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大君

✍ dations ◷ 2025-09-13 06:42:37 #日本国大君
日本国大君,简称大君,是日本江户时代征夷大将军在外交文书(国书)上使用的一个称号。最初在对朝鲜王朝的外交上使用,后来对琉球和欧洲列国的外交上亦使用日本国大君的称号。明治维新以后,“大君”(日语:大君/おおきみ)一词成为民众对天皇的尊称。在英语中,把在一个行业内拥有一定财富和权力的人物称为“Tycoon”(意同华语的大亨)。“Tycoon”一词就是来源于日本语的“大君”(Taikun),这也是英语中少数的不直接反映独特的日本文化的自日语传入的外来语之一。古坟时代,倭国国君称“大王”,但大王训读为おおきみ,与“大君”同。彼时,日本地方豪族,也有用“君”称号者,并训读为きみ,但天武天皇时改字为“公”,而训读音不变。《上宫记》中,大王又作“大公”,而公字亦训读为きみ。最初,日本室町时代的第三代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本来在与明朝通商的国书上自称“日本征夷将军”。但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大觉系”的“日本国王怀良”(或作良怀)才是日本正统君主,而“持明系”则是乱臣。而足利义满是“持明系”的军官,更是“不正统”的僭臣,不予接纳。义满不得已,只好在接受明朝建文帝、永乐帝的册封时自称“日本国王”,外交文书上亦皆使用“日本国王”的称号,因而沿用。在战国时期,幕府的通交权实际上掌握在细川氏、大内氏、毛利氏和宗氏这些门阀大名的手里,这些要人们为了经济利益,常常伪造含有幕府将军署名的国书,与明朝进行贸易。1596年,因万历朝鲜战争谈和的缘故,明朝万历帝册封太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平秀吉”,秀吉拒绝接受明朝的封号再次向明朝宣战。万历帝的册封诏书现保存于大阪历史博物馆中,今日被认定为重要文化财产。江户时代初期,日本试图恢复在万历朝鲜战争中被丰臣政权破坏的对朝鲜、明朝之邦交关系,因此第二代江户幕府将军德川秀忠命令对马藩藩主宗氏向朝鲜派遣大使,欲恢复邦交。因日本国王的称号系明朝皇帝所册封,也有僭越天皇的态貌,许多士大夫反对采用此称号。德川秀忠遂以无头衔的“日本国源秀忠”为名,向朝鲜送出国书。尔后,幕府将军对朝鲜的称号改为“大君”,并于1636年朝鲜通信使抵达江户时开始正式使用。朝鲜对江户幕府将军的称号也改为“日本国大君殿下”。为了通商便利,对马藩主在中日交流的过程多次篡改了国书,将将军署名篡改成了 “日本国王源秀忠”,直到1663年(宽永十年)被江户幕府发觉。这件事情被称作“柳川一件(日语:柳川一件)”。事后,参与者柳川调兴(日语:柳川調興)、规伯玄方(日语:規伯玄方)被处以流罪;对马藩藩主宗义成(日语:宗義成)虽幸免被改易(日语:改易),但幕府加强了对国书的监督和管理。到了第六代将军德川家宣的时候,任命新井白石进行改革,史称“正德之治”。新井白石认为“大君”也是朝鲜宗室王子的一种称号,因此使用“大君”一名不合适,遂又改为“日本国王”的称号(史称“大君一件”)。然而遭到了反对,到了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时,又改回“大君”的称号。《神奈川条约》签订以后,幕府将军对欧美列国的称号在日语版本中使用“日本大君”、“帝国日本大君”、“帝国大日本大君”等头衔。早期“大君”一词并无对应的外语译名,西洋人也不知道天皇与幕府将军之间的关系,便意译为“皇帝”(英语:Emperor,荷兰语:Keizer,法语:Empereur)以彰显日本的领袖同样是“有尊严的君主”。后来西洋人知道了天皇与幕府将军之间的关系,或是采用音译(如英语Ty-coon / Tycoon、法语Tai-koen),或是使用字面直译(如荷兰语Grand Souverain)。在幕末时期的庆应改革(日语:慶応の改革)中,西周提出引入议会政治、建立以“大君”为元首的国家体制的构想。明治时代以后,“大君”(日语:大君/おおきみ)一词成为了天皇在非官方场合下的尊称之一。“大君”一词源于儒家的经典《易经》。《易经》有“大君有命,开国承家”、“武人为于大君”、“知临,大君之宜”等句。大君在汉语可以指“伟大的封君”,也可以是“伟大的天子”,大君本是中国古代时天子的别称,尤其周天子常称大君;幕府将军以此暗示了自己虽非天皇,但与天皇同样拥有正统性。

相关

  • 圣华金谷圣华金谷(英语:San Joaquin Valley /ˌsæn hwɑːˈkiːn/)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央谷地的一片地区,位于萨克拉门托-圣何塞河三角洲南部。这片谷地里有八个县,即弗雷斯诺县、克恩
  • 白色白色是一种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其明度最高,就如计算机程序设计领域就依照白色科学的定义而将参数值常定义成所有色彩的最大值,如白色=RGB(255,255,255)或#FFFFFF最大值(
  • 社会工作在NASW(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的文献中,指出社会工作(Social Work)是“一种专业活动,以协助个人、团体社区去强化 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
  • 后生动物真后生动物(学名:Eumetazoa)是指所有具有细胞组织的动物。动物中只有侧生动物不属于真后生动物。真后生动物细胞间有连接,就是所谓的"紧密连接"。它们的胚胎最少会发生两个胚层:
  • 形成层形成层是一个植物组织层,提供未分化细胞给植物生长。有几种不同种类的形成层被发现在植物的茎和根中:
  • 薄透镜薄透镜,在光学中,是指透镜的厚度(穿过光轴的两个镜子表面的距离)与焦距的长度比较时,可以被忽略不计的透镜。厚度不能被忽略的透镜称为厚透镜。薄透镜有两个球面组成,第一曲面的曲
  • 李敏求李敏求(1919年-1980年),美籍华人肿瘤化疗专家,第一位用化疗成功治愈远端转移恶性实体肿瘤的医学家,第一位荣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华裔医学家。作为第一位用化疗成功治愈恶性实体肿
  • 谢伊斯起义美国谢司起义(英文:Shays' Rebellion)或译为谢司暴动,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中西部地区在1786年—1787年发生的一场起义。因为起义领导者是丹尼尔·谢司,是前美国独立战争军官,因此这场
  • MASP-21Q3X, 1SZB, 1ZJK, 3TVJ, 4FXG· serine-type endopeptidase activity · calcium ion binding · protein binding · peptidase activity· proteolysis · complemen
  • 临界质量临界质量(Critical mass)是指维持核子连锁反应所需的裂变材料质量。不同的可裂变材料,受核子的性质(如裂变横切面)、物理性质、物料型状、纯度、是否被中子反射物料包围、是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