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议和

✍ dations ◷ 2025-11-09 08:36:52 #南北议和
南北议和,或称1911年南北议和,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省份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清政府军事实力派的谈判事件。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清朝调动武昌新军前往镇压,革命党伺机起事。10月9日早上,共进会领导人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引爆炸弹失败,俄国巡捕将搜到的名册旗帜等交给湖广总督瑞澄。10日清晨瑞澄斩杀涉案的彭楚藩、刘尧臣、杨洪圣等三个新军的革命党人,造成武昌新军革命党人人自危。夜间,革命党人程定国、金品臣等因口角争执,枪击排长陶启圣,军营大乱,军中的熊秉坤、蔡济民、吴醒汉等革命党人立刻率队冲杀,攻总督辕门,爆发武昌起义,总督瑞澄弃城而走。10月12日,革命党拿下武汉三镇,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他们俘虏了清军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并拥立黎元洪为都督。10月14日,经奕劻、徐世昌、那桐保举监国摄政王载沣两年罢黜的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袁世凯在彰德府养病,继续托病不就。10月22日湖南独立、10月23日江西九江独立。27日任命袁为钦差大臣,袁世凯督师到鄂,驻节孝感萧家港,统率北洋军向武汉进攻。29日山西独立。同日新军第二十镇在直隶境内发动滦州兵谏。内阁总理大臣奕劻称病上奏辞职。11月1日,摄政王载沣被迫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阁。2日,在北洋军攻下汉口之后,袁世凯便按兵不动,开始暗中与南方革命党人议和。3日,清政府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6日,宣统帝下诏罪己,释放革命党刺客汪精卫、黄复生。11月10日袁世凯派旧部刘承恩、副官蔡廷干(海军正参领)作为私人代表,赴武昌与革命党人议和。这是因为黎元洪和革命军总司令黄兴都答应,倘若中华民国成立,将由袁世凯为中华民国大总统。11月13日,袁世凯带卫队抵京任内阁总理大臣。16日,组成袁世凯内阁。12月6日,袁世凯迫醇亲王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职位,退归府邸。12月16日,调冯国璋来接替禁卫军总统,解除良弼禁卫军第一协协统职,调禁卫军炮队支援围剿山西革命军,分散禁卫军力量,又用准备出征的名义把禁卫军调出城外,派段芝贵另编拱卫军,驻扎城内。北京城完全被袁世凯所控制。12月18日南北议和谈判开始之前,当时关内十八行省都发生过武装起义,其中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江苏(含上海)、贵州、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共十三省宣布独立,只有直隶、河南、甘肃、山西、山东五省在袁世凯控制下之外,其中山西、山东、甘肃境内宁夏地区曾宣布独立,后被袁世凯军控制。11月26日,北洋军一举攻克汉阳。同时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有意调停战事,愿意促成袁世凯内阁与黎元洪停战议和,在起义军节节失利的情况下,黎元洪透过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福(Herbert Goffe,1870-1939)与袁世凯联络,有意停战。11月30日,袁世凯再派密使刘承恩、蔡廷干过江,与黎元洪谈判,。同日,各省代表由上海来到武汉,因武昌陷于清军炮火之下,于是借汉口英租界顺昌洋行为会场,召开独立各省第一次代表会议。英国驻汉总领事葛福表示,黎元洪须能代表各省,方可开议。代表会议当日议决:以鄂军政府为中央军政府,请黎元洪以大都督名义,执行中央政务。12月1日,南北双方首先签订了《武汉地区停战协定》,武汉地区于12月3日上午8时至12月6日上午8时停火三天。12月3日,武汉地区停火,进行休战谈判。12月8日,袁世凯派唐绍仪为总理内阁大臣的全权代表,12月9日,唐绍仪等离京奔赴武汉。同日,各省代表正式推举伍廷芳为民军议和全权总代表,并组织议和代表团,温宗尧、汪精卫、王宠惠、钮永建为参赞,胡瑛、王正廷为湖北特派代表。12月11日,唐绍仪抵汉口,第二天过江到武昌会晤黎元洪,被告知要他到上海谈判。原来伍廷芳受张謇、赵凤昌等人劝阻,托英驻沪总领事请朱尔典爵士向袁世凯说项,令唐赴沪议和。于是,袁世凯12月13日电令唐绍仪“赴沪讨论”。12月18日,在上海租界南京路工部局市政厅,南北议和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除南北议和代表外,还有英、美、德、法、日、俄等六国驻沪总领事及外商代表李德立。后来达成协议,袁世凯支持逼清廷退位,换取南方各省支持袁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为了防止新生的共和政体遭到内战或外国军队可能的入侵而夭折,孙中山同意袁世凯提出的把中国统一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之下的要求。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月11日、17日、19日,南京临时政府接连三次要求列强承认,均无一字答复。1月2日,袁得知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后,撤销唐绍仪和谈代表的资格。议和谈判暂时中断。1月16日,袁世凯在下朝的路上,在东华门丁字街,遭到同盟会京津分会组织的炸弹暗杀,炸死袁卫队长等十人,袁幸免于难,17日袁派人向革命党人表示效忠革命,希望革命党人不要再对其进行暗杀活动。1月20日,南京临时政府向袁世凯正式提出《清室优待条件》。1月22日,孙中山发表声明,只要袁世凯赞成宣统退位,自己即行辞职,让位于袁世凯。袁世凯得到这个保证后,便加紧了逼宫的进程。袁世凯以利害游说和买通庆亲王奕劻和那桐,并以金钱贿赂隆裕太后身边受宠的太监张兰德(人称小德张),威吓隆裕太后,大势已去,如果革命军杀到北京,则皇室一族可能被族灭,而同意让位,则可有优待条件。1月25日,在袁世凯授意下,段祺瑞率北洋将领49人联名致电内阁、军咨府、陆军部和各王公大臣,提出民军已答应对清朝皇室、贵族及满蒙回藏各族的优待条件,即《北洋五十将乞共和电》,陈情“即此停战两月间,民军筹饷增兵,布满各境,我军皆无后援,力太单弱,加以兼顾数路,势益孤危”,要求“恳请涣汗大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以北洋军的名义逼迫宣统退位。1月26日,强硬派的宗社党首领良弼在住宅门口被京津同盟会分会刺客彭家珍炸成重伤,三天后死亡。1月29日,召开清廷御前会议,会上决定退位,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2月3日,隆裕太后授予袁世凯全权,与南京临时政府商定清朝皇帝退位条件。2月4日,由于宗室、大臣纷纷反弹,袁世凯又授意段祺瑞继续逼宫,段祺瑞等九名将领,又发《乞共和第二电》,扬言“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痛陈利害”,即威胁太后与王公们的生命。2月6日,南京参议院通过清室退位《优待条例》和张謇起草的《清室退位诏书》。优待条例包括:除清室退位优待条例外,还有对清王族及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七条。但其中,“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为袁世凯手下所添加。2月12日,在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等大臣的劝说和逼迫下,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接受清室《优待条件》,发布《退位诏书》,宣布清宣统皇帝退位,并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至此,统治了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帝国正式终结,被中华民国取代与继承,中国两千年来的帝制也宣告灭亡。宣统退位后,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呈,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和设都南京。袁世凯以北京兵变为由,迁都北京。3月8日临时参议院又通过《临时约法》。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武昌起义之后,在中国有重大利益的外国列强保持了观望态度,并试图从北京政权或武昌政权中寻找到最能符合各方利益的一派来支持。直到此时,各强国才开始陆续承认中华民国。南方议和代表暨参赞名单:北方议和代表暨参赞名单: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里记载的北方参赞名单是:欧赓祥、许鼎霖、赵椿年、冯懿同。

