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 dations ◷ 2025-04-03 14:12:31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常任成员(俗称五常),五个创始成员国是二战期间同盟国中的五大国。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代表政权曾有所改变。中国原由中华民国代表(详见联合国2758号决议)、俄罗斯原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代表。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对非程序性决议案的否决权。2004年,日本、德国、印度及巴西组成“四国联盟”,借由安理会改造的机会积极争取成为常任理事国,但四国联盟却遭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例如中国、韩国、朝鲜反对日本,英国、美国、意大利反对德国,巴基斯坦反对印度,墨西哥、阿根廷反对巴西,而美国虽然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但反对日本、德国、印度及巴西拥有“否决权”。此后,德日印巴四国让步,提出争取六个无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议席,四个归属德日印巴,其余两个给与两个非洲国家。但是由于非洲国家一直在争取可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的成员资格,故难以获非洲国家支持。新增常任理事国方案最终不获通过。2007年2月,日本再次计划与印度、巴西和德国一起组成“四国联盟”,继续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意大利等国发起的“咖啡俱乐部”一直反对扩充常任理事国的名额。《联合国宪章》有关安理会的章节中对“否决权”并无明确规定,但规定了“凡非程序性决议案,必须得到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至少9票以上赞成,并且5个常任理事国中没有一国投反对票才能通过”,即通常将常任理事国对提案投反对票的行为称之为“行使否决权”。联合国历史上首度行使否决权是在1946年2月16日,当时的苏联在叙利亚、黎巴嫩问题的一次表决中投下了反对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频繁动用否决权否决对方集团提出的议案。苏联和美国曾动用逾100次的否决权。冷战结束后,部分联合国成员国希望改革安理会否决权,认为应当限制常任理事国动用否决权,但因中美俄三国反对而未能成功。
相关
- 原始色素体生物原始色素体生物(Archaeplastida)即泛植物,是真核生物的主要群体。包括红藻、绿藻、陆生植物(有胚植物狭义植物)及少量合称为灰胞藻的生物。除了狭义植物以外,这个组的其他生物只具
- 导引图导引图是一种引导思考途径的关系式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指示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含有逻辑上的判断(包含前提及结论)。
- (4-)4-氨基喹啉是喹啉环上4号位被氨基取代的有机化合物。4-氨基喹啉可以4-羟基喹啉为原料,经三氯氧磷将羟基转化为氯原子,再氨解得到。
- 胎膜羊膜囊是两层坚韧、薄、透明的膜,位于羊膜动物的胎盘之内。装着发育中的胚胎(后来变成胎儿),直到出生前不久为止。内层的膜是装着羊水和胚胎的羊膜。外层膜绒毛膜包着羊膜,本身是
- 细胞自噬自噬(英语:Autophagy,或称自体吞噬)是一个涉及到细胞自身结构通过溶酶体机制,负责将受损的细胞器、错误折叠的蛋白及其他大分子物质等运送至溶酶体降解并再利用的进化保守过程。
- 叶黄素叶黄素(Lutein)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六百多种天然类胡萝卜素中的一种,属于光合色素,分子式为C40H56O2。一般在绿叶的蔬菜中可以找得到。叶黄素本身是一种抗氧化物,并可以过滤蓝光等有
- 条条是台湾的一种长度单位,可用来量测纸张厚度,或在精密量测、车床加工或数控机床加工中使用。1条等同于0.01毫米(mm),人的头发粗细约100微米,相当于10条。大陆称丝或道,是机械行业中
- 潟湖潟湖是一种因为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湖泊,所以一般都在海边。这些湖本来都是海湾,后来在海湾的出海口处由于泥沙沉积,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继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因而成为湖
- 软件包软件包是对于一种软件所进行打包的方式。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软件包的类型有很大的区别。在Linux、BSD系统中,软件包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二进制包以及源代码包。源代码包则主要
- 亚特兰大勇士亚特兰大勇士(Atlanta Braves)是位于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的一支美国职棒大联盟球队。创立于波士顿 (1871-1952),后迁至密尔瓦基 (1953-1965),于1966年迁至亚特兰大。是国家联盟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