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县麻豆镇总爷国民小学

✍ dations ◷ 2025-02-25 05:00:32 #1948年创建的教育机构,1948年台湾建立,2008年台湾废除,台南市历史,中华民国已不存在的公立学校,麻豆区,台湾国民教育史

台南县麻豆镇总爷国民小学,简称总爷国小,是台湾台南县麻豆镇曾经存在过的一所国民小学。于民国97年(2008年)因为台南县政府要扩建南瀛总爷艺文中心的范围,总爷国小遭裁撤,并入台南县麻豆镇文正国民小学。

台湾日治时期,总爷国小原是明治制糖总爷工场的信仰中心总爷社。1947年3月16日,由前台湾糖业公司第三区分公司组织董事会筹备立案,创设初小四年级,定校名为“台糖第十小学”。1948年2月,台糖第十小学增设五年级一班,并奉令改名为“台南县私立台糖第三小学”。

1949年4月,遵照台湾省政府教育厅令《调整私立小学办法》,台糖第三小学易名为“台南县麻豆镇总爷代用国校”,设立一至六年级,成为完全小学。

1960年10月,总爷代用国校新校舍落成。

1968年8月1日,台糖将各厂附设小学移交地方政府接办,总爷代用国校改名为“台南县麻豆镇总爷国民小学”。

2008年3月至4月,总爷国小六十周年校庆,同时也是最后的校庆。

2008年5月,台南县第15届县长苏焕智提出将总爷国小与文正国小合并。同月,“总爷国小反并校行动联盟”成立。总爷校友发起了“反并校连署”与“给县长的陈情书”的救总爷运动。

2008年7月15日,总爷学生代表郑雅心胜诉。各界开始发起“小学生告赢大县长”的话题。

2008年8月1日,总爷国小与文正国小合并,结束了六十年的岁月。

2008年8月5日,监察委员钱林慧君申请自动调查总爷国小废校案。

2008年8月13日,总爷国小的师长与学生(反并校行动联盟)上街游行、坚决反对并入文正国小,钱林慧君前往总爷国小了解情况。

总爷国小并入文正国小,原总爷国小校地成为南瀛总爷艺文中心的一部分。

相关

  • 血清型血清型是指病毒和细菌中特定不同的亚种。这些微生物一般都由细胞表层的抗原来分类命名的。但是在同一种类的微生物里也会有分支和不同。血清型的决定是由很多种类的因素而形
  • 氯化物氯化物在无机化学领域里是指带负电的氯离子和其它元素带正电的阳离子结合而形成的盐类化合物。最常见的氯化物比如氯化钠(俗称食盐)。常见的氯化物列在右表。但有时金属(如金)溶
  • 纵隔膜纵膈(mediastinum)是描述胸腔中心为疏松结缔组织所包围的构造,并无一个明显的界限。本区域包含许多解剖构造,包含心脏及其周围血管系统、食道、气管、膈神经(英语:phrenic nerve)、
  • 红血细胞凝集素蛋白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C53H67N9O17) (TYR-PRO-TYR-ASP-VAL-PRO-ASP-TYR-ALA),是指可使红血球凝集的抗体或其他物质。在流感病毒、痳疹病毒(以及许多其他细菌和病毒)表面等均
  • 氯化亚砜氯化亚砜,又名亚硫酰氯、氯化亚硫酰、二氯亚砜等,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是SOCl2。常温常压下,它是无色或黄色、可蒸馏的液体,140°C时分解。SOCl2有时易与硫酰氯(SO2Cl2)相混淆,但
  • 非法砍伐非法砍伐,是指违反法律进行的木材砍伐、运输、购买和销售行为。非法的砍伐行为,包括使用破坏性的手段进行砍伐;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进行砍伐;砍伐受保护的树种;或者砍伐森林超过许
  • 风俗习俗是指在地区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之风尚、礼节、习惯以及禁忌等的总和,民间的风俗又称作民间习俗。风俗的涵括范围很广,可以包括食、衣、住、行、娱乐、社交、恋爱、性爱、生
  • 次碘酸次碘酸(HIO)是用氧化汞与碘水混合时制得的。它很不稳定,迅速发生歧化反应:活泼的次碘酸盐可由碱金属氢氧化物与碘单质反应制得。它们也能迅速歧化成碘化物和碘酸盐。理论上次碘
  • 米歇尔·马约尔米歇尔·居斯塔夫·爱德华·马约尔(法语:Michel Gustave Édouard Mayor,1942年1月12日-),瑞士天文学家,任教于日内瓦大学天文学系,已于2007年退休,但仍以荣誉退休教授身份持续进行研
  • 五复合立方体在几何学中,五复合立方体,是一种由五个立方体组合成的星形多面体,其索引编号为UC9,是唯一五种正复合体之一。埃德蒙·赫斯在1876年首先描述了该复合体。五复合立方体的对偶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