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爱神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近地小行星。由2000年4月至2001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会合-舒梅克号探测器围绕爱神星探测,并拍摄大量照片。在2001年2月12日任务完结时,探测器更在其表面登陆,成为第一颗有探测器登陆的小行星。
这颗小行星以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厄罗斯来命名。
由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古斯塔夫·伊特于1898年8月13日发现。
爱神星并不呈球形,而是像马铃薯一般,此表面引力各处不同。爱神星向阳面的温度可达100℃,而背阳面则低至-150℃。它的密度为2.4克/立方厘米,与地球的地壳相近。
NEAR的科学家发现布满爱神星表面的大石头可能源自10亿年前一场撞击,这场撞击溅射的碎片也可能填满了细小的陨石坑,以致NEAR观测到爱神星上有40%的区域,缺乏直径小于500米的陨石坑。从陨石坑的分布来看,较平滑(即较少陨石坑)的地区均在撞击点方圆9千米的范围内(注意此范围已达到小行星的另一面),但平滑区不连续而呈斑驳状,不能纯粹以溅射物覆盖来解释,因此引起天文学家的兴趣。
有理论认为撞击造成的震波使陨石坑壁的碎石掉到坑底而填平陨石坑。由于爱神星形状不规则,因此即使震波在爱神星内部传送同一直线距离,对与撞击点相同距离的表面所造成的震动亦有异,故能较好地解释陨石坑分布密度不均的现象。(Thomas & Robinson, 2005)
爱神星上有两座环形山分别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名字命名。
该坑位于爱神星表面南纬73.2度,西经105.6度附近,半径约400米,2003年被命名为贾宝玉坑。
该坑位于爱神星表面南纬47.0度,西经126.1度附近,半径约700米,2003年被命名为林黛玉坑。
序号 · 卫星 · 名称意义
小行星族 · 主带 · 近地小行星(阿波罗小行星 · 阿莫尔型小行星 · 阿登型小行星) · 特洛伊小行星(火星特洛伊) · 光谱分类
半人马小行星 · 达摩克型小行星 · 海王星特洛伊 · 海王星外天体(独立天体 · 柯伊伯带 · 离散盘 · 奥尔特云)
阿伯拉撞击坑 · 阿依达撞击坑 · 包法利撞击坑 · 卡萨诺瓦撞击坑 · 凯瑟琳撞击坑 · 邱比特撞击坑 · 唐璜撞击坑 · 唐吉诃德撞击坑 · 达辛妮娅撞击坑 · 欧利蒂丝撞击坑 · 藤壶撞击坑 · 伽拉忒亚撞击坑 · 甘芭撞击坑 · 源氏撞击坑 · 希斯克利夫撞击坑 · 希莫勒斯撞击坑 · 希俄斯撞击坑 · 沙贾汗撞击坑 · 勒安得耳撞击坑 · 罗莉塔撞击坑 · 芭奴撞击坑 · 纳西瑟斯撞击坑 · 俄耳甫斯撞击坑 · 宝玉撞击坑 · 普赛克撞击坑 · 皮格马利翁撞击坑 · 塞勒涅撞击坑 · 黛玉撞击坑 · 瓦伦丁撞击坑
芬森山脉 · 辛克斯山脉
沙卢瓦区 · 伊特区
爱神星表面特征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