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

✍ dations ◷ 2025-08-12 23:30:54 #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是位于相当现今中国甘肃为中心的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名称来自于其主要遗址齐家坪遗址,1923年由考古学家安特生所发现。安特生发现齐家文化时,认为它是该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认为甘肃和河南的仰韶文化源自于齐家文化,但后来的考古发现,证明其在仰韶文化之后,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齐家文化的分布是甘肃省兰州一带为中心,东至陕西的渭水上游、西至青海湟水流域,北至宁夏和内蒙古,遗址有三百多处,除了齐家坪遗址之外,较著名的有甘肃永靖大河庄遗址、泰魏家遗址、武威的皇娘娘台,青海乐都的柳湾遗址等。齐家文化的陶器以黄色陶器为主,且有刻创纹路,并常有绳纹,容器外观较有棱有角,观察一些有底座支柱的容器形式可得知。由粟类的以及陶器表面上布纹痕迹的发现,可看出耕织阶有发展,粟的种植被认为是受仰韶文化的影响,此外,大量动物骨的发现,可知动物驯养在齐家文化中较为重要。铜主要作为装饰,但铜的完整器物已经出现,我国最早的铜镜即出自于齐家坪遗址,且有铜锡合金(青铜)的器物。齐家文化的墓地与村庄在一起,大多数墓葬为单人,但亦有成年男女合葬,合葬之中男性为仰身直肢,女性则呈蜷曲姿态,墓中大多有石器与陶器作为陪葬。此外,地面上发现类似于宗教建筑的石造建筑。另外齐家文化墓葬已经出现殉葬现象,虽不似文明时代的大量殉葬,但墓葬中已有奴隶殉主的情形,代表齐家文化已经逐步出现了阶级制度。12000-6000转年、东胡林遗址9000-7000南庄头遗址8500-7700

相关

  • 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学名:Chordata)是指有脊索,或其在演化过程退化而被脊椎取代的动物。是动物界生态位最顶级的门。少数学者提出将半索动物门也置于脊索动物门下,并命名为口索动物亚门。
  • 奴隶制奴隶制度是古希腊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古代作家认为奴隶制不仅是必需的而且自然合理,无论斯多葛派还是早期基督教都没有质疑过这种行为。然而早在公元前4世纪,一
  • 东亚传统东亚传统度量衡,通称度量衡,指源于中国,广泛应用于东亚各国的传统计量体系。日本多称为尺贯法,也称尺间法,其中“尺”为东亚通用的长度单位,“贯”在日本为质量单位,“间”为日本长
  • 主教团在天主教会,主教团(拉丁语:Episcoporum Conferentia,直译为主教会议)是特定地区的主教内所组成的议事机构,通常作为这些个别教会/地方教会的自治机构。非常态性的主教会议存在已久,
  • 巴登-巴登巴登-巴登(德语:Baden-Baden),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城市,位于德国的西南部,黑森林的西麓,奥斯河谷,邻近卡尔斯鲁厄。巴登-巴登是著名的温泉疗养地、旅游胜地和国际会议城市。著名美国
  • 同翅亚目同翅亚目(学名:Homoptera),亦作同翅目,原是半翅目之下两个亚目之一,但由于部分分类学家认为这个亚目是一个并系群,现已不再使用。原属本亚目的分类单元,现时被分派到下列三个亚目:在
  •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n/an/an/an/an/an/an/an/an/an/a结构 / ECOD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又名集落刺激因子2(colony-stimulating fa
  • 采光采光是指为调整建筑物室内环境,而从室外引入自然光。与通风都是维持室内环境卫生舒适的必要行为,是建筑装设窗户的重要目的之一。另外,在人工照明发达的现代,采光也包含了节约能
  • 脑脊膜脑膜(拉丁语:meninges /məˈnɪndʒiːz/,单数:meninx /ˈmɛnɪŋks/)是包裹大脑和脊髓的三层保护薄膜。在哺乳动物身上,脑膜指的是硬脑膜(英语:dura mater)、蛛网膜(英语:arachnoid
  • 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