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 dations ◷ 2025-04-24 21:56:0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又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基因,是存在于大部分脊椎动物基因组中的一个基因家族,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其中人类的MHC糖蛋白,又称为人类白血球抗原(英语:human leukocyte antigen,简称HLA)。其中有两类,第一类MHC处理细胞内部被分解后的蛋白质(例如病毒的)、第二类当外部入侵者经过胞吞并利用溶酶体处理后形成碎片,MHC再跟这些碎片结合,并呈现在细胞表面上供T细胞所辨识。调控的DNA位于6号染色体上(6p21.31),包括一系列紧密连锁的基因座,它们与人类的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其中部分基因编码细胞表面抗原,成为每个人的细胞不可混淆的“特征”,是免疫系统区分本身和异体物质的基础。HLA复合体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21.31区(6p21.31),由360万个碱基对组成,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染色体中基因密度最高,也是多态性最为丰富的区域,故有“人类体内的化学指纹”之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基因复合体最早在近交系小鼠(inbred mice strains)中发现,克拉伦斯·库克·利特尔(英语:Clarence Little)在做肿瘤组织移植实验时发现不同小鼠个体间会有排异反应。乔治·斯内尔将移植时引起排异的抗原命名为组织相容性抗原,并指出了H-2复合体就是小鼠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这是最早发现的MHC基因座。因其贡献,斯内尔获得了198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大多数哺乳动物的MHC变异与人类似,一样具有丰富的多基因性和多态性,不同动物物种的MHC名称如下:根据基因的位置和功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由一个跨越细胞膜的α链和一个连在这个链上的、细胞外的β2微球蛋白组成。整个分子由四个区组成,其中三个区位于α链上(α1-α3),β2微球蛋白组成第四个区。分子位于细胞外的部分(α1和α2)组成一个凹坑,肽可以粘在这个凹坑里。粘在这里的肽一般是在蛋白酶体里被拆除的蛋白质的残片。免疫细胞(比如CD8+-T细胞)可以检验这些被粘在细胞表面的肽来区分自身和外来的细胞。在人类,第一类MHC又称第一型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子,在几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均有分布。这些分子又可以细分为HLA-A、HLA-B和HLA-C。第一类MHC分子可以提供一般细胞内的一些状况(呈现该细胞制造中蛋白质的片段),比如该细胞遭受病毒感染,则相病毒外膜碎片之氨基酸链(peptide)透过MHCⅠ呈现在细胞外侧,可以供杀手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辨识,以进行专一性的胞杀作用。第二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由一个α链和一个β链组成,两个链都穿过整个细胞膜。在细胞外这个分子有四个区(α1、α2、β1和β2),其中α1和β1组成一个凹坑。第二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比第一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稍大些。只有吞噬性的细胞(比如吞噬细胞)的表面有第二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第二型人类白细胞抗原)。在巨噬过程中被溶酶体分解的蛋白质的肽被粘在第二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结合位中。这个型的分子又可以下分为HLA-DP、HLA-DQ、HLA-DR、HLA-DN和HLA-DO。只位于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上,如巨噬细胞、B细胞、已活化的T细胞、树突细胞和某种上皮细胞(皱壁上皮细胞,M细胞)等。这类提供则是细胞外部的情况,像是组织中有细菌侵入,则巨噬细胞进行吞食后,把细菌碎片利用MHCⅡ提示给辅助T细胞,启动专一性免疫反应。第三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基因位于前两类之间,其分子主要参与补体系统。表位(线性、构象)抗体(单株抗体、多株抗体、自身抗体) · 多株 B 细胞反应 · 同种异型 · 同种型 · 遗传型

相关

  • 退伍军人杆菌Legionella adelaidensis Legionella anisa Legionella beliardensis Legionella birminghamensis Legionella bozemanii Legionella brunensis Legionella busanensis Legi
  • 头部头在解剖学上是指动物的吻端部分,通常包括脑、眼、耳、鼻、口等器官(所有这些器官都支撑着各种感官功能,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有些非常低等的动物可能没有头部,但多数两侧
  • 阿莫西林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又译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本名羟氨苄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口服性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溶菌作用,主治易感微生物所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本品为治疗中耳炎的第
  • 纤维化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又称为弥漫性肺病 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是一群主要侵犯肺泡上皮细胞,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以及肺内血管及淋巴
  • 受控词表受控词表,又称为控制词汇表、受控词汇表或者控制词表, 是一种对知识加以组织整理,以便后续进行检索的手段。受控词表在主题词标引方案、主题词表、叙词表、分类法以及本体等语
  •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英语:bioinformatics)利用应用数学、信息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研究生物学的问题。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材料和结果就是各种各样的生物学数据,其研究工具是计算机
  •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等生产者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水或硫化氢变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和不产氧光合作用。植物之所以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
  • 美国ç¾åˆ©åšåˆä¼—国(英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缩写为 U.S.A. 或 USA ,一般称为 United S
  •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芭芭拉·麦克林托克(英语:Barbara McClintock,1902年6月16日-1992年9月2日),美国著名女性细胞遗传学家。198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位没有共同得奖者、单独获得该奖项的
  • 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或对立基因、对应基因(英语:allele),是染色体内的基因座的DNA序列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变化,各种变化形式称为等位基因,其在细胞有丝分裂时的两个染色体上的基因座是对应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