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交响曲

✍ dations ◷ 2025-11-24 15:37:47 #西班牙交响曲
《D小调西班牙交响曲》,作品21,是爱德华·拉罗一首为小提琴与乐队而作的协奏曲。作于1874年,虽名为交响曲,但不具交响曲的形式。一开始简短的管弦乐导奏带出整曲的气氛,继之以小提琴独奏和带有西班牙风的间奏曲和抒情缓慢的乐章,这个满乐章借着乐句中西班牙式的装饰音增加强度。最后是明亮华丽回旋曲,有很大的空间展现演奏技巧。作品写于1874年,是为小提琴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而作,于1875年2月巴黎首演。虽然称为《西班牙交响曲》,今天的音乐家更乐于称其为小提琴协奏曲。整部作品贯穿了西班牙式的主题,而且发表于西班牙风格流行之时(乔治·比才的歌剧《卡门》正是在这部交响曲后一个月首映)。西班牙交响曲是拉罗的两首最经常被演出的作品之一,另一首是他的《大提琴协奏曲》。他的另两首作品,《小提琴F调协奏曲》和《G小调交响曲》,写于13年后,却很少被演出或录制。《西班牙交响曲》对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有一些影响。1878年3月,柴可夫斯基正在梅克夫人位于瑞士克拉朗的庄园调养,试图从他糟糕婚姻的破灭和随后的自杀企图中振作起来。他最喜欢的学生(也可能是他的情人),小提琴家伊欧西夫·寇特克(英语:Iosif Kotek)紧接着从柏林过来,带来了大量的小提琴方面的新作品,其中包括《西班牙交响曲》。他与柴可夫斯基共同演奏,得到了很大的精神满足。这使柴可夫斯基产生了立即写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的冲动,他把手边的钢琴奏鸣曲放在一边,3月17日开始动手小提琴协奏曲。在寇塔克的帮助下,4月11日完成了D大调作品。

相关

  • 少子化少子化是指生育率降低,老人人口高达7%是高龄化社会,造成幼年人口比例逐渐减少的现象。少子化代表着未来劳动人口可能逐渐变少,对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 季铵盐季铵盐,又称四级铵盐是铵离子的四个氢离子都被烃基取代后形成的季铵阳离子的盐,具有通式 R4N+X−。其中四个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X−多为卤素阴离子,HSO4−,RCOO−及OH−(季
  • 氨气氨(英语:Ammonia,或称氨气、无水氨,曾音译作
  • 卡尔加里大学© 卡尔加里大学校徽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卡尔加里的西北部,是加拿大前排名前七的研究性大学之一。它的前身是阿尔伯塔大学卡尔加里分校。19
  • 甲状腺毒症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体内甲状腺激素对组织的作用出现异常增高,继而引起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过高以及新陈代谢亢进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导致甲状腺激素效应
  • 侗水语支侗水语支是侗傣语系的一支,分布在中国的广西、贵州、海南省等省份,仫佬语在老挝亦有使用者。一共大约有200万人使用。传统上把侗水语支和泰语支分成一类,称为侗台语族。但Weera
  • 恋物恋物(Sexual fetishism / Erotic fetishism)是指对无生命物体或性器官以外的身体部位的性固着。在医学上,单纯的恋物并非病态,但若构成了当事人极大的痛苦或对其生活的某些层面
  • 聚合物有机聚合物(英语:Polymer)是指具有非常大的分子量的化合物,分子间由结构单位(structural unit)、或单体由共价键连接在一起 。 这个聚合物(polymer)是出自于希腊字:polys代表的是多,而
  • 太古代太古宙(英语:Archean)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宙。太古宙起始于约40亿年前 内太阳系后期重轰炸期的结束(由对月岩的同位素定年确定),地球岩石开始稳定存在并可以保留到现在,而结束于25
  • RNA聚合酶IIIRNA聚合酶III(又称Pol III)是真核细胞中通过转录DNA来合成核糖体5S rRNA、tRNA等小RNA的酶。由RNA Pol III转录的基因属于“管家”基因。因为这些基因需要在所有类型的细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