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旖陀石窟
✍ dations ◷ 2025-10-30 11:45:41 #阿旖陀石窟
坐标:20°33′12″N 75°42′00″E / 20.55333°N 75.70000°E / 20.55333; 75.70000阿旃陀石窟(अजिंठा-वेरूळची लेणी;Ajinṭhā-verūḷacī leṇī)是一个位于印度的佛教石窟群,也是印度最大的石窟遗址。阿旃陀石窟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悬崖上,大约建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后7世纪期间建造。石窟始建时,正值阿育王时代。石窟内的壁画及雕塑被视为是佛教艺术及世界绘画艺术里的经典。石窟主要由举行佛教仪式的支提(chaitya,塔庙,9,10,19,26,29号窟)与供僧侣修行用的毗诃罗(vihara,精舍、僧房之意)两种类型,共有29座石窟。一号石窟的释迦牟尼雕像正面表现沉思、左面表现微笑、后面表现凝视,其拱门及石柱上雕刻有飞天仙女,大厅墙壁绘有五百罗汉像。1819年,海德拉巴邦的藩王招待英国军官约翰·史密斯一起猎虎,史密斯追踪一头巨大的老虎来到溪谷,在断崖上举枪瞄准对岸之际,老虎在布满植物的岩壁上消失不见了。史密斯仔细观察岩壁,似乎看到一些雕塑,于是报告了藩王。藩王下令清理岩壁上的植物,原先在植物遮掩下的石窟终于显露出来。第10窟的岩壁上至今刻着“约翰·史密斯,1819”,据说那只老虎就是在这里逃遁的。石窟位于德干高原的温迪亚山脉的上,距离阿金萨(Ajintha)村3.5公里处,在一个林木茂盛的马蹄形溪谷中。较近的城镇有60公里远的加尔冈和70公里远的布萨瓦尔。河谷底部是瓦格河(Waghur)。根据印度官方考古调查的数字,沿途有29个洞窟,分布在河谷南侧陡峭的岩壁上,距离河面大约35到110英尺。每个石窟的大小不一,最大可达52英尺。一般是方形的,内部装饰差别很大,有的简单有的富丽,有的带有门廊。每个石窟都有一个厅堂,在早期部派佛教时期的洞窟里不一定有佛龛,因为那时洞窟主要用于居住和集会;后期,佛龛常见于后墙,一般塑有说法相(又称持法轮印)的佛像;在最近期的洞窟里,两侧的墙上、门廊上、前庭也出现了佛像。洞窟的正面一般都装饰有雕刻,内墙和天花板则装饰有壁画。过去学者们倾向于将洞窟分为三组,最早的一组洞窟形成于前200年到200年,第二组约为6世纪,而第三组约为7世纪的作品。近来更多的研究将石窟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部派佛教时期(9,10,12,13,15A号窟),二是大乘佛教时期。第二个时期比第一个时期要晚3个世纪左右,也被人称为伐迦陀迦时期,因为当时的统治王朝是伐迦陀迦王朝的瓦萨贾马支系。这一时期的具体开始时间一直争执不下,近期趋同的结论大约是在5世纪左右。根据华尔特·斯宾克(Walter M. Spink)的研究,大乘佛教时期的洞窟主要修建于462年到480年间。1~8、11、14~29号洞窟均属于这个时期。其中8号洞窟以前曾被归为部派佛教时期,但近来的研究则确认其应为大乘佛教时期的作品。英国人将洞窟称为Cave Temples,事实上这是不准确的,这里的洞窟更近似修道的场所而非寺庙。玄奘法师曾提到,著名的僧人和佛学家陈那(Dinnaga)曾经在此修行。
在鼎盛时期,这里的洞窟中居住了几百人,可惜的是伐迦陀迦时期的洞窟都没有最终完工,因为伐迦陀迦王朝于5世纪突然覆灭了,导致阿旖陀的工程也突然停止。这一观点最初由华尔特·斯宾克提出,后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石窟外貌一号石窟二号石窟一号石窟外空地一号石窟内殿卧佛石刻公主与仆人金刚手菩萨壁画莲花手菩萨壁画231:红堡复合建筑 ·
232:德里的胡马雍陵 ·
233:德里的顾特卜塔及其古建筑(英语:Qutb Minar and its Monuments, Delhi) ·
234:果阿的教堂和会院 ·
239:帕塔达卡尔的古建筑群 ·
240:克久拉霍的古建筑群 ·
241:亨比的古迹组群 ·
242:阿旃陀石窟群 ·
243:埃洛拉石窟群 ·
244:象岛石窟 ·
246:科纳克的太阳神庙 ·
247:拉贾斯坦邦的山地要塞(奇陶尔加尔城堡(英语:Chittorgarh Fort)、昆巴哈尔堡(英语:Kumbhalgarh)、伦塔波尔堡(英语:Ranthambhore Fort)、琥珀堡、贾沙梅尔城堡、加戈隆堡(英语:Gagron Fort)) ·
249:默哈伯利布勒姆的古建筑群(英语:Group of Monuments at Mahabalipuram) ·
250:朱罗王朝现存的神庙(英语:Great Living Chola Temples)(布里哈迪希瓦拉神庙、康凯康达秋里斯瓦拉姆神庙(英语:Brihadisvara_Temple,_Gangaikonda_Cholapuram)、艾拉瓦德斯瓦拉神庙(英语:Airavatesvara Temple)) ·
251:阿格拉古堡 ·
