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育

✍ dations ◷ 2025-02-23 07:35:25 #1843年出生,1923年逝世,阮朝刑部官员,阮朝协办大学士,阮朝东阁大学士,阮朝国史馆总裁,越南历史学家,乂安省人,高姓,阮朝子爵,阮朝少保,阮朝男爵,阮朝学

高春育(越南语:Cao Xuân Dục/高春育;1843年-1923年),字子发(越南语:Tử Phát/子發),号古驩龙岗(越南语:Cổ Hoan Long Cương/古驩龍崗),越南阮朝末期政治家、历史学家。

高春育是乂安省演州府东城县高舍总高舍社盛庆村(乂安省演州县演盛社)人,绍治三年(1843年)出生。嗣德二十九年(1876年),参加丙子科乂安场乡试,考中举人。嗣德三十六年(1883年),任刑部办理,不久调任河内按察使。翌年升河内布政使。

成泰初年,权北圻经略大使陈刘惠致事,北圻钦差大臣黄高启想继任北圻经略大使一职,要求北圻官员为他上书求职。当时越南刚刚成为法国殖民地,北圻和中圻朝廷分离,北圻经略大使为阮朝朝廷在北圻最高官职,统辖整个北圻,权力极大,法国人称之为“副王”。高春育拒绝在奏疏上署名,声称:“天无二日,国无两王,臣高春育不可记”。

成泰元年(1889年),高春育调任兴安巡抚。不久升山兴宣总督。成泰五年(1893年),受封安春男。成泰六年(1894年),为河南场乡试主考官。成泰八年(1896年),调任定宁总督。成泰十年(1898年),升协办大学士,充国史馆副总裁。成泰十三年(1901年),兼管国子监。成泰十五年(1903年),国史馆升总裁。

维新元年(1907年)九月,新设学部,以高春育为学部尚书,充辅政大臣,仍任协办大学士,领国史馆总裁。维新二年(1908年)正月,加太子少保。维新五年(1911年)正月,晋封安春子。维新六年(1912年)七月,法国政府嘉奖高春育,赠他一面四项北斗佩星。维新七年(1913年)九月,升授东阁大学士致事。

启定八年(1923年)四月,高春育逝世,寿八十一岁,追赠少保。

高春育共有妻妾七人,生有八子十二女。

高春育著述颇丰。在担任国史馆总裁期间,高春育主持编修《大南实录》、《大南一统志》(维新本)、《国朝史撮要》、《国朝律例撮要》、《国朝科榜录》、《国朝乡科录》等书。个人编纂了《人世须知》、《龙岗文对》等书。

高春育对近代越南的文学和文化贡献很大。今日胡志明市有一条街被命名为高春育街。

相关

  • 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脱髓鞘性神经病变(英语:demyelinating disease),患者脑或脊髓中的神经细胞表面的绝缘物质(即髓鞘)受到破坏,神经系统的信号转导受损,导致一
  • 金巴利金巴利(意大利语:Campari)是一款力娇酒,起源于意大利,根据出售国家不同,起酒精浓度有多个版本,包括20.5%、21%、25%及28%。金巴利使用多种草药和水果酿制,包括厚叶橙(英语:Citrus myrt
  • 格林加德保罗·格林加德(英语:Paul Greengard,1925年12月11日-2019年4月13日),美国生物医学家。格林加德出生于美国纽约。1953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1983年至今,担任纽约市洛
  • 早石修早石修(日语:早石 修/はやいし おさむ Hayaishi Osamu,1920年1月8日-2015年12月17日),日本医学家、生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文化勋章、勲一等瑞宝章表彰。文化功劳者。
  • 环境组织环境组织或环保组织(英语: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是寻求保护、分析或监测环境以防止其遭虐待或恶化的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可以是指生态环境、自然环境或者建成环境。
  • 斯洛伐克国家图书馆斯洛伐克国家图书馆(斯洛伐克语:Slovenská národná knižnica)是斯洛伐克的国家图书馆,收藏有超过490万件图书和文件。斯洛伐克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设施也是博物馆,收藏和展示有
  • 硫酸氢钠硫酸氢钠(化学式:NaHSO4),也称酸式硫酸钠,硝石饼(niter cake) 。它的无水物有吸湿性。硫酸氢钠在达到其熔点前即分解为焦硫酸钠,故其熔点很难测定。硫酸氢钠的水溶液显酸性,1mol/L溶
  • 纳杰日达 (萨拉塔区)坐标:46°13′38″N 29°38′56″E / 46.22722°N 29.64889°E / 46.22722; 29.64889纳杰日达(乌克兰语:Надежда),是乌克兰的村落,位于该国西南部敖德萨州,由萨拉塔区负责管
  • 团队 (歌曲)《团队》(英语:Team)是新西兰歌手洛德演唱的一首歌曲,出自其首张专辑《纯粹女英雄(英语:Pure Heroine)》。这首歌曲是这张专辑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第三支单曲,2013年9月13日由新西
  • 2006年5月广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