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起源

✍ dations ◷ 2025-04-02 09:22:07 #语言起源
语言的起源是一个有高度争议性的话题,由于可得到的实证证据的欠缺,许多人认为严肃的学者不应涉足于此问题。1866年,巴黎语言学会(法语:Société de linguistique de Paris)甚至明令禁止讨论此问题,这一禁令对西方学界产生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现今,关于语言在何时何地如何起源的问题有着众多的假说,几乎每个人各有一套说法。对旁观者来说,与一百年前用达尔文演化学说对这一问题作粗糙解释的时代相比,如今此领域中似乎并没有达成更多的共识。自19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神经科学家、考古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等都开始尝试应用各种新方法来探究这一“科学界最难的问题”。语言起源理论可以根据它们前提假设的不同划分为连续性假说与非连续性假说两类。连续性假说的基本思想认为语言不可能突然之间就形成其最终的形式,它一定是由人类灵长类祖先的早期前语言系统演变而来。非连续性假说则持相反的意见,认为语言有着独一无二的特征,只能是在人类演化历程中的某一时间点上相对突然地出现的。不同理论间的另一区别是,有些认为语言是一种先天的能力,由遗传因素决定,另一些则认为语言具有文化性,是通过社交接触而习得的。现今唯一一位重要的非连续性假说支持者是诺姆·乔姆斯基。乔姆斯基如此回应达尔文主义的理论说:“在研究语言起源的很长历史中,人们一直想要知道它是如何从猿类的叫声中演变而来。然而对我来说这完全是浪费时间,因为语言是基于与任何动物沟通方式都截然不同的原则之上的”。而当问到如何解释语言起源时,乔姆斯基的回答是我们无法知晓:“讲一个神话故事的话,很久以前某些灵长类动物在到处闲逛,突然间,或许是在奇异的宇宙射线的辐射后,产生了一些随机突变,它重组了灵长类大脑,并将一个语言器官植入其中”。他提醒说不应该仅仅按字面意思来理解他的故事,同时也坚持“和其他包括语言在内的与演化有关的神话故事相比,这可能更接近于事实”。最近,乔姆斯基甚至更进一步地指出,产生于某个个体的一个随机突变,导致了语言在突然之间便以完美或近乎完美的形式出现。大多数学者则更倾向于连续性假说,但对于演变的过程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一些把语言能力看作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其中包括史迪芬·平克在内,他们避免去研究灵长类中明确的语言雏型,而是简单地认为“语言本能”是通过通常的方式渐进演化而来。另外有一些学者认为语言并不是从灵长类的交流、而是从灵长类的认知能力中演化而来,因此也更为复杂。而迈克尔·托马塞洛(Michael Tomasello)等学者则认为,语言是从灵长类的某些可以通过认知控制的沟通方式中发展而来,这些方式更多地是基于手势而非发声的。还有些支持发声说的人把语言看作是发源于音乐的引用可能有错,该文章并没有把语言看作发源于音乐。同时还有学者超越了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二分法,他们认为语言的出现是某些社会转变的结果。由于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公众信任,使得人类将原先已潜藏的语言能力解放出来。这些学者指出野生的黑猩猩与倭黑猩猩也有潜在但几乎从未使用的符号能力。由于语言的起源处于人类史前史的非常早期,因而其发展过程未能留下直接的历史遗迹,同时如今也没有发现可与之相比较的发展过程。尽管如此,现代新诞生的一些手语(如尼加拉瓜手语)可能可以让我们看到语言发展中必定出现的阶段与过程。另一种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早期人类化石,以图找到适应语言使用的生理结构变化的踪迹。而对一些已灭绝人类的DNA的检测中,能否找到与语言功能有关的基因(如FOXP2)或许也能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还有一种考古学方法,是去寻找象征行为(如重复的仪式活动)所留下的考古学遗迹,比如用作人体彩绘的颜料,同时从理论上论证由象征行为到语言的逻辑关系。语言的演化与其所需的解剖学上的先决条件,理论上其时间跨度从人属(230至240万年前)自黑猩猩属(500至600万年前)分化出来一直到行为现代性(behavioral modernity)的完全出现为止(约5至15万年前)。一般都认同南猿与类人猿的交流方式并无显著区别,但对于人属约250万年前出现后的发展,学者间有着不同的意见。有一些认为能人就已经有了原始的类语言系统,另一些则认为到直立人(180万年前)或海德堡人(60万年前)时才有原始符号交流,而到10万年前的智人之时语言才开始发展。伯克利加州大学的语言学家约翰娜·尼科尔斯(英语:Johanna Nichols)则使用了统计学方法来估计形成今天现代语言的分布与多样性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她认为有声语言的出现至少在10万年之前。这一结果也得到其他遗传学、考古学、古生物学等证据支持,显示语言出现于中石器时代撒哈拉以南非洲某处,大约在智人出现之时。语言学家认同已无现存的“原始”语言,所有现代人类所说的语言都有着差别不大的复杂性与表达能力。

相关

  • 玛莉-克莱尔·金玛莉-克莱尔·金 (英语:Mary-Claire King,1946年2月27日-),美国遗传学家,华盛顿大学美国癌症协会医学遗传学及基因组学教授。她主力研究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从而造成人类各种病症(如
  • b东魏/b font style=color:#888small534-550/small<东魏(534年-550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王朝之一,由鲜卑化汉人高欢拥立北魏孝文帝年仅十一岁的曾孙元善见为孝静帝,并与宇文泰所掌控的西魏对立,建都邺,以高欢霸府“大丞相府”所在
  • 红溪惨案红溪惨案也称巴城大屠杀(荷兰语: Chinezenmoord, literally "Murder of the Chinese"; 印尼语: Geger Pacinan, meaning "Chinatown Tumult"),是指1740年10月,荷属东印度当局在
  • 审良静男审良静男(日语:審良 静男/あきら しずお Akira Shizuo ?,1953年1月27日-),日本医学家,世界免疫学权威。现任大阪大学教授。文化功劳者。审良教授曾获罗伯·柯霍奖与盖尔德纳国际奖
  • 林务局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简称林务局)是中华民国林业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为行政院农业委员会附属机关,主管全国森林、保安林的经营管理及自然生态保育等相关业务之推动及其政策、
  • Clsub2/subOsub4/sub高氯酸氯是分子式为Cl2O4的无机化合物。这种氯氧化物是不对称的,一个氯原子氧化态为+1而另一个为+7,准确的化学式应为ClOClO3。它可以用436nm的紫外线在室温下照射二氧化氯来
  • 最优化最优化,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在特定情况下最大化或最小化某一特定函数或变量。主要研究以下形式的问题:这类定式有时还称为“数学规划”(譬如,线性规划)。许多现实和理
  • 美国国会大厦美国国会大厦(英语:United States Capitol),别称国会山庄,是美国国会所在地,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山,坐落在华盛顿特区国家广场东端。在地理上,美国国会大厦位于华盛顿特区
  • 相对速度相对速度是力学中,在单一的坐标系统下,求得的两个速度不同物体之间的速度矢量。例如,如果在给定的坐标系统中,A和B物体的速度分别是
  • 弗里德曼温迪·劳雷尔·弗里德曼(英语:Wendy Laurel Freedman,1957年7月17日-),加拿大-美国天文学家,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和智利拉斯坎帕纳斯卡内基天文台的主任,最知名于对哈勃常数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