252:泰姬陵 ·
255:法塔赫布尔西格里 ·
524:桑吉的佛教古建筑 ·
922:古吉拉特邦帕坦城的王后阶梯井 ·
925:比莫贝特卡石窟 ·
944:印度的山地铁路(英语:Mountain railways of India)(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尼尔吉里山铁路(英语:Nilgiri Mountain Railway)、卡尔卡–希姆拉铁路(英语:Kalka–Shimla Railway)) ·
945: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原维多利亚终点站) ·
1056: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建筑群 ·
1101:尚庞–巴瓦加德考古公园 ·
1338:斋浦尔的简塔·曼塔 ·
1502:那烂陀寺考古遗迹 ·
1321: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 ·
1551:艾哈默德巴德历史城区(英语:Historic City of Ahmadabad)335:楠达戴维和花谷国家公园 ·
337:加济兰加国家公园 ·
338:马纳斯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
340: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 ·
452: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 ·
1342:西高止山脉 ·
1406:大喜马拉雅山脉国家公园(英语:Great Himalayan National Park)
相关
- 过敏性紫癜类过敏性紫斑(Anaphylactoid purpura)又名Henoch-Schönlein紫斑(Henoch-Schönlein purpura),是一种儿童多发的、主要波及小血管的血管炎,常见临床表现包括紫斑、消化道表现、关
- COX-2环氧合酶(拉丁语:Cyclooxygenase,简称COX)是一种酶(又名酵素),负责合成重要的生物激素——前列腺素家族的导介物质。当身体组织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等会激活环氧合酶,使花生四
- 窒息窒息(英语:asphyxia)在医学上,是人体严重缺氧的一个状况。它的成因很多,严重可导致死亡。在急救上的定义为“气道遭外来物件阻塞而无法呼吸”。在法医学上则指因缺氧而死亡,窒息是
- 猫猫流感是一种在猫科动物发生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不过,现时普遍认为这个名称是错误命名,原因是猫流感一般并不是由流感病毒的感染而引起。相反的,它是一种综合征:一个用来泛指所有
- 萨丕尔爱德华·萨皮尔(德语:Edward Sapir,/səˈpɪər/,1884年1月26日-1939年2月4日),又译沙皮尔、萨丕尔,生于普鲁士王国伦堡(今属波兰),美国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萨丕尔在德国出生。他1904
- 前缀在语言学里,前缀(英语:Prefix)又称字首或词头,属于一种前置于其他词素的词缀,由于其无法以单字的方式独立存在,故亦为一种附着词素;此外在欧洲语言里,前缀也几乎都属于衍生语素(屈折变
- JAK-STA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传送途径(英语: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使得细胞外的化学信号跨越细胞膜并将信息传送到细胞核内DNA上的基因启动子上,最终引起细胞中DNA转录与活性水平发生改变
-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马来文: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简称国大、UKM,是位于雪兰莪州万宜新镇的一所公立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是马来西亚五所国立研究型大学之一。其在泰
- 双原子双原子分子指所有由两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双原子分子内的化学键通常是共价键。很多非金属元素(包括氢、氮、氧、氟、氯、溴、碘等)的单质均是双原子分子。其他元素(如磷)也可能以
- 叠层岩叠层石(英语:Stromatolite,或称层叠石,源自希腊文strōma与lithos)可定义为“从某一点或有限的表面开始增生,并聚集石化,形成逐渐增大的沉淀物生成构造”。自然界中有许多不同型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