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本国大君
✍ dations ◷ 2025-02-23 16:41:07 #日本国大君
日本国大君,简称大君,是日本江户时代征夷大将军在外交文书(国书)上使用的一个称号。最初在对朝鲜王朝的外交上使用,后来对琉球和欧洲列国的外交上亦使用日本国大君的称号。明治维新以后,“大君”(日语:大君/おおきみ)一词成为民众对天皇的尊称。在英语中,把在一个行业内拥有一定财富和权力的人物称为“Tycoon”(意同华语的大亨)。“Tycoon”一词就是来源于日本语的“大君”(Taikun),这也是英语中少数的不直接反映独特的日本文化的自日语传入的外来语之一。古坟时代,倭国国君称“大王”,但大王训读为おおきみ,与“大君”同。彼时,日本地方豪族,也有用“君”称号者,并训读为きみ,但天武天皇时改字为“公”,而训读音不变。《上宫记》中,大王又作“大公”,而公字亦训读为きみ。最初,日本室町时代的第三代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本来在与明朝通商的国书上自称“日本征夷将军”。但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大觉系”的“日本国王怀良”(或作良怀)才是日本正统君主,而“持明系”则是乱臣。而足利义满是“持明系”的军官,更是“不正统”的僭臣,不予接纳。义满不得已,只好在接受明朝建文帝、永乐帝的册封时自称“日本国王”,外交文书上亦皆使用“日本国王”的称号,因而沿用。在战国时期,幕府的通交权实际上掌握在细川氏、大内氏、毛利氏和宗氏这些门阀大名的手里,这些要人们为了经济利益,常常伪造含有幕府将军署名的国书,与明朝进行贸易。1596年,因万历朝鲜战争谈和的缘故,明朝万历帝册封太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平秀吉”,秀吉拒绝接受明朝的封号再次向明朝宣战。万历帝的册封诏书现保存于大阪历史博物馆中,今日被认定为重要文化财产。江户时代初期,日本试图恢复在万历朝鲜战争中被丰臣政权破坏的对朝鲜、明朝之邦交关系,因此第二代江户幕府将军德川秀忠命令对马藩藩主宗氏向朝鲜派遣大使,欲恢复邦交。因日本国王的称号系明朝皇帝所册封,也有僭越天皇的态貌,许多士大夫反对采用此称号。德川秀忠遂以无头衔的“日本国源秀忠”为名,向朝鲜送出国书。尔后,幕府将军对朝鲜的称号改为“大君”,并于1636年朝鲜通信使抵达江户时开始正式使用。朝鲜对江户幕府将军的称号也改为“日本国大君殿下”。为了通商便利,对马藩主在中日交流的过程多次篡改了国书,将将军署名篡改成了 “日本国王源秀忠”,直到1663年(宽永十年)被江户幕府发觉。这件事情被称作“柳川一件(日语:柳川一件)”。事后,参与者柳川调兴(日语:柳川調興)、规伯玄方(日语:規伯玄方)被处以流罪;对马藩藩主宗义成(日语:宗義成)虽幸免被改易(日语:改易),但幕府加强了对国书的监督和管理。到了第六代将军德川家宣的时候,任命新井白石进行改革,史称“正德之治”。新井白石认为“大君”也是朝鲜宗室王子的一种称号,因此使用“大君”一名不合适,遂又改为“日本国王”的称号(史称“大君一件”)。然而遭到了反对,到了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时,又改回“大君”的称号。《神奈川条约》签订以后,幕府将军对欧美列国的称号在日语版本中使用“日本大君”、“帝国日本大君”、“帝国大日本大君”等头衔。早期“大君”一词并无对应的外语译名,西洋人也不知道天皇与幕府将军之间的关系,便意译为“皇帝”(英语:Emperor,荷兰语:Keizer,法语:Empereur)以彰显日本的领袖同样是“有尊严的君主”。后来西洋人知道了天皇与幕府将军之间的关系,或是采用音译(如英语Ty-coon / Tycoon、法语Tai-koen),或是使用字面直译(如荷兰语Grand Souverain)。在幕末时期的庆应改革(日语:慶応の改革)中,西周提出引入议会政治、建立以“大君”为元首的国家体制的构想。明治时代以后,“大君”(日语:大君/おおきみ)一词成为了天皇在非官方场合下的尊称之一。“大君”一词源于儒家的经典《易经》。《易经》有“大君有命,开国承家”、“武人为于大君”、“知临,大君之宜”等句。大君在汉语可以指“伟大的封君”,也可以是“伟大的天子”,大君本是中国古代时天子的别称,尤其周天子常称大君;幕府将军以此暗示了自己虽非天皇,但与天皇同样拥有正统性。
相关
- 散囊菌纲散囊菌目(学名:Eurotiomycetes)是子囊菌门盘菌亚门之下的一个纲。散囊菌目原来分为以下三个分类:医学导航 · 真菌病真菌 · 分类疾病药物(抗真菌药)
- 环甲肌环甲肌(cricothyroid muscle、环甲状肌、环盾肌)是喉部辅助发声的唯一张力肌肉。它附着于甲状软骨的较低层(英语:Planar lamina)及大角下、以及环状软骨的前外侧,其作用在使甲状腺
- 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s)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不同于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如肾上腺素)。包括由肾上腺皮质外层的球状带分泌的盐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中层
- 约翰·卡蒂约翰·约瑟夫·卡蒂(英语:John Joseph Carty,1861年4月14日-1932年12月27日),美国电气工程师,电话线和相关技术的主要贡献者。卡蒂曾获得IEEE爱迪生奖章。作为AT&T的首席工程师,他对
- 正统正统(英语:Orthodoxy),它源自古希腊语:Ορθοδοξία(orthosdoxia),通常使用于宗教信仰上,指正确的信条。在基督教信仰上,正统信仰是指依照早期教会的信条来信仰基督。古希腊语:Ο
- 世俗化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尼日利亚内战Military killed: 45,000–100,000 killedDisplaced: 2,000,000–4,500,0001968年1969年1970年尼日利亚内战,亦称比亚法拉战争或比夫拉战争,是1967年至1970年间尼日利亚政府和
- 椎间孔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en),又称神经孔(neural foramina)是指在两个脊椎骨之间形成的孔洞。每两个脊椎骨之间都会有一对椎间孔,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脊椎动脉、内外神经丛等
- 宇宙号运载火箭宇宙号运载火箭(俄语:Ко́смос)苏联研制的几种非常不同的运载火箭的统称。被称为“宇宙号”的火箭包括以下几种,请分别参见其主题条目:美国国防部对宇宙-2的代号是“SL-7”
- graptolite笔石(graptolites)是一类已灭绝的很小的群居性半索动物,生存于寒武纪中期至石炭纪晚期的海洋中,其中志留纪时期的笔石化石甚多,被称为“笔石时代”。因为它们酷似古代西方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