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粒子

✍ dations ◷ 2025-04-29 01:58:56 #普朗克粒子
普朗克粒子是一种假设的粒子,定义为约化康普顿波长等于半个史瓦西半径的微黑洞。用方程表达,约化康普顿波长 λ ¯ {displaystyle {bar {lambda }},!} 与史瓦西半径 r s {displaystyle r_{s},!} 分别为其中, ℏ {displaystyle hbar ,!} 是约化普朗克常数, m {displaystyle m,!} 是普朗克粒子的质量, c {displaystyle c,!} 是光速, G {displaystyle G,!} 是万有引力常数。使两个方程相等,可以得到普朗克粒子的质量:所以,普朗克粒子的质量与普朗克质量 m P = ℏ c G {displaystyle m_{P}={sqrt {frac {hbar c}{G}}},!} 的关系是而普朗克粒子的约化康普顿波长与普朗克长度 l P = ℏ G c 3 {displaystyle l_{P}={sqrt {frac {hbar G}{c^{3}}}},!} 的关系则是与质子这类的粒子比较,普朗克粒子是极小极重的粒子;它的半径大约是质子的半径乘以 10 − 20 {displaystyle 10^{-20},!} ,质量大约是质子的质量乘以 10 19 {displaystyle 10^{19},!}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普朗克粒子会因为霍金辐射而消失不见。依照理论估计,普朗克粒子的寿命只有 1.38 ⋅ 10 − 44 {displaystyle 1.38cdot 10^{-44},!} 秒,或 0.26 {displaystyle 0.26,!} 普朗克时间。这么极短的一霎那时间,目前尚无法成功地测量。在另一方面,霍金辐射这理论仍旧存在着许多争议,仍旧等待更多的研究与论证。

相关

  • 十字架十字架曾作为一种古代死刑的刑具。《新约圣经》希腊文版圣经记载耶稣曾被犹太教宗教领袖拘送到罗马帝国驻犹太总督彼拉多,之后被判处此刑。所以基督十字也是基督教重要的象征
  • 朊病毒朊毒体(英语:prion,发音为/ˈpriː.ɒn/;又译为普利昂、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感染性蛋白质、普恩蛋白等)是一种具感染性的致病因子,能引发人类及哺乳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朊
  • 奎德克维德(德语:Ludwig Quidde,1858年3月23日-1941年3月4日),德国历史学家、和平主义者,因对皇帝威廉二世的尖锐批评而闻名。他在1927年与法国人费迪南·比松一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联合国机构联合国系统是对联合国及其关联机构的总称,其中部分机构在联合国成立前就已存在。包括:联合国主要基于6个主要组成部分:除了独立的组织外,联合国的各机构还经常下设机构负责专门
  • 吞食性爱好吞食爱好(Vorarephilia,简称Vore),爱好者借由想像吞食他人(或生物)或被吞食,是当第三者观赏,达到生理性刺激的效果。然而此类幻想基本上不可能实现于现实生活,故爱好者经常透过故事、
  • 混合动力车辆混合动力车辆是使用两种或以上能量来源驱动的车辆,而驱动系统可以有一套或多套。常用的能量来源有燃油、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压缩气体等,而常用的驱动系统包含内燃机
  • 忒亚忒亚(古希腊语:Θεία,字面意思是“女神”)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女提坦。 她的一个别名是欧律法厄萨(Εὐρυφάεσσα,字面意思是“放出光辉的”)。忒亚是第一代的12位提坦神之
  • 波数在物理学里,波数是波动的一种性质,定义为每 2π 长度的波长数量(即每单位长度的波长数量乘以 2π)。更明确地说,波数是每 2π 长度内,波动重复的次数(一个波动取同样相位的次
  • Pollan, Michael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1955年2月6日-)是一位美国作家、专栏作家、行动主义者、新闻学教授及柏克莱加州大学科学和环境新闻学奈特项目的主任。普兰出生于美利坚合众国纽约
  • 布帛织物(英语:fabric),俗称布,是由纱线等带有纤维的材料制成的一种织品。可以由棉纱纺成棉布,也可以由人造纤维制成,或者以混合棉纱与人造纤维制成混纺布。布是很多日用品和工业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