马利亚城,而是指耶稣年代罗马政府管理的撒马利亚省。

撒马利亚人是古代撒马利亚教的后裔,与犹太教共同起源于亚伯拉罕诸教,信奉撒马利亚五经。自称是北国以色列的后裔,保存有摩西律法的教导,并以基利心山为他们信仰的敬拜中心.但现代犹太人并不会接纳他们同为古代以色列人后裔,以色列的历史学家约瑟夫表示他们是北国以色列灭亡时,亚述把外族移居入以色列地,和留下来以色列人所生的后裔。据《列王纪下》第17章第24-41节,亚述在以色列地移入新居民后,曾差遣以色列的祭司教导他们宗教礼仪.但当时以色列的宗教已非常混乱(这也是圣经记载他们亡国的主要原因),加上撒马利亚人接受教导后,又混合了外族人自己的神祇及宗教崇拜.故此,他们一直不为后来巴比伦回归的以色列人(主要来自南国犹大国)所接纳,只视为一个污秽的旁支,在随后以色列的历史上,并没有一正确的身份.

撒马利亚人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他们的文献存在于3-14世纪之间。并在14世纪进行了宗教改革,他们的祭司Phineas把不同的文献收集整理,参考圣经的记载,编制成Abu'l Fath。当中处理了撒马利亚人的历史渊源、宗教传统、崇拜礼仪等项目。他们并于1355年发现阿伦的孙子所编制成的Abisha Scroll,成为了他们当中最重要的文献。

撒马利亚人承认摩西五经的经典地位,并重编修改了部分约书亚记的记载,统一了他们的信仰及礼仪传统。他们的信仰共有五个主要认信:

自直19世纪,撒马利亚人被拒绝前往基利心山,他们亦走向没落。直至现在,以色列复国,他们才又渐渐在人数上复兴起来。

因为以色列的特定历史和文化,撒马利亚人的概念有特殊的宗教含义。下面的内容要在宗教的框架内理解。

与南国犹大国不同,北部以色列人比较少的受到宗教的约束。他们受到邻近的兄弟民族,如:摩押人、以东人的影响,有部分转而崇拜他们的偶像,并与异族通婚,而为南国的犹大人所不认同。另外,他们虽然是兄弟,但因为数百年的分裂、竞争、甚至战争,早已变成了仇敌。因此在正统的犹太人看来,撒马利亚人是含有贬义的名称。

在耶稣的时代,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明显存有很深的敌意。后来《密西拿》甚至加上一条律例,禁止犹太妇女协助非犹太妇女接生,因为这样做就等于有分把多一个外邦人带进世界。

无论在宗教上还是在血缘上,撒马利亚人都比一般外邦人与犹太人接近。不过,他们也一样受到排挤。《约翰福音》记载犹太人与撒马利亚人没有往来,耶稣曾被人称为撒马利亚人。事实上,《塔木德》有这样一个主张:“撒马利亚人的饼,比猪肉还不洁。”有些犹太人更用“撒马利亚人”一词来表达蔑视和非难的意思。

对犹太人来说,爱撒马利亚人如同爱自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但把这样的爱伸展到没有受割礼的外邦人身上, 就甚至更困难了,因为和撒马利亚人比较,外邦人与犹太人的共通之处甚至更少。论到犹太人对外邦人的看法,《国际标准圣经百科全书》说:“在新约时代,我们见到最极端的反感、鄙夷和仇视的事例。他们“外邦人”被视为不洁,与他们之间有任何交谊都被视为不法。他们乃是上帝和上帝子民的仇敌,除非他们归信,否则就不配认识上帝。但即使这样,归信的外邦人也无法像在古代的日子一般完全受犹太人所接纳。犹太人不可向他们提出劝告。外邦人如果问及上帝的事,就会受到咒诅。”

因上述原因,撒马利亚人作为以色列人的地位受到了疑问。基督耶稣通过新约圣经里的“好撒马利亚人”寓言、“撒马利亚打水妇人”的故事,以及“复活后的谈话”,表示耶稣在对待民族问题上公正无偏见的看法。通过这些例子可以体现出圣经新约在传讲福音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向所有国族、民族、部族、语言传讲。这也正是公元1世纪基督教信仰在小亚细亚和希腊地区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这与使徒行传使徒彼得所看到的异像以及大批的非犹太人归信也是协调一致的。

现时撒马利亚人的后裔在世上仅于700多人:他们散居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或说现代希伯来语或阿拉伯语,但进行宗教活动时依然会说古希伯来语或古亚兰语。他们认为他们的宗教比犹太人所信奉的圣殿犹太教更古老,所以保存了更多原始犹太教的特色。他们认为犹太人所信奉的圣殿犹太教是一种世俗化了的宗教。

正统派(哈达尔派 · 哈雷迪 · 哈西迪 · 现代正统派) · 慕沙运动 · 保守派(保守正统派) · 改革派 · 重建派 · 重生派 · 拉比派 · 卡拉派 · 撒马利亚派 · 人文派 · 宗派分立 · 各宗派关系 · 无神论

基本信仰 · 选民观念 · 末世论 · 伦理 · 哈拉卡 · 大屠杀理论 · 卡巴拉 · 洁食 · 弥赛亚 · 神的称法 · 挪亚七律 · 慈善观 · 着装条例

塔纳赫(妥拉/摩西五经 · 先知书 · 智慧书) · 塔木德(米书拿 · 革马拉 · 米德拉什) · 陀瑟他 · 拉比文学 · 密西拿托拉 · 阿巴图里姆 · 犹太法典 · 密西拿贝鲁拉 · 佐哈尔 · 哈加达 · 诗歌 · 祈祷书

