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旖陀石窟
✍ dations ◷ 2024-11-05 16:31:06 #阿旖陀石窟
坐标:20°33′12″N 75°42′00″E / 20.55333°N 75.70000°E / 20.55333; 75.70000阿旃陀石窟(अजिंठा-वेरूळची लेणी;Ajinṭhā-verūḷacī leṇī)是一个位于印度的佛教石窟群,也是印度最大的石窟遗址。阿旃陀石窟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悬崖上,大约建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后7世纪期间建造。石窟始建时,正值阿育王时代。石窟内的壁画及雕塑被视为是佛教艺术及世界绘画艺术里的经典。石窟主要由举行佛教仪式的支提(chaitya,塔庙,9,10,19,26,29号窟)与供僧侣修行用的毗诃罗(vihara,精舍、僧房之意)两种类型,共有29座石窟。一号石窟的释迦牟尼雕像正面表现沉思、左面表现微笑、后面表现凝视,其拱门及石柱上雕刻有飞天仙女,大厅墙壁绘有五百罗汉像。1819年,海德拉巴邦的藩王招待英国军官约翰·史密斯一起猎虎,史密斯追踪一头巨大的老虎来到溪谷,在断崖上举枪瞄准对岸之际,老虎在布满植物的岩壁上消失不见了。史密斯仔细观察岩壁,似乎看到一些雕塑,于是报告了藩王。藩王下令清理岩壁上的植物,原先在植物遮掩下的石窟终于显露出来。第10窟的岩壁上至今刻着“约翰·史密斯,1819”,据说那只老虎就是在这里逃遁的。石窟位于德干高原的温迪亚山脉的上,距离阿金萨(Ajintha)村3.5公里处,在一个林木茂盛的马蹄形溪谷中。较近的城镇有60公里远的加尔冈和70公里远的布萨瓦尔。河谷底部是瓦格河(Waghur)。根据印度官方考古调查的数字,沿途有29个洞窟,分布在河谷南侧陡峭的岩壁上,距离河面大约35到110英尺。每个石窟的大小不一,最大可达52英尺。一般是方形的,内部装饰差别很大,有的简单有的富丽,有的带有门廊。每个石窟都有一个厅堂,在早期部派佛教时期的洞窟里不一定有佛龛,因为那时洞窟主要用于居住和集会;后期,佛龛常见于后墙,一般塑有说法相(又称持法轮印)的佛像;在最近期的洞窟里,两侧的墙上、门廊上、前庭也出现了佛像。洞窟的正面一般都装饰有雕刻,内墙和天花板则装饰有壁画。过去学者们倾向于将洞窟分为三组,最早的一组洞窟形成于前200年到200年,第二组约为6世纪,而第三组约为7世纪的作品。近来更多的研究将石窟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部派佛教时期(9,10,12,13,15A号窟),二是大乘佛教时期。第二个时期比第一个时期要晚3个世纪左右,也被人称为伐迦陀迦时期,因为当时的统治王朝是伐迦陀迦王朝的瓦萨贾马支系。这一时期的具体开始时间一直争执不下,近期趋同的结论大约是在5世纪左右。根据华尔特·斯宾克(Walter M. Spink)的研究,大乘佛教时期的洞窟主要修建于462年到480年间。1~8、11、14~29号洞窟均属于这个时期。其中8号洞窟以前曾被归为部派佛教时期,但近来的研究则确认其应为大乘佛教时期的作品。英国人将洞窟称为Cave Temples,事实上这是不准确的,这里的洞窟更近似修道的场所而非寺庙。玄奘法师曾提到,著名的僧人和佛学家陈那(Dinnaga)曾经在此修行。
在鼎盛时期,这里的洞窟中居住了几百人,可惜的是伐迦陀迦时期的洞窟都没有最终完工,因为伐迦陀迦王朝于5世纪突然覆灭了,导致阿旖陀的工程也突然停止。这一观点最初由华尔特·斯宾克提出,后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石窟外貌一号石窟二号石窟一号石窟外空地一号石窟内殿卧佛石刻公主与仆人金刚手菩萨壁画莲花手菩萨壁画231:红堡复合建筑 ·
232:德里的胡马雍陵 ·
233:德里的顾特卜塔及其古建筑(英语:Qutb Minar and its Monuments, Delhi) ·
234:果阿的教堂和会院 ·
239:帕塔达卡尔的古建筑群 ·
240:克久拉霍的古建筑群 ·
241:亨比的古迹组群 ·
242:阿旃陀石窟群 ·
243:埃洛拉石窟群 ·
244:象岛石窟 ·
246:科纳克的太阳神庙 ·
247:拉贾斯坦邦的山地要塞(奇陶尔加尔城堡(英语:Chittorgarh Fort)、昆巴哈尔堡(英语:Kumbhalgarh)、伦塔波尔堡(英语:Ranthambhore Fort)、琥珀堡、贾沙梅尔城堡、加戈隆堡(英语:Gagron Fort)) ·
249:默哈伯利布勒姆的古建筑群(英语:Group of Monuments at Mahabalipuram) ·
250:朱罗王朝现存的神庙(英语:Great Living Chola Temples)(布里哈迪希瓦拉神庙、康凯康达秋里斯瓦拉姆神庙(英语:Brihadisvara_Temple,_Gangaikonda_Cholapuram)、艾拉瓦德斯瓦拉神庙(英语:Airavatesvara Temple)) ·
