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粉层

✍ dations ◷ 2025-04-26 12:45:34 #糊粉层
糊粉层(英语:aleurone layer,源自希腊文aleuron,意指面粉)是禾本科与部分真双子叶植物种子胚乳外层的一或数层细胞,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糊粉层与胚乳内层在形态与生理上均有不同,糊粉层的细胞含有称为糊粉粒(aleurone grain)的蛋白质储存胞器,形状多为规则立方形,胚乳内层细胞则多含有淀粉颗粒,细胞大且形状不规则。糊粉层是米糠中营养成分最高的部位,其与种皮相连,会在碾米过程中被当成外壳去除。糊粉层也含有许多种子发育必须的脂类、各种矿物质与维生素,但不含有淀粉。在某些玉米中,糊粉层中的花色素苷是其种子蓝紫色的来源。糊粉层的细胞含有称为糊粉粒的蛋白质贮存构造,糊粉粒是由液泡特化、干燥而成的胞器,其中含有由蛋白质形成的晶状体(crystalloid),以及无机盐与一些有机物结晶形成的球状晶体(英语:Globoid (botany)),最初描述糊粉粒晶状体的植物学家Nägeli认为此物质不是真正的结晶,而是介于溶质与结晶间的物质,不过之后也有学者认为此物质属于结晶。晶状体中除了蛋白质,还有脂质分子可能会将蛋白质连结起来以形成结晶,因此油脂可能是晶状体的母溶液。小麦糊粉层仅有一层细胞,占整个种子的5-8%,但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占了整个种子蛋白质的15%,离氨酸的含量则高达整个种子的三成,且其种子有超过一半的矿物质贮存于糊粉层。玉米、小麦、裸麦与燕麦等常见谷物的糊粉层均只有单层细胞,大麦的糊粉层有三层细胞,稻米则可能有一或多层细胞的糊粉层。胚乳发育时,位于其边缘的细胞经由多次平周分裂(periclinal division)与垂周分裂(anticlinal division)后发育成糊粉层,其中牵涉许多基因表现的调控。dek1与cr4基因均可促进糊粉层的发育,其中前者为细胞发育成糊粉层时,接收位置讯号所需,位置讯号可能来自胚乳周边的组织,也可能是细胞本身因处于胚乳表面所产生的内在讯号,缺乏dek1基因的突变株(因Mu转座子插入其基因序列造成)细胞无法正常发育成糊粉层,而是形成充满淀粉粒的内层胚乳。位置讯息直到种子发育晚期仍对糊粉层的形成相当重要,因为糊粉细胞与淀粉细胞直到发育晚期都仍有互相转换的可能,在发育晚期失去dek1基因亦会使糊粉层细胞失去位置讯息的刺激而转而发育成淀粉细胞。cr4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个激酶受体,也与糊粉层发育过程中的讯息传递相关。糊粉层最重要的功能便是种子萌发时,植物的胚会分泌一种称为赤霉素的植物激素,与糊粉层细胞表面的膜蛋白受体结合后,刺激糊粉层释放α-淀粉酶、蛋白酶、核酸酶与其他水解酵素将胚乳中的养分水解以供胚利用,此讯息传递路径有G蛋白偶联受体与钙离子的参与,且受到离层素的抑制,在某些谷类中,离层素在糊粉层中可能会自我催化而转换成菜豆酸(英语:phaseic acid),进而抑制α-淀粉酶的合成。另外有研究指出此时糊粉层细胞因线粒体与乙醛酸循环体因脂质代谢旺盛,会使细胞中活性氧类的浓度提升,这些活性氧分子可造成一些膜蛋白的氧化状态改变,可能也与种子萌发时糊粉层细胞内的讯息传递路径有关。完成此一任务后,糊粉层的细胞会经由细胞凋亡而死亡。此反应也被利用于酿酒,即以赤霉素处理大麦,以确保麦芽同时萌发。除此之外糊粉层还有数种其他功能,以确保种子发育的正常进行。其一是在种子萌发后维持胚乳较低的pH值,许多谷物的糊粉层会释放磷酸与柠檬酸等有机酸,将胚乳的pH值保持在4-5,因为这是最适宜α-淀粉酶作用的pH值,此机制有助于胚乳养分的分解。大麦的糊粉层在缺氧的状态下还会向胚乳的淀粉层与质外体分泌亚硝酸盐。另外有一种血红蛋白存在于大麦、稻米种子外部包括糊粉层在内的几层活细胞中,惟其功能尚不明,此蛋白可能是正常种子萌发过程所需,也可能是种子面临低氧逆境的一项适应,在缺氧状态下,糊粉层中此蛋白的浓度会上升。某些植物的糊粉层可以分泌PR-4等抵抗真菌感染的蛋白质,可能是植物免疫反应(英语:Plant disease resistance)的一部分。在某些植物中糊粉层还与种子休眠(英语:Seed dormancy)有关。

相关

  • 溶酶体溶酶体(英语:lysosome),又称溶体、溶小体,存在于细胞(多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内不常见)中,属于细胞的内膜系统,由高尔基氏复合体产生,是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内部含有数十种从高尔基
  • 龋齿龋齿(英语:dental caries, tooth decay, cavities, caries,其中caries起源于拉丁文的“腐烂”),俗称蛀牙,指牙齿因细菌活动而造成分解的现象。常见的龋齿菌种是乳酸链球菌(lactococ
  • 链球菌性喉炎链球菌性咽炎(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strep throat)是一种喉部后方含扁桃腺感染化脓链球菌(英语:Streptococcus pyogenes)的疾病,是咽炎中的一种,常见症状有发热、喉咙痛、扁
  • 变位变位(英文: conjugation、拉丁文:conjugatio)是指动词根据人称、数、性、时态、体、式的不同而产生的词形变化。变位是语法学中属于动词的特有范畴。静词的词形变化不能称为变位
  • 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简称甲表,是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79年出版的常用字和字体标准,内收4808字。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简称乙表,是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82年12月出版的次常用字和字体
  • 外胚层外胚层(Ectoderm)是胚胎最外的一层胚层。在绘图中,外胚层传统上用蓝色表示。原始外胚层在神经胚形成的过程(神经系统形成的开始)中形成中胚层。 下列器官由外胚层形成:Ektoderm一
  • 性器官人类的性是指性的质量,或指人类怎样对性予以体验或表达。性可能经历和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思想、幻想、欲望、信仰、态度、价值观、行为、实践、角色和关系。这些可能表现
  • 瑜伽瑜伽(印地语:योग,英语:yoga),源于古印度文化,义为探寻“梵我一如”的道理与方法,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有瑜伽派(英语:Yoga (philosophy))。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
  • 首席元老首席元老(princeps senatus)或元首,是罗马元老院的领导人。虽然正式来说该职务不属于晋升体系(cursus honorum)的范围内,而且未拥有统治大权,但是仍然给握有它的元老带来巨大的威望
  • 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通常在地质学和考古学中使用。地质年代共分为六个时间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是宙/元(eon)、代(era)、纪(period)、世(epoch)、期(age)、时 (ch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