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氯化银
✍ dations ◷ 2025-09-18 20:09:25 #氯化银
氯化银是银的氯化物,化学式AgCl。其天然矿物称为角银矿,亦可由可溶的银化合物如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获得。氯化银是一种白色的、微晶体的、对光敏感的物质,照光会分解成Ag以及Cl2。在氨水、硫代硫酸钠和氰化钾溶液中却易溶,在这些溶液中它形成如+、3−和−的配合物。它的晶体结构与食盐的晶体结构相同。此外,将锌粉加入到氯化银的浑浊液中,可以置换出银单质:在大自然中氯化银以角银矿的形式存在。由于氯化银非常不易溶,因此在实验室中它常被用来测定样品的含银量。在不是非常敏感的照片软片、胶版和胶纸上有使用氯化银。但一般软片上使用的是化学性质上类似,但是更加对光敏感的溴化银AgBr。氯化银在电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应用是银/氯化银参比电极。这种电极不会被极性化,因此可以提供精确的资料。由于实验室中越来越少使用汞,因此AgCl/Ag电极的应用越来越多。这种电极可以使用电化学氧化的方式在盐酸中制备:比如将两根银线插入盐酸中,然后在两根线之间施加一至二伏电压,阳极就会被氯化银覆盖(阳极反应:2 Ag + 2 HCl
⟶
{displaystyle longrightarrow }
2 AgCl + 2 H+ + 2 e−,阴极反应:2 H+ + 2e−
⟶
{displaystyle longrightarrow }
H2,总反应:2 Ag + 2 HCl
⟶
{displaystyle longrightarrow }
2 AgCl + H2)。由于电化学方法制备的氯化银粒径细小,所以是黑色的。使用这个方式可以确保氯化银只在电极有电的情况下产生。与其它卤化银盐如AgBr和AgI不同的是氯化银能够溶解在稀的氨溶液中:在氰化物溶液中氯化银也能溶解并形成类似的配合离子。在浓盐酸中氯化银可以形成−,因此溶解度将增大。在氨溶液中加入硫化物又可以形成不可溶的银盐:
相关
- 胞器细胞器(英语:organelle,或称胞器)是细胞的一部分, 是细胞中通过生物膜与细胞中其他部分分隔开来的、功能上独立的亚细胞结构,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统称为“细胞质”。细胞器可依
- 病原体病原体(希腊语:πάθος pathos “痛苦”、“热情” 与 -γενής -genēs “生产者”),在生物学中,从最古老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就是任何可以产生疾病的事物。病原体也可以称
- 对称性数学上,若对所有的 a 和 b 属于 X,下述语句保持有效,则集合 X 上的二元关系 R 是对称的:“若 a 关系到 b,则 b 关系到 a。”数学上表示为:例如:“和……结婚”是对称关系;“小于”不
- 琼脂琼脂,亦称寒天、琼脂胶、海菜胶、海燕窝、藻胶、石花菜、牛毛菜、大菜、菜燕等,是从海藻植物中提取的胶质。由日本美浓屋的太郎左卫门在17世纪60年代首次提取。可作为鱼胶的代
- 单股反链病毒目单股反链病毒目(学名:Mononegavirales),核糖核酸病毒的一种,下面有8个科。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英语:Infan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IRDS、NRDS),前称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是一种常见于早产儿的症候群,导因于肺部界面活性剂发
- 死亡细胞死亡(Cell death)是描述生物细胞永久中止运作生理功能的状态。细胞死亡可能起因于个体计划性的细胞死亡,或是因疾病或创伤导致细胞不可逆的损伤而死亡。Category:Medical a
- T三叠纪(英语:Triassic,符号T)是2.51亿至2.01亿年前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三叠纪的开始和结束各以一次灭绝事件为标志。虽然这段时间的岩
- 番茄丛矮病毒科番茄丛矮病毒属 康乃馨斑点病毒属 颓坏病毒属 石竹属病毒属 玉蜀黍萎黄斑点病毒属 燕麦属病毒属 黄金葛病毒属 黍属镶嵌病毒属番茄丛矮病毒科(Tombusviridae,西红柿丛矮病毒
- Blood values血液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范围(英语:Reference ranges for blood tests),指的是医疗保健专家从血液样品中选取的一组用来描述医疗检验结果的正常参考值。血液检验的测量值在临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