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

✍ dations ◷ 2025-02-23 01:53:36 #百日咳
百日咳(Pertussis)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细菌性传染病。一开始的病征通常类似于普通感冒,会有流鼻水、发烧和轻微咳嗽等症状。之后几周会伴随着剧烈咳嗽,就连呼吸时也会发出高音调的“呼哮”声(whoop)。这种现象可能持续超过一百天或是十周。被感染者有可能因为咳得太严重而有想吐、感到疲倦的情况,甚者咳到肋骨断裂(英语:rib fracture) 。未满足岁的幼儿咳嗽的情况可能并不明显,但却会出现好几次呼吸暂时停止(英语:Apnea)的情形。一般而言,从感染百日咳到病发的潜伏期为7到10天,而百日咳也会在那些已经打过疫苗的人身上出现较轻微的症状。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疾病,可借由已感染者的咳嗽或喷嚏而传播给他人,是空气传播疾病(英语:Airborne disease)的一种 。病患对他人的传染性是从疾病开始一直延续到约三周后开始产生剧烈咳嗽后,但若以抗生素治疗五天后将不再具备传染性 。针对此疾病的检验主要是使用鼻咽腔卷棉拭子(英语:Nasopharyngeal swab)来进行,检体可再经由细菌培养或是聚合酶连锁反应来检验并确认。百日咳的预防主要借由施打疫苗来执行。建议在六到八周的年龄初次接种,并在两岁前接种四剂。疫苗的功效会随时间变差,因此建议年龄较大的儿童及成人追加施打。对于已暴露在及有罹患严重疾病风险的人来说,抗生素可用来预防此疾病。对于罹患此疾病的人来说,在初期症状的三周内服用抗生素是有效的,但若超过这个时间,对大多数人几乎没有效果。建议未满一岁儿童及孕妇在症状出现六周内服用。用来治疗的抗生素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及复方新诺明。目前对于这些药物治疗咳嗽的功效仍没有足够证据。许多未满一岁的儿童需要住院。据估计,百日咳每年在全世界感染约1600万人。大部分的病例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且各个年龄层的人们都有遭受感染的可能。在2013年,百日咳而死亡的病患由1990年的138000人降至61000人。感染百日咳的儿童有近2%不满足岁即死亡 。第一次关于百日咳大规模爆发的记载是在16世纪,1906年人们终于发现造成百日咳的病原体,直到1940年代百日咳疫苗才问世。人为百日咳杆菌的唯一宿主,其主要侵犯的对象是孩童,有一半的个案是一岁以下的婴儿,且此病较常发生在女孩身上。传染途径主要是由空气传染(间接)或飞沫传染(直接),病菌经由患者呼吸道之飞沫散播后,进入易感宿主之呼吸道而传染,并不需要经由媒介物传染。感染性病菌经常是经由兄弟姊妹或父母带回家散播。早期阵发性咳嗽未出现之前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之后传染力逐渐降低,约三周之后,纵使病人仍有持续痉挛性咳嗽或哮喘亦不具传染性。百日咳的典型症状是发作性(阵发性)咳嗽,吸气哮鸣音,面色苍白,可能在剧烈咳嗽后伴有呕吐。 百日咳的咳嗽已经发现可以导致结膜下出血,肋骨断裂(英语:rib fracture),尿潴留,疝,咳嗽后晕厥,以及椎动脉夹层. 剧烈的咳嗽可以导致胸膜破裂,导致气胸。如果在咳嗽后或者咳嗽时发生高调吼声后发生呕吐,诊断百日咳的可能性加倍。另一方面,不存在发作性(阵发性)咳嗽或咳嗽后呕吐的患者不太可能是百日咳此病的潜伏期通常为7~10天,可能扩展至4~21天,很少超过42天,,在这之后通常只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病初与一般上感咳嗽相似,患儿可伴有轻微发热、打喷嚏、流涕等上感症状,此时病菌在气管、支气管粘膜上生长繁殖,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呼吸道粘膜炎症3天左右后症状减轻,唯咳嗽加重,渐渐转变成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一般为1~2周。这个过程称之为卡他(英语:Catarrh)期。在1~2周后,咳嗽通常进展至无法控制,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是本期特点。