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勒-福尔默方程

✍ dations ◷ 2025-11-24 05:21:58 #物理化学,电化学

巴特勒–福尔默方程(英语:Butler–Volmer equation),也称为埃尔第-格鲁兹(英语:Tibor Erdey-Grúz)–福尔默方程(Erdey-Grúz–Volmer equation),是电化学领域的一个最基本的动力学关系。它描述了电极上的电流如何随电极电势变化,考虑到阴极方向(cathodic)和阳极方向(anodic)的反应会出现在同一个电极上:

或者更紧凑地写为:

其中:

右边的图展示了 α a = 1 α c {\displaystyle \alpha _{a}=1-\alpha _{c}} 的情况。

该方程的名字是为了纪念化学家约翰·阿尔弗雷德·瓦伦丁·巴特勒(英语:John Alfred Valentine Butler)和马克斯·福尔默(英语:Max Volmer)。

当某个电极反应是被该电极的电荷传递(而不是被电极表面与主体电解质之间的质量传递)控制时,以上的巴特勒-福尔默公式的形式是有效的。尽管如此,巴特勒-福尔默公式在电化学中的使用十分广泛,并且常常被认为是“电极动力学现象的核心”。

在电流接近极限的区间,也即电极反应过程受质量传递(传质)控制时,电流密度的值为:

其中:

更一般地,考虑质量传递的影响,Butler-Volmer方程可以写成:

其中

上述的形式被简化为传统(本文顶部的)形式,当活性物质的表面浓度和主体体积浓度相等时。

在两种极限情况下,巴特勒-福尔默公式有如下形式:

其中a和b是常量(对于某反应、在某温度下),被称为塔菲尔方程常数。对于阴极方向和阳极方向的反应过程,a和b的理论值是不同的。

相关

  • 神经生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多酚类多酚(英语:polyphenol;也称为多羟基苯酚),是一种主要是天然的结构类,但也是合成或半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存在大量的酚结构单元。这些酚结构的数量和特征构成了该类特定成员
  • 以色列据以色列中央统计局的资料显示,在以色列第63个建国日(2011年5月14日)之前,总人口达到7,746,000。而在建国初期,这一数字仅为806,000。 目前,犹太人约占75.3%(5,837,000),阿拉伯人占2
  • 郑麟趾郑麟趾(1396年-1478年),字伯雎(백저),号学易斋(학역재),是朝鲜王朝初期的文臣及学者,著名的理学家,曾于世宗时期负责教育工作,亦是《训民正音》(훈민정음)的八位编者之一。本贯河东,祖先郑芝
  • 洛学洛学,又称“伊洛之学”,为北宋时期河南洛阳人程颢、程颐兄弟(二程)建立的学派,以程颐的思想为主。学术上,程颢主张“明心见性”,重视“气”,为学“力行”,影响了陆九渊。程颐主张“格
  • 石家河遗址石家河遗址是湖北省天门市境内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位于石家河镇,发现于1954年,年代为公元前3000至2000年。石家河遗址为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史前聚落遗
  • 钱起钱起(710年-782年),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代诗人,诗风清奇,与郎士元、司空曙、李益、李端、卢纶、李嘉祐等称大历十才子。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
  • 固有加速度相对论中,固有加速度为一加速物体实质感受到的加速度(亦即可透过加速规测量到的加速度)。这是与加速物体瞬时间呈相对静止的自由落下观察者或惯性系观察者所测到加速度。重力场
  • 高熙喆高熙喆(1854年-1938年),字仲瑊,一字亦愚。山东省兖州府滕县城关镇(今属枣庄市滕州市)人,原籍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清末民初政治人物、经学家、史学家、书法家。自幼熟读经史,入滕县道
  • 衢州市广播电视总台衢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衢州市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005年由原衢州电视台、衢州人民广播电台等机构组建。现有3套电视频道、2套广播频率,收视人口200多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