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拓扑异构酶

✍ dations ◷ 2025-11-29 06:31:33 #DNA拓扑异构酶
拓扑异构酶(英语:Topoisomerase;type I:EC 5.99.1.2,type II:EC 5.99.1.3)是一种异构酶,能使DNA长链断裂与接合。专门参与DNA拓扑构形(DNA topology)改变的过程,最早的发现者是出身台湾的生化学家王倬。DNA在结构上主要有三种拓扑构型的变化:超螺旋(supercoiling)、纽结(knotting)与连锁(catenation)。能够使DNA在不进行DNA复制与转录的时候,尽量维持其紧密性。反之在转录或复制过程中,这些拓扑构型将会阻碍反应。由于DNA一般是以双螺旋形式存在,因此较难将这些长链分开。但为了要让某些酵素能够参与转录作用或DNA复制,必须先由螺旋酶将两股DNA分离。在复制完成之后,两股环状DNA会产生拓扑学相连(形状上联成一体,但实际上没有化学键相接)的现象,或称纽结。当特定的DNA环以不同程度的扭转形式存在时,称为拓扑异构物,除非打断DNA链,否则无法经由任何方式相互转变。而拓扑异构酶就是负责催化并引导一些化学反应,以使DNA的纽结状态得以解除。此外当病毒DNA插入染色体时,或是在其他型态的重组现象中,也可能会有拓扑异构酶的参与。拓扑异构酶可依据其作用方式,而分为两种类型:第一型拓扑异构酶(Type I topoisomerase):该类型与DNA转录及翻译有关。可将一条DNA双股螺旋完全包覆,并以破坏磷酸双酯键的方式切断其中一股DNA,使其产生一个小缺口,此时另一股完整的DNA将会穿过此缺口,之后通道重新黏合。属于这类型的有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与拓扑异构酶III(topoisomerase III)等。第二型拓扑异构酶(Type II topoisomerase):该类型与DNA复制有关。可将一条DNA双股螺旋上的两股DNA皆切断,产生缺口,使另一条双股螺旋能够穿过此缺口,之后再将通道重新黏合。属于这类型的有拓扑异构酶IIα与拓扑异构酶IIβ等。两种类型皆可改变DNA的环绕数。许多药物经由干扰拓扑异构酶以产生疗效。例如广效氟化奎林酮类(fluoroquinolone)抗生素能够破坏细菌第二型拓扑异构酶的机能。另外还有一些化学治疗药物能干扰癌细胞的拓扑异构酶作用,进而抑制细胞生长,或使细胞死亡:

相关

  • 骨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骨科学(英语:Osteology)或骨学是对骨骼的
  • 钱恩恩斯特·鲍里斯·钱恩爵士(Sir Ernst Boris Chain,1906年6月19日-1979年8月12日)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英国生物化学家,他因为有关盘尼西林的研究,而与亚历山大·弗莱明及霍华德·弗
  • 致癌物致癌物质(英语:Carcinogen)是指任何会直接导致生物体产生癌症的物质,包括化学物质、病毒、放射性核素等。这些物质进入机体后会直接或间接使机体细胞受到损害,导致生物大分子异常
  • 第一公民第一公民,译自于拉丁语的“Princeps”——该字源自于“Princeps Senatus,元老院首席议员”,中文通常译为第一公民。这原本是古罗马共和时期的元老院的荣誉职衔,后经屋大维所创建
  • H[BFsub4/sub]Hydrofluoroboric acid Hydrogen Tetrafluoroborate三氟甲磺酸氟硼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强酸,化学式为HBF4,是氟硼酸盐的共轭酸。氟硼酸在浓性溶液中稳定,加热到130 °C时分解。
  • CoS硫化钴是硫钴二元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化学式可以看作CoS。它由硫化钠和Co2+盐溶液反应,沉淀得到的CoS组成为Co(SH,OH)2,放置后该非晶态沉淀转变为晶态的CoxS(x<1)和Co9S8的混合物
  • 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英语: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有时简称牛津大学博物馆(Oxford University Museum),是牛津大学收集陈列自然史标本的大学博物馆,位于英
  • 比佛利山比弗利山(英语:Beverly Hills),又译作贝弗利希尔斯;译作比佛利山;港澳译作比华利山,是一座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县西边的城市。比弗利山和邻近的西好莱坞被洛杉矶市完全包围。这个区
  • 韵律韵律(意大利语:Metrica,法语:Métrique,德语:Metrik,英式英文:Metre,美式英文:Meter,原于希腊语:μέτρον)是西方诗歌中韵文的基本用韵结构。一行诗(line)可以被分成几组音步(foot)。一组
  • 亚里士多德主义亚里斯多德主义(英语:Aristotelianism),又称亚里斯多德学派,受亚里斯多德著作启发而成立的哲学传统。最早由逍遥学派,以及新柏拉图主义学者对于亚里斯多德著作的注解而成立。在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