相关

  • 3s22, 8, 2蒸气压第一:737.7 kJ·mol−1 第二:1450.7 kJ·mol−1 第三:7732.7 kJ·mol−1 (主条目:镁的同位素镁(Magnes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Mg,它的原子序数是12,是
  • 嗜中性白细胞低下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Neutropenia 或 Neutropaenia),亦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血液中的一种中性粒细胞(一种白血球细胞)浓度异常低的血液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弥补大多数的循环白血球,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膜炎又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meningitis),简称流脑。冬春季节是此病的高发期,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3月~4月份。如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本病治愈率较高。流行性脑
  • 刀斧手刀斧手(lictor,又译侍从执法吏),来自拉丁文ligare,意指“束缚”,乃是罗马文官之特殊阶级的成员,带有特殊的派定工作,随侍罗马共和国以及帝国,握有统治大权的长官。刀斧手之传统的起源
  • 巨大病毒巨大病毒(Megavirus)是继拟菌病毒和马赛病毒后,于智利海岸水域中发现的又一种巨大病毒,因为该病毒是当时发现的最大的病毒,且该病毒株发现于智利海域,因此该病毒株被命名为 Megavi
  • 最高法院院长政治主题英国最高法院院长(英语:President of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英国最高法院的首长,职位相当于其前身上议院的首席常任上诉法官(英语:Senior Lord of A
  • 丙烯酰基丙烯酰基(Acryl group)是丙烯酸去掉羟基后形成的基团。具有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典型的α,β-不饱和醛酮,其中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是共轭的。因此反应可分别在C=C和C=O
  • 香油钱香油钱,又称“香火钱”、“香纸钱”、“添油香”、“添香油”等,在台湾,俗称“添油香”、“功德金”、“寄付”、“寄付金”(来自日语,捐款之意),在日本称“赛钱”。有时被引申为奉
  • 4-甲基-2-戊醇4-甲基-2-戊醇(英语:4-Methyl-2-pentanol,IUPAC名:4-methylpentan-2-ol,又叫做甲基异丁基甲醇,methyl isobutyl carbinol,MIBC)是一种仲醇类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作矿物浮选中的起泡剂
  • 延迟存储电子自动计算器电子延迟存储自动计算器(英文: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alculator、EDSAC)是英国的早期计算机。1946年,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实验室的莫里斯·威尔克斯教授和他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