腈纶

✍ dations ◷ 2025-04-03 17:07:05 #腈纶
腈纶(Acrylic fiber)是一种合成纤维,主要成分是分子量约为100,000的聚丙烯腈。腈纶的单体至少含有85%的丙烯腈,并且添加有其他单体共聚,常选用的共聚分子有乙酸乙烯酯和丙烯酸甲酯。腈纶由杜邦公司首次于1941年合成,其商标命名为Orlon。但是量产是在1950年代以后。腈纶的特性是结实并且保暖,因此用于用作毛衣、运动服、靴子和手套衬里的布料,以及家具面料和地毯。首先制成腈纶长丝,然后切割成类似于羊毛的的短纤维,再纺成纱线。改性腈纶(Modacrylic)是一种的改性丙烯腈纤维,其丙烯腈单体比例在35%至85%之间,可根据特殊用途选择共聚单体。例如,若需制造阻燃的纤维,可选的共聚单体有氯乙烯,二氯乙烯或溴乙烯等。 改性聚丙烯腈的用途包括人造毛皮,假发和防护服等。腈纶由水相自由基聚合反应生产。常用溶剂有DMF或硫氰酸钠水溶液。凝胶状的产物通过多孔纺丝板,得到的长丝凝结在相同的溶剂中(称为湿法纺丝),或者经过加热的惰性气流(干法纺丝),得到的产品纤维重在0.9至15 D之间,成品切割成捆或500K-1M纤维束(英语:Tow)。除了衣物和其它布料用途,还作为合成碳纤维的前体。腈纶质地柔软,并且保暖性好,质感类似羊毛。经机器处理的腈纶还可以用来仿制棉花等其它天然纤维材料。经染色腈纶面料耐光性好。与其他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相比,腈纶非常有弹性。因为其成本低于羊绒,腈纶广泛用于制造服装。然而,其面料容易起毛和毛球,不过目前已研制出抗起毛的种类。腈纶可机洗,颜色良好,可洗涤,低过敏性,最终用途包括袜子,帽子,手套,围巾,毛衣,针织衣服,家居布料和遮阳篷。腈纶也用来制作假毛皮。腈纶作为一种合成纤维,衣蛾幼虫无法消化。但是与羊毛等纤维混合的腈纶面料则有可能被衣蛾破坏。腈纶相对天然纤维也有不足。例如,它常常需要预热才能变得柔软,作为羊绒替代品,其保暖性略逊一筹。有些手工编织者认为腈纶不便于编织,因为缺乏拉伸感。此外,它比天然纤维更易燃,因此对于婴儿和儿童制用品应谨慎使用。

相关

  • 扫墓扫墓,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闽南人称扫墓(sàu-bōng)、挂纸(kuì-tsuá)、探墓厝(thàm-bōng-tshù),如有携带三牲等供品,才称作“培墓”(puē-bōng)。客家人则呼为挂纸(koa-chṳ́)、福
  • 罗马公民罗马公民,罗马帝国的一种身份。212年之后,依据安东尼努斯敕令,所有的罗马帝国自由人,被授与公民权。在罗马帝国,下列的人民能够变成公民:公民赋予下列权利:
  •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AJJ, 1D2J, 1F5Y, 1F8Z, 1HJ7, 1HZ8, 1I0U, 1IJQ, 1LDL, 1LDR, 1LRX, 1N7D, 1XFE, 2FCW, 2KRI, 2LGP, 2M7P, 2MG9, 2W2M, 2W2N, 2W2O, 2W2P, 2W2Q, 3BPS, 3GCW, 3GCX, 3M0C
  • 酒精灯酒精灯是化学实验时常用到的一种加热仪器,它通过燃烧灯内的酒精为其它化学反应提供所需要的热量,加热温度可以达到400-500°C。酒精因为毛细现象到达灯芯顶端,蒸发为酒精蒸气,经
  • 总科/超科超科(Superfamily),又译作总科,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层级,介于亚目和科之间。有时在超科和亚目之间还有下目(或称次目)的分类。一般超科名称的拉丁字尾是-oidea。
  • TNA苏糖核酸(英语:Threose nucleic acid,缩写:TNA)是一种与DNA和RNA相似的化学物质,但组成物有所不同。地球上已知生物并未发现体内有此物质。TNA的骨架是由重复排列的苏糖(threose)单
  • 次黄嘌呤次黄嘌呤(英语:Hypoxanthine)也称“6-羟基嘌呤”,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嘌呤衍生物。它的核苷酸肌苷酸是核酸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前体。黄嘌呤是次黄嘌呤被黄嘌呤氧化酶氧化的产物之一
  • 6d1 7s22, 8, 18, 32, 18, 9, 2第一:499 kJ·mol−1 第二:1170 kJ·mol主条目:锕的同位素锕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符号为Ac,原子序为89。锕在1899年被发现,是首个得到分离的非
  • span style=color:#ffffff;政治与br /政府/span政治主题希腊是一个议会民主制国家。希腊现行宪法为1975年宪法。希腊国家元首为希腊总统。总统任期为5年。希腊议会为立法机构。希腊议会为一院制,共有300名议员,每届任期4年
  • 王铁冠王铁冠(1937年12-),中国石油地质学家。出生于上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195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地质学校。1965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1994年起在石油大学(北京)任教,现兼任国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