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碳

✍ dations ◷ 2024-09-29 04:57:02 #黑碳
黑碳(Black carbon)是一种悬浮粒子,源自于含碳物质(主要是石油、煤、木炭、树木、柴草、塑料垃圾、动物粪便等)不完全燃烧和氧化形成的产物。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黑碳呈现出亚微米级的颗粒物聚合体(团状或者链状)。黑碳表现为斥水性,由于结合了吸湿性有机碳成分而很快转为亲水性粒子。根据2004年发布的一份排放清单资料,按地理区域划分,中国的黑碳排放贡献量最大,约占全球总排放的1/5;而按燃料种类,生物质燃烧的排放量最大,占全部燃烧的60%黑碳是一种强吸收性气溶胶,可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加热大气,它在大气中留存时间为数日至几周,因而可对区域大气产生增温效应。国际上已有很多研究对黑碳的大气辐射强迫给出了不同的结果,同时不确定性也很大,范围大至在0.4 W/m2到1.2 W/m2之间。黑碳如果沉降到冰雪表面,可降低表面反照率,从而对冰雪消融有正反馈作用。从黑碳的影响角度,目前北极海冰和高亚洲冰川的国际主要关注的热点区域。有人认为北极大气中和沉降下来的黑碳加速了海冰的消融。实际根据观测数据,北极大气中的黑碳浓度二十年来(自1989年)处于下降态势(据加拿大环境部);而2005年后雪冰中的黑碳浓度与1980年代相比也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没有证据表明黑碳加速了北极海冰的消融。高亚洲冰川海拔大多在3000米以上、对流层中部或者上部,高于边界层;而且周边直接人类活动少,空气清洁;大气黑碳的区域增温效应大多在3000米以下,因此不太考虑大气黑碳的区域增温对高亚洲冰川的影响,只考虑沉降冰川表面的黑碳的效应。现有研究显示,高亚洲冰川黑碳浓度与全球其他高山和北极地区相当,比平原地区低一个数量级,当前浓度水平的黑碳对冰川表面辐射能量平衡的影响可能在5%以内。 喜马拉雅山冰川的状况格外引人瞩目,自1950s以来的退缩被认为与温室气体和南亚棕色云中的黑碳的共同增温作用有关。在喜马拉雅山钻取的多支冰芯记录的黑碳显示,喜马拉雅山中段冰川黑碳记录过去40年间没有明显趋势,而东段增长趋势明显。根据目前观测数据,黑碳对珠穆朗玛峰北坡东绒布冰川辐射平衡的影响不到2%。另外,卫星数据显示,喜马拉雅山中段冰川的上部自2000年以来有变暗(反照率降低)现象,意味着消融加速;很少量的观测显示,似乎黑碳在春季消融季节对这一现象贡献显著。由于黑碳的增温效率高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且排放量很大,加上大气存留时间较温室气体短,减排可能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发达国家正在呼吁发展中国家改良能源结构,加大绿色和可再生能源在国民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在中国大陆,黑碳气溶胶观测数据为涉密气象资料。

相关

  • 退伍军人菌属Legionella adelaidensis Legionella anisa Legionella beliardensis Legionella birminghamensis Legionella bozemanii Legionella brunensis Legionella busanensis Legi
  • 咽炎咽炎(英语:Pharyngitis)是指人类喉部深处,即俗称咽(咽喉后部)出现的炎症,通常会导致咽喉痛、 发热,其他病征可能包括流鼻水还可能有流鼻涕、咳嗽、头痛、声音沙哑(英语:hoarse voice)等
  • 医学信息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信息学,或称卫生信息学或医学资讯
  • 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病态生理学是一门相对比较新的医学科
  • 炎症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急性急性(Acute)在医学中指发作迅速持续时间可能也较短的病症。有时侯,急性与慢性用来区分不同的病,比如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有时候,急性用来强调发病突然,如急性心肌梗塞。医学征
  • 腐生细菌腐生生物指的是从其他生物尸体、动物组织或是枯萎的植物身上获得养分的生物。腐生生物不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自己制造有机养分,因此属于异养生物的一类。包含了真菌、细
  • 生物修复生物修复(英语:Bioremediation)是一种使用生物体来移除或中和污染现场内污染物的技术。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定义,生物修复是一种“使用自然产生的生物体来把有害物质分解成
  • 体染色体隐性遗传在基因学中,显性(英语:dominance)是一个基因中一对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等位基因的表型会表现出来,掩盖了同一基因座中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前面的等位基因称为显性基因,
  • 口服口服给药(英语:Oral administration) (per os) 是一种给药途径,通过嘴吞服药物使其在体内发挥作用。许多药物都可以口服给药,因为其往往在全身产生作用,通过血流输送到身体的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