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拓扑异构酶

✍ dations ◷ 2025-05-15 22:15:14 #DNA拓扑异构酶
拓扑异构酶(英语:Topoisomerase;type I:EC 5.99.1.2,type II:EC 5.99.1.3)是一种异构酶,能使DNA长链断裂与接合。专门参与DNA拓扑构形(DNA topology)改变的过程,最早的发现者是出身台湾的生化学家王倬。DNA在结构上主要有三种拓扑构型的变化:超螺旋(supercoiling)、纽结(knotting)与连锁(catenation)。能够使DNA在不进行DNA复制与转录的时候,尽量维持其紧密性。反之在转录或复制过程中,这些拓扑构型将会阻碍反应。由于DNA一般是以双螺旋形式存在,因此较难将这些长链分开。但为了要让某些酵素能够参与转录作用或DNA复制,必须先由螺旋酶将两股DNA分离。在复制完成之后,两股环状DNA会产生拓扑学相连(形状上联成一体,但实际上没有化学键相接)的现象,或称纽结。当特定的DNA环以不同程度的扭转形式存在时,称为拓扑异构物,除非打断DNA链,否则无法经由任何方式相互转变。而拓扑异构酶就是负责催化并引导一些化学反应,以使DNA的纽结状态得以解除。此外当病毒DNA插入染色体时,或是在其他型态的重组现象中,也可能会有拓扑异构酶的参与。拓扑异构酶可依据其作用方式,而分为两种类型:第一型拓扑异构酶(Type I topoisomerase):该类型与DNA转录及翻译有关。可将一条DNA双股螺旋完全包覆,并以破坏磷酸双酯键的方式切断其中一股DNA,使其产生一个小缺口,此时另一股完整的DNA将会穿过此缺口,之后通道重新黏合。属于这类型的有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与拓扑异构酶III(topoisomerase III)等。第二型拓扑异构酶(Type II topoisomerase):该类型与DNA复制有关。可将一条DNA双股螺旋上的两股DNA皆切断,产生缺口,使另一条双股螺旋能够穿过此缺口,之后再将通道重新黏合。属于这类型的有拓扑异构酶IIα与拓扑异构酶IIβ等。两种类型皆可改变DNA的环绕数。许多药物经由干扰拓扑异构酶以产生疗效。例如广效氟化奎林酮类(fluoroquinolone)抗生素能够破坏细菌第二型拓扑异构酶的机能。另外还有一些化学治疗药物能干扰癌细胞的拓扑异构酶作用,进而抑制细胞生长,或使细胞死亡:

相关

  • 瘟疫瘟疫,指大型且具有传染力又会造成死亡的流行病,在广大区域或全球多处传染人或其他物种。现代医学卫生发达,许多会造成大量死亡的瘟疫都有效控制为流行病等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 V03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V03(其它各种治疗用药品)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 拉结拉结(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sh
  • 《格雷氏解剖学》《亨利·格雷氏人体解剖学》(英语:Henry Gray's Anatomy of the Human Body),通常简短地写成《格雷氏解剖学》(Gray's Anatomy),是一部英语人体解剖学教科书,解剖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 珍·芳达简·西摩·方达(英语:Jane Seymour Fonda,1937年12月21日-)是一名美国女演员,其父是奥斯卡影帝亨利·方达、胞弟是彼得·方达,两人皆为演员。1971年她在《柳巷芳草》中扮演一位狡猾
  • 六氟苯六氟苯,是一种有机芳香化合物,分子式C6F6,为苯的六个氢原子均被氟取代的衍生物。有机化学中常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溶剂,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用途:直接使用苯与单质氟反应无法得到六氟苯
  • 乔治·华盛顿乔治·华盛顿(英语: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美国国父,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的殖民地军总司令,1789年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其同时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位
  • 雪貂蒙眼貂(学名:Mustela putorius furo),又名雪貂、地中海雪貂,是欧洲鼬的驯养亚种。它们是两性异形体(英语:Sexual dimorphism)的,雄貂比雌貂大。它们一般呈褐色、黑色、白色或混色,公貂
  • 尤文氏肉瘤尤文氏肉瘤(英语:Ewing's sarcoma)又称为尤因肉瘤、未分化网状细胞瘤。原于骨髓内的原始细胞,是常见骨的恶性肿瘤。系美国的病理学家詹姆斯·尤因(James Ewing)于1921年首先报道
  • 产前出血产前出血(Antepartum bleeding)是指在妊娠过程中,孕龄超过20至24周之后,一直到分娩前的阴部出血产前出血和胎儿体重减轻有关系。若在怀孕16周之前使用乙酰水杨酸以预防妊娠毒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