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厨房辩论
✍ dations ◷ 2025-10-23 01:37:42 #厨房辩论
厨房辩论(英语:Kitchen Debate)指1959年7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展览会(英语:American National Exhibition)开幕式上,时任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和时任苏联共产党第一书记兼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尼基塔·赫鲁晓夫之间的一场关于东西方意识形态和核战争的论战(两人之间的辩论均通过了他们的口译员传达)。为了这次展览,整个展馆都布置了美国人心目中每个国民能拥有的一切,其中有大量现代的、自动化的休闲娱乐设备,以显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国规模巨大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繁荣。争论正是发生在一座模板美式别墅的厨房展台。参观中两人开始争论起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共产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劣。这次辩论正值冷战规模扩大的时期期间(以苏联在1957年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泼尼克1号为开端,直至1960年的U-2事件为止)。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尼克松赢得了这场辩论,他在本国的威信也因此大大增加。这场辩论之所以被称作“厨房辩论”不仅仅是因为这次辩论发生在厨房,更是因为尼克松巧妙地把辩论的焦点转移到了诸如洗衣机之类的家用电器上,而不是武器之类,宣传了美国的和平信念,更凸显了苏联在日常科技方面的明显劣势。赫鲁晓夫一再声称苏联人民只在意物品是否实用,对奢侈豪华的东西不感兴趣,甚至讽刺地询问有没有一种“把食物放进口内并推下去”的机器。尼克松则反驳资本主义下美国人都有得选择如何生活、买或不买的自由,而赫氏他还对美国工薪阶层的消费能力表示质疑。尼克松回答说至少科技竞争比军事竞争重要得多。最后,两人都同意美国和苏联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开放。不过当最后尼克松承诺将赫氏的辩论内容原原本本地翻译成英文并在美国播放时,赫鲁晓夫还是对此表示了怀疑。在辩论中,两人以各自的后代做赌注,赫鲁晓夫说他们会生活在共产主义社会,尼克松则认为他们会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尼克松称他们能让每个人拥有一辆汽车,而赫鲁晓夫称他们会让每个人拥有一架飞机,尼克松反问:“那都在哪儿降落?”
相关
- 卫氏肺吸虫卫氏肺吸虫(学名:Paragonimus westermani,又译卫氏并殖吸虫)为斜睾目住胞科并殖属的动物。是一种扁平似似咖啡豆的寄生虫,是肺吸虫症致病原中最重要者,必须透过数种中间宿主才能感
- 坎地沙坦坎地沙坦(英语:Candesartan、发音为/ˌkændɨˈsɑrtən/,rINN)是一款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药物,多用于治疗高血压症。前体药物坎地沙坦酯是日本武田制药公司率先研制,后阿斯利
- 非那甾胺非那斯特莱(英语:Finasteride),或名非那雄胺,别名非那司提,非那甾胺。是预防摄护腺肥大的药物。非那斯特莱会抑制头发毛囊的第二型5α还原酶(type 2 5-alpha reductase),使双氢睾酮(Di
- 专性厌氧生物专性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s)是一类仅能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法在正常大气(氧含量21%)等富氧环境下存活的微生物。这类生物对氧气的耐受力不同,部分专性厌氧菌可以在氧含量达8%的
- 分割谬误分割谬误(Division Fallacy)是一种非形式谬误,是基于整体拥有某性质,而推论其中的部分或全部个体都具备该性质,这是一种以全概偏。相对地则有合成谬误:某物的某部分具有某性质,故某
- 柔然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檀檀、皇芮(英语:Rouran,Ru-Ru,Juan-Juan,Tan-Tan),古代游牧民族,先祖为东胡,中世纪原是附属于鲜卑拓跋部的一个民族。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
- 亲鸾亲鸾(しんらん,1173年-1263年),日本镰仓时代初期僧侣。又名范宴、绰空、善信。以天亲、昙鸾各取一字,自称亲鸾,有时谦称为愚秃亲鸾,谥号“见真大师”。净土真宗之祖师。曾经在比叡山
- 红皇后假说红皇后假说 (英语:Red Queen hypothesis),一种关于生物协同进化的假说,由演化生物学家Leigh Van Valen(英语:Leigh Van Valen)于1973年提出。其中心为物种间为了抢夺资源,必须不停歇
- 云台云台(英语:tripod head),是指光学设备底部和固定支架连接的转向轴。许多高档的照相机三脚架并不提供配套的云台,用户需要自行配备。照相机用的云台可以分为分别调节前后、左右两
- 盛行西风赤道低压带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西风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压带西风带 (英语:Westerlies) 是位处于南北纬30至60度中纬度地区由西向东的盛行风。由于副热带高压把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