痉咳发生时,先是频繁短促的咳嗽十多声以至数十声,患者处于呼气状态,随之是一次深长吸气,但此时喉部仍是痉挛状态,气流通过紧张狭窄的声门发出一种高调的吼声,如鸡鸣或犬吠样。如此反复上述咳嗽过程,直至把呼吸道积聚的粘痰咳出为止。由于剧咳,可致呕吐、大小便失禁、面红耳赤、口唇发绀、张口伸舌。剧咳可致上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颜面、眼睑浮肿,重者鼻粘膜、眼结膜出血,咯血,甚至颅内出血。成组出现的咳嗽可以自行发生,也可以由哈欠,伸展,大笑,进食或者大叫诱发。若无继发感染,一般体温正常,肺部无阳性体征,或有患百日咳的儿童不固定的啰音。新生儿及6个月以内婴儿多无痉咳及特殊吼声,而是阵发屏气、紫绀,易惊厥、窒息而死亡。成人患者多数有典型症状,但也可能仅有几周干咳,大多仍坚持工作,并作为传染源,对此应予重视。痉咳期长短与治疗的迟早、病情轻重有关,短者数天,长者可达2月,一般为2周~6周。随着阵发性痉咳逐渐减少或消失,气管、支气管粘膜上的病菌被排除与消灭,疾病进入恢复健康的阶段,此期约历经1周~2周。此期的标志是痉咳在频率和严重程度上均减少,呕吐消失。在咳嗽后出现高调的吼声在疾病本身已经清除后还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百日咳的疫苗主要是混合型的“百白破”(DTaP)三联混合疫苗 (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中医学上称为顿咳,治疗一般采取疏风、清热、降气、化痰等方法。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药品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药品指一切用作诊断、治疗、预防疾病
  • 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学名: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一种球状的革兰氏阳性菌,持有α溶血性,链球菌属下的一种菌。肺炎链球菌于1880年代已被发现能引致肺炎,是一种重要的人类病因,亦是体液
  • 肺炎分枝杆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霉浆菌性肺炎)是一种可导致肺炎的支原体细菌,也有机会导致冷凝集素症(英语:cold agglutinin disease)。这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又称作霉浆
  • 厌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又称呼吸道融合病毒,简称HRSV(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为副黏液病毒科肺病毒属中型单链RNA病毒,分为A,B两型, A,B两型之主要差异在于病毒外膜表面
  • 弓浆虫弓形虫(学名:Toxoplasma gondii),亦称为弓浆虫、弓虫,或连同种小名一起称作龚地弓形虫,是肉孢子虫科弓形虫属的唯一物种,属于寄生性生物。已确定的宿主是猫,而弓形虫的携带者包括了
  • 细胞激素细胞因子(英语:cytokine,又称细胞介素、细胞激素、细胞素、细胞活素),是一组蛋白质及多肽,在生物中用作信号蛋白。这些类似激素或神经递质的蛋白用作细胞间沟通的信号。细胞因子多
  • 电解质电解质(英语:electrolyte)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可以产生自由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通常指在溶液中导电的物质,而固态可导电的物质不算电解质。这包括大多数可溶性盐、酸和碱。
  • 流感快速诊断测试流感快速诊断测试(rapid influenza diagnostic test,简称RIDT)是一个针对流行性感冒的快速诊断测试,是侦测流行性感冒病毒核蛋白抗原。一般用的流感快筛可以在三十分钟以内知道
  • 抗原抗原(antigen,缩写Ag)为任何可诱发免疫反应的物质,不只是从病原体那里取得,一般来说体内发现分子够大的有机物就有可能作为一个适合的抗原,这样也就会导致例如过敏等问题。外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