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

✍ dations ◷ 2025-08-29 03:06:25 #弥撒
弥撒(拉丁语:Missa),又称感恩祭(拉丁语:Eucharistia, Synaxis),是天主教会拉丁礼的祭祀仪式。旧天主教会、圣公会及大部分的路德会高派教会的礼仪也跟弥撒大同小异。在东方教会中,是指与罗马教廷完全共融的圣餐礼。“弥撒”的拉丁文原文“missa”(解散之意),是由弥撒中的最后一句话:“Ite, missa est”(拉丁文),即“仪式结束,你们离开吧”而来。天主教会在特伦托大公会议中重申了传统天主教徒的教导,即相信弥撒是以不血腥的方式达成与耶稣受难相同的奉献:“所奉献的是相同的,现在透过祭司奉献的祭品,那时在十字架上献身。不同只在于奉献的方式。因为那时以血腥方式在在十字架上献身的基督在弥撒中再次以不血腥的方式奉献...此奉献确实赎罪”。会议宣称耶稣在最后的晚餐建立了弥撒:“他以葡萄酒和面包的表像向他的父亲天主圣父奉献了他的血与肉,并且透过这些东西,他给与他的使徒他的血与肉,然后组建了新约祭司;经由说:“这样做来纪念我”,他命令他们和后继祭司奉献这些东西;就和天主教会一直以来理解和教导的一样。”在大公会议中,明确指出:“借着饼与酒的被祝圣,饼的整个实体,被转变成为我主基督身体的实体;酒的整个实体,被转变成为祂宝血的实体。这种转变,天主教会恰当地、正确地称之为饼酒的实体转变。”,这转变称为变质说,使整个基督,体血,灵魂和神性,是真正地包含在共融圣事中。弥撒开始时,全体站立,咏唱进台咏(进堂圣歌),主祭者与辅祭者在歌声中走进祭台。成圣体圣血:主祭者覆述圣经经文,呼求圣神,祝圣祭台上的饼酒,使其成为耶稣基督的身体和宝血。信众于祝圣后欢呼期待基督光荣地再临。 圣三颂:主祭者颂念光荣天主圣三的祷词,信众回应“阿们”。主祭者在弥撒最后,全体站立,主祭者对会众进行降福礼,并派遣参与弥撒者向世人传播福音。所有仪式结束后,主祭者宣布:“弥撒礼成”,全体答:“感谢天主”后咏唱礼成咏(礼成圣歌),主祭者与辅祭者在歌声中走出祭台,会众解散。旧天主教会、圣公会及大部分的路德会高派教会的礼仪也跟罗马天主教会的弥撒大同少异。

相关

  • 油粒体油粒体(英语:elaioplast, elioplast),又称油质体、造油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属于白色体,其主要功能为储存和合成脂质。油粒体的英文名称elaioplast来自古希腊文的ἔλαι
  • FMA解剖学基础模型,又称解剖学基础模型本体(Foundational Model of Anatomy Ontology, FMA),是解剖学领域的一部参考本体。它是对生物体典型的表现型结构的符号表达形式;FMA是一部由
  • Og5f14 6d10 7s2 7p6(预测)2, 8, 18, 32, 32, 18, 8(预测)第一:860.1(预测) kJ·mol−1 第二:1560(预测)面心立方主条目:鿫的同位素鿫(,英语:Oganesson)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O
  • 失乐失乐(英语:Anhedonia)是指对原本能够带来快乐的活动(爱好、社交、交媾等)失去兴趣的现象。虽然早期对于失乐的定义强调“快感”,近年来人们更多地强调需要考虑这些快感行为的其他
  • 沃夫-贺许宏氏症候群沃夫-贺许宏氏综合征(Wolf–Hirschhorn syndrome,简写WHS),是一种基与人类第4号染色体的遗传基因缺陷而引起的疾病。生长发育迟缓、心智障碍,还伴有癫痫症状。
  • 幽门窦幽门(pylorus)是胃和十二指肠的连接口,包含幽门窦(pyloric antrum)和幽门管(pyloric canal)两个部分。幽门括约肌(pyloric sphincter)在幽门管末端,可以控制食物从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
  • 北高加索语族北高加索语系是在高加索,尤其是北高加索地区使用的语系,分为西北高加索语系、东北高加索语系。车臣语、殷古什语及巴兹比语同属北高加索语言。谢尔盖等语言学家认为西北与东北
  • 舆论舆论,或称民意(英语:Public opinion),其定义非常多样化,人们都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什么是舆论却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就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舆论学对舆论的定义决定了舆论
  • 成药非处方药(over-the-counter (OTC) drug),又称为成药,指的是未经处方而可以从药店购买得到的药品,与处方药相对。这些药品临床应用时间较长、药效确定、药物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不须
  • λ噬菌体λ噬菌体(英语:lambda phage,学名:Escherichia virus Lambda)是一种主要感染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由埃丝特·莱德伯格(英语:Esther Lederberg)于1950年首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