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肽类抗生素

✍ dations ◷ 2025-11-11 15:39:00 #糖肽类抗生素
糖肽类抗生素(glycopeptide antibiotic)是指一类化学本质为有糖基修饰的多肽链的抗生素。组成糖肽类抗生素的多肽可能是环形或线性,由属于非核糖体合成肽。糖肽类抗生素的达到杀菌效果的机制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合成:28,这一过程分子层面的作用机制是糖肽类抗生素与肽聚糖前体之一的脂质II(英语:Lipid II)末端肽链结合,抑制脂质II整合到细菌细胞壁中,达到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效果。常见的糖肽类抗生素包括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英语:teicoplanin),以及相对较新的药物特拉万星(英语:telavancin)、达巴万星(英语:dalbavancin)和奥利万星(英语:oritavancin)。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博来霉素也属于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糖肽类抗生素,于20世纪50年代从土壤中的放线菌东方拟无枝酸菌(英语:Amycolatopsis orientalis)中分离得来。糖肽类抗生素带有三环或四环结构,核心是一段带有两个糖基修饰的七肽,因此得名“糖肽类抗生素”。糖肽类抗生素能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杀灭革兰氏阳性菌。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是糖肽类抗生素能与肽聚糖前体之一的脂质II(英语:Lipid II)末端肽链结合,阻止脂质II整合到细菌细胞壁中,从而达到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效果。糖肽类抗生素一般经肾消除。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糖肽类抗生素博来霉素通过与DNA结合,使DNA断裂达到抗肿瘤的作用。万古霉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糖肽类抗生素,因此对糖肽类抗生素抗药性的研究一般都以万古霉素作为研究对象。因为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常常会通过口服给药,在万古霉素应用于临床后,一部分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病人肠道内的肠球菌开始出现万古霉素抗性。第一例抗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爆发发生在1988年。部分细菌通过表现型的改变获得对糖肽类抗生素的抗药性,也有一部分抗糖肽类抗生素的细菌的基因型发生了改变。例如,抗万古霉素肠球菌中,一类名为van的基因控制对万古霉素的抗性。截至2018年,共有七种与万古霉素抗性相关的van基因获得报导,分别是vanA、vanB、vanC、vanD、vanE、vanF、vanG、vanL、vanM,以及vanN。其中vanA和vanB在临床上最为常见。vanA和vanB编码的特殊连接酶使脂质II(英语:Lipid II)C端肽序列转从acyl-d-Ala-d-Ala变为acyl-d-Ala-d-Lac(其中,“acyl”代表酰基,d-Ala代表D-丙氨酸,Lac代表乳酸残基),使糖肽类抗生素难以与之结合。乳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拥有天然的万古霉素抗药性,因为它们脂质IIC端的肽序列本身就是d-Ala-d-Lac。具有中等万古霉素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使细胞壁增厚获得对糖肽类抗生素的耐药性:30-31。万古霉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糖肽类抗生素。传统上,临床医生将万古霉素视作对抗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其他抗生素都无法生效时方才会启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但具有万古霉素抗药性的菌株目前也逐渐增多。针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严重过敏的患者,医生也会考虑在必要时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英语:teicoplanin)都具有肾毒性,其中万古霉素的肾毒性相对较强。糖肽类抗生素的肾毒性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一种假说认为糖肽类抗生素会从血液中渗透进入肾小管近曲小管,造成堆积。在通常情况下,糖肽类抗生素不会造成肾脏不可逆的损伤:65。部分半合成的糖肽类抗生素具有对部分冠状病毒和逆转录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其中,一些半合成的糖肽类抗生素能阻止艾滋病病毒(HIV)与细胞融合的过程。一部分半合成的糖肽类抗生素能通过阻断病毒生命周期中的一些早期步骤,达到阻止冠状病毒复制的目的,起到抗病毒作用。羧基青霉素:羧苄西林(卡茚西林) · 替卡西林 · 替莫西林 脲基青霉素:阿洛西林 · 哌拉西林 · 美洛西林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肺癌肺癌(英语:Lung cancer)是恶性的肺部肿瘤,肇因于肺部组织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英语:cell growth)。如不治疗,肿瘤细胞会转移至邻近组织或身体的其他地方。肺部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 细菌形态分类细菌可以按照由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形态和聚集方式分类。细菌的结构简单,几乎所有细菌按照上述标准都可以被归入球菌、杆菌与螺旋菌或弧菌之列。其中,杆菌最为常见,球菌次之。细
  • 二分裂法细胞分裂(英语:cell division)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通常由一个母细胞产生两个或若干子细胞,是细胞周期的一部分。产生两个不同子细胞的分裂被称为不对称细胞分裂,也称为异裂
  • 呼吸短促呼吸困难(拉丁语:Dyspnea或Dyspnoea)、呼吸急促或空气饥是患者一种自觉症状,病人一般可自己觉察到呼吸困难,但外界不易观察出来。一般而言重体力劳动等带来的呼吸困难是正常症状,
  •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物(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简称SERMs) 为作用于动情素受体(英语:Estrogen receptor)的药物。此类药物可以分为动情素受体激动剂以及受体拮
  • 布鲁氏菌病布鲁氏杆菌病,又名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undulant fever)、波状热,是一种人畜共通传染病,由布鲁氏杆菌属(英语:Brucella)引致。这种细菌可寄宿绵羊、山羊、猪和牛等动物
  • 黑色素瘤黑色素瘤,又称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从黑色素细胞发展而来的癌症,是皮肤癌中罕见的癌症。好发于皮肤但也可能出现在口腔、肠道或眼睛中。女性患者的黑色素瘤最常出现在腿,而男性患
  • 华法林华法林(英语:Warfarin,又名华法令、可迈丁或灭鼠灵)是一种只可口服的抗凝血素,学名为苄丙酮香豆素,一般都以苄丙酮香豆素钠来储存及处方,较著名的品牌有Coumadin®。由于其化学结构
  • EF-G延伸因子G(Elongation Factor G),简称EF-G,又称EF-2,曾被称为转位酶(translocase),是一种原核延伸因子,具有GTP酶活性。现认为EF-G的GTP酶活性与tRNA和mRNA穿过核糖体的协同移动有关
  • 凤梨蛋白酶菠萝蛋白酶(英语:Bromelain,也简称为菠萝酶、菠萝酶、菠萝酵素)可以意指两种物质,其中一个是狭义指自菠萝科植物榨取出的蛋白酶,另一个则是广义指从榨取物中的其他成分与这些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