251:阿格拉古堡 ·
252:泰姬陵 ·
255:法塔赫布尔西格里 ·
524:桑吉的佛教古建筑 ·
922:古吉拉特邦帕坦城的王后阶梯井 ·
925:比莫贝特卡石窟 ·
944:印度的山地铁路(英语:Mountain railways of India)(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尼尔吉里山铁路(英语:Nilgiri Mountain Railway)、卡尔卡–希姆拉铁路(英语:Kalka–Shimla Railway)) ·
945: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原维多利亚终点站) ·
1056: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建筑群 ·
1101:尚庞–巴瓦加德考古公园 ·
1338:斋浦尔的简塔·曼塔 ·
1502:那烂陀寺考古遗迹 ·
1321: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 ·
1551:艾哈默德巴德历史城区(英语:Historic City of Ahmadabad)335:楠达戴维和花谷国家公园 ·
337:加济兰加国家公园 ·
338:马纳斯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
340: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 ·
452: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 ·
1342:西高止山脉 ·
1406:大喜马拉雅山脉国家公园(英语:Great Himalayan National Park)
相关
- 小儿急疹小儿急疹,俗称玫瑰疹,古时中国又称奶疹、假麻疹,是一种常见于6个月到3岁之间幼儿的疾病。根据最近中国大陆的数据,此病发病率高达98.2%。虽然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开始怀疑是
- 多核巨细胞巨细胞(英语:giant cell,或称为多核巨细胞)是多个不同细胞(常为组织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常伴随形成肉芽肿。巨细胞可作为感染的反应而形成,这些感染包括结核病、疱疹或HIV,也可由
- 聚变能聚变能(又称核聚变能源)指利用核聚变产生能量。 聚变反应是一种结合两个较轻核子产生较重核子的高能反应。合并时,部分质量丧失转换为能量(质能守恒)。聚变能研究主要关注于驾驭
- R.Cajal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语:Santiago Ramón y Cajal,1852年5月1日-1934年10月17日),西班牙病理学家、组织学家,神经学家。生于西班牙阿拉贡佩蒂利亚德阿拉贡,1906年诺贝尔生理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Csub18/sub十八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一种化学式为C18H38的烷烃,室温下为固体。
- 亚伯拉罕·戈特洛布·维尔纳亚伯拉罕·戈特洛布·维尔纳(Abraham Gottlob Werner,1749年9月25日-1817年6月30日),德国的地质学家,1775年起一直担任弗莱贝格矿业学院的矿物学教授。维尔纳是第一个使地质学系统
- 蒂夫特县蒂夫特县(Tift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南部的一个县。面积696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38,407人。县治蒂夫顿 (Tifton)。成立于1905年8月17日。县名
- 1980年1980年美国人口普查(英语:1980 United States Census)是美国历史上第20次全国人口普查,确定了美国的常住人口为226,545,805人,相比1970年美国人口普查,同比增长为11.4%。1980年美
- 电脑中介传播电脑中介传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在传播学界又称为“电脑介质传播”。电脑中介传播就是利用电脑网络与连线的概念,将数字化的消息、数据或信息,在用户之间互
- 蛤蜊详细分类参看帘蛤目条目蛤蜊(注音:ㄍㄜˊ ㄌㄧˊ 汉语拼音:gé lí),常被误写为蛤蛎,也称为蛤、文蛤、西施舌、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