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拉罗歇尔之围
✍ dations ◷ 2025-11-11 02:04:06 #拉罗歇尔之围
拉罗歇尔是法国传统军事重镇,历史上曾经发生多次围城。前几次发生在是16世纪后半的30年胡格诺战争中(关键一次是1572年由比隆男爵指挥、法国王位继承人安茹公爵亨利名义上领军的包围战,久攻不下的撤围结局,让胡格诺势力重新振作);最著名也是最后一次的围城战,则是1627-1628年由红衣主教黎塞留发动的围城,结果是黎希留克城后的大获全胜。胡格诺派的信仰自由虽仍受保障,却大幅降低了自治与武备特权,法国逐渐成为欧洲最集权先进的绝对主义国家。保证胡格诺派信仰自由的南特敕令拥有一条令王室头痛的附加条款,即王室要掏钱维持拉罗舍尔的城防,胡格诺派则拥有独立武装、控制区内堡垒林立,享有税收上的特权。而这个附加条款最初也只有八年期限,之后由亨利四世和玛丽·德·美第奇两度延长。亨利四世被刺杀身亡后,法国胡格诺派对王室始终存在不信任感。未来储君路易十三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对新教徒起初与其父亲一样,采取宽容的态度。亨利四世的妻子玛丽·德·美第奇摄政期间,亲西班牙的政策与西法联姻使得胡格诺派大为恐慌。由于西班牙全国信奉天主教,法国新教徒担心法国与西班牙的合作将损害他们在亨利四世治下享有的种种特权。他们在1614-1620年间王公显贵与王权的斗争中,倾向显贵而与王室敌对,甚至在路易十三迎娶奥地利的安娜时,派出军队试图阻挠王室的迎亲队伍。红衣主教黎塞留上任后,对胡格诺派所拥有的城堡进行削弱与减少。最后拉罗歇尔成为了胡格诺派手中最后一个堡垒,并且受英国人支持。为了除掉这个堡垒,王室先后对拉罗歇尔的胡格诺派发动两次围城,而1627年由黎塞留发动的围城攻陷了城防,胡格诺派失败。多数史传作者对1625年的拉罗舍尔之围不吝赞美之辞。
拉罗舍尔之围也出现在大仲马的著作《三个火枪手》中。
相关
- 内源内源性物质(英语:Endogenous substances)是体内代谢中产生的活性物质及最终产物,比如NH3、胺类、激素、胆色素、神经递质等都可以称为内源性物质。
- 理查·费曼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 ForMemRS,英文名 Richard Philips Feynman ,(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以对量子力学的路径积分表述、量子电动力学、过冷液氦的超
- 不当对立不当对立或无端对立(unwarranted contrast)是一种形式谬误,无来由地推定对立事物存在。形式逻辑上,是将特称肯定型(I型)或特称否定型(O型)之直言命题做形式互换。形式:范例:可能所有的
- 冯伟衷冯伟衷(英语:Aloysius Pang Wei Chong;1990年8月24日-2019年1月23日),原名冯伟忠,新加坡影视男演员及歌手,曾为新传媒私人有限公司旗下部头合约艺人,亦是新传媒八公子之一。冯伟衷曾
- 超渡超渡或超度(度通渡),也称超荐等,起源于汉传佛教,通用于道教、中国民间宗教的术语,本意是帮助有情众生离苦得乐,在汉语中引申为亡者祈求冥福的法事。起源于唐代开元年间,由唐玄宗下令
- 拉美西斯一世拉美西斯一世又名门帕提拉,原名普拉美斯,生于埃及东北三角洲的阿发里斯城。( Ramesses I,或Ramsses I,?-公元前1294年6月),古埃及第十九王朝创建者(约公元前1295年—约公元前1294在位
- 巴卑尔查希尔丁·穆罕默德·巴布尔(印地语:ज़हिर उद-दिन मुहम्मद बाबर;乌尔都语:ظہیر الدین محمد بابر;波斯语:ظهیرالدین محمد
- O, Canada《啊,加拿大》或《噢!加拿大》(英语:O Canada、法语:Ô Canada)是加拿大国歌。原本是圣施洗者约翰协会(Société Saint-Jean-Baptiste)的爱国音乐,为卡力沙·拉瓦雷(英语:Calixa Laval
- 信息映射信息映射 是一种以研究为基础的方法,用来撰写明确、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基于读者需求和信息使用目的)。该方法主要被用于设计和撰写商务沟通及技术传播内容,已被全球范围的企业
- 部分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是一个描述一定温度下微观粒子运动速度的概率分布,在物理学和化学中有应用。最常见的应用是统计力学的领域。任何(宏观)物理系统的温度都是组成该系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