亚伯拉罕 · 以撒 · 雅各 · 撒拉 · 利百加 · 拉结 · 利亚 · 摩西 · 底波拉 · 路得 · 大卫王 · 所罗门 · 以利亚

老希列 · 煞买 · 犹大·哈-纳西 · 萨蒂亚·高安 · 杰顺·本犹大 · 以撒·奥法西 · 拉什 · 犹大·哈列维 · 亚伯拉罕·伊本·以斯拉 · 中世纪犹太教士 · 迈蒙尼德 · 纳曼尼德 · 阿舍·本·杰希勒 · 盖森尼德 · 约瑟夫·埃尔伯 · 以撒·亚伯拉班内尔 · 以撒•卢里亚 · 巴尔·闪·托夫 · 维尔纳·高安 · 摩西·门德尔松 · 利奥波德·聪茨 · 桑松·拉斐尔·赫希 · 亚伯拉罕·盖革 · 所罗门·谢克特

谁是犹太人? · 祈祷最低人数 · 犹太成人礼 · 丧礼 · 割礼 · 犹太人词源 · 婚姻 · 婚礼 · 犹太洁净观念 · 长子赎银 · 犹太人饮食 · 犹太世俗文化 · 希罗尼 · 犹太媒妁 · 犹太女婴命名仪式 · 皈依犹太教

四大圣城(耶路撒冷 · 采法特 · 希伯仑 · 提比里亚) · 宗教法庭 · 会堂管理人 · 领唱 · 祭司 · 传教士 · 犹太洁食监督人 · 犹太洁净礼 · 穆汉 · 拉比 · 列比 · 神学院 · 犹太会堂 · 圣殿 · 棚屋 · 西墙

阿类奴 · 犹太教祷文 · 四样植物 · 加特尔 · 哈雷尔 · 安息日结束礼 · 卡迪什 · 基特尔 · 赎罪日祈祷 · 玛托福 · 犹太教灯台(再献圣殿节灯台) · 门柱圣卷 · 祈祷礼 · 经卷 · 祈祷文 · 听!以色列 · 羊角号 · 披巾 · 经文匣 · 流苏 · 读经之手 · 基巴

犹太教对宗教多元化的观点 · 亚伯拉罕宗教 · 基督教(天主教 · 基督教犹太和解 · 犹太基督教徒 · 摩尔门教 · 弥赛亚犹太教(英语:Messianic Judaism)) · 伊斯兰教 · 犹太佛教徒 · 新异教主义 · 非洲裔希伯来以色列人 · 卡巴拉中心 · 其他

相关

  • 蒂托·李维蒂托·李维(Titus Livius,前64年或前59年-17年)是古罗马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写过多部哲学和诗歌著作,但最出名的是他的巨著《罗马史》(原名为Ab urbe condita,意为“自建城以来”)。李
  • 频率频率(英语:Frequency)是单位时间内某事件重复发生的次数,在物理学中通常以符号 f {\displaystyle f} 或 ν
  • 羊毛羊毛是羊亚科动物身上的毛皮纤维。早于六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用羊毛来编造衣服。考古人员曾在中东一带发现了遗址,证明六千年前中东人已开始使用羊毛作为衣服原料。在古罗马
  • span class=nowrapNaHSOsub4/sub/span硫酸氢钠(化学式:NaHSO4),也称酸式硫酸钠,硝石饼(niter cake) 。它的无水物有吸湿性。硫酸氢钠在达到其熔点前即分解为焦硫酸钠,故其熔点很难测定。硫酸氢钠的水溶液显酸性,1mol/L溶
  • 联邦行政会议澳大利亚主题联邦行政会议是澳大利亚《宪法》下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联邦行政会议的地位大约等同其他英联邦国家的行政会议以及英国和加拿大的枢密院。联邦行政会议由澳大利
  • 省督加拿大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加拿大君主 (女皇伊莉莎伯二世)枢密院政府现今国会 (第43届) 加拿大上议院加拿大下议院议会选区 选举制度 最新选举最高法院其余次级联邦法院 《加拿
  • 他利利他主义(英语:altruism,也可译为利他行为)源自于法文altruisme,字源可溯自意大利文及更早拉丁文alter,即其他、别人的意思。利他主义是一种无私的为他人福利着想的行为,在道德判断
  • 社会群岛社会群岛(法语:Îles de la Société 或Archipel de la Société;英语:Society Islands),是位于南太平洋的岛群,约在南纬16°-19°,西经147°-156°之间;隶属于法属波利尼西亚。社会
  • 肯尼·史密斯肯尼·史密斯(英语:Kenny Smith,1965年3月8日-),美国NBA联盟前职业篮球运动员。1 布鲁克斯 | 7 埃雷拉 | 10 卡塞尔 | 11 马克斯韦尔 | 17 伊利 | 21 詹特 | 25 霍里 | 30 史密斯
  • 叶望辉叶望辉(英语:Stephen J. Yates),曾任美国爱达荷州共和党主席、副总统钱尼的副国家安全顾问。出生在马里兰州,曾就读马利兰大学学院市分校中文系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身为耶稣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