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作品中的人工智能

✍ dations ◷ 2025-02-25 03:09:37 #虚构作品中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科幻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无论是强调其潜在利益的乌托邦式,还是强调其危险性的反乌托邦式。

具有类人智能的机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塞缪尔·巴特勒(Samuel Butler)1872年的小说《埃鲁洪》(Erewhon)。

具有类人智能的机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塞缪尔·巴特勒(Samuel Butler)1872年的小说《埃鲁洪》(Erewhon)。这部作品借鉴了他在1863年发表的《机器中的达尔文》一文,在那篇文章中,他提出了自我复制机械之意识进化的问题,这些机器可能取代人类成为优势物种。例如玛丽·雪莱(Mary Shelley)于1818年创作的《科学怪人》中的生物被认为是人造生物。而这种人造生物的概念也出现在古典时期。

人工智能是由机器所展示出的智能,与人类和其他动物展示出的自然智能形成对比。这是科幻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无论是强调潜在利益的乌托邦式,还是强调危险性的反乌托邦式。例如,电影导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一直专注于人工智能的题材上,并且在他的电影《普罗米修斯》、《银翼杀手》和《异形》系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965年,欧文·约翰·古德(I.J. Good)描述了一场智能爆炸,现在通常被称为技术奇点,在这种爆炸中,“超智能机器”将能设计出更加智能的机器,从而导致创造出智能远超人类的机器。

宇宙学家马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已经研究了人工智能的存在所带来的风险。一旦创建了“超级智能AI”,他提出了十种一旦创建超级智能AI社会可能出现的结局,其中包括一些乌托邦式与一些反乌托邦式结局。

相关

  • 商人商人,古称商贾,中国广东称生意人,是指以别人产生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贸易,或自己拥有工业企业并透过生产或商业活动(例如从事公司治理、物资买卖),承受商业风险而赚取利润的人物。商人
  • 日裔日侨(日语:日系人/にっけいじん)指的是已移居海外,并取得当地国籍或永久居留权,具有日本血统的侨民。现在估计大约有350万人(也包括混血)。在日本居住的日侨被称为归国日侨(在日日系
  • chrootchroot是在unix系统的一个操作,针对正在运作的软件行程和它的子进程,改变它外显的根目录。一个运行在这个环境下,经由chroot设置根目录的程序,它不能够对这个指定根目录之外的文
  • 兴格奥利兴格奥利(Hingoli),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Hingoli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69552(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69552人,其中男性35640人,女性33912人;0—6岁人口10594人,其中男5559人,女5035
  • 勒内-普里梅韦勒·莱松勒内-普里梅韦勒·莱松(法语:René-Primevère Lesson,1794年3月20日-1849年4月28日),法国外科医生、博物学家。
  • 埃里克·阿什比埃里克·阿什比,阿什比男爵(Eric Ashby, Baron Ashby,1904年8月24日-1992年10月22日),是一名英国生物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雷顿斯通,并在伦敦城市学校(英语:City of London School)
  • 无量纲转动惯量无量纲转动惯量是天文学中常用的的一个物理量,用以衡量天体内部的质量分布,是测量天体内部结构的重要指标。通常这一值越大(越接近0.4),天体密度越均匀。计算公式:转动惯量÷(质量
  • 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英语: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1890年8月20日-1937年3月15日)是美国恐怖,科幻与奇幻小说作家,尤以其怪奇小说著称。洛夫克拉夫特自称其写作的主
  • 谐波小波转换谐波小波转换(Harmonic Wavelet Transform)为学者大卫‧纽兰德(David E. Newland)于1993年所提出,是一个以小波为基底的线性转换,得以将讯号变换至时频域(Time-Frequency Domain)上
  • 奥罗斯 (姓)奥罗斯(挪威语:Aaraas),是主要使用于挪威的挪威语姓。以下知名人物使用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