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耳蜗核
✍ dations ◷ 2025-11-19 20:13:07 #耳蜗核
耳蜗核(英文:cochlear nucleus, 复数:cochlear nuclei)是脑干的一个神经核团。它是听觉通路的组成部分,是听觉中枢最底层的核团。耳蜗核是来自听觉外周的所有传入神经(听神经纤维)的唯一已知目的地。耳蜗核内的神经处理,是中枢对听觉信息处理的最先一环。欲知更多关于中枢听觉处理的讯息,请参见听觉通路和听觉中枢。耳蜗核左右各一,轴对称分布于临近延髓和脑桥的交界面的侧部,毗邻小脑,在脑解剖上属于延髓的一部分。耳蜗核可以分为腹侧耳蜗核(Ventral cochlear nucleus)和背侧耳蜗核(Dorsal cochlear nucleus)两个部分,常分别简称为“腹蜗核”(VCN)和“背蜗核”(DCN)。这两个核团在细胞类型成分、听神经的传入模式和传出途径上都有差别,各自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不同的方面。在包括人类的大多数哺乳类动物中,腹侧耳蜗核的细胞数量(约为30000)要多于背侧耳蜗核(约为12000)。VCN根据细胞类型,可进一步细分为腹前耳蜗核(Anteroventral cochlear nucleus,AVCN)和腹后耳蜗核(Postventral cochlear nucleus,PVCN)。前者的主要细胞类型为多毛细胞(Bushy cell)和多极细胞(Multipolar cells),在后者则为多极细胞和章鱼细胞(Octopus cells),详见耳蜗核的细胞类型一节。耳蜗核是听觉中枢(Central auditory system)的最低级核团,是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对听觉信息处理的起始。来自第八对脑神经:前庭耳蜗神经的耳蜗神经部的所有神经纤维抵达同侧的耳蜗核,并在于耳蜗核内的神经元形成突触。因此,所有的听觉信息都必须经过耳蜗核的中继和处理。不过,虽然耳蜗核是耳蜗神经的唯一目的地,但是耳蜗核却同时接受其它来自非听神经、甚至非听觉的神经传入。耳蜗核的主要传入来源是听神经纤维(Auditory nerve fibers)。目前已知的非听神经传入源包括一下这些。另外有人在某些物种,例如啮齿类的耳蜗核中发现了来自内侧膝状体和初级听皮层的下行传入,但尚未得到在其他种类的证实。腹侧耳蜗核(VCN)和背侧耳蜗核(DCN)通过不同的传出通道输出各自的处理结果。这三个传出通道的目的地包括听觉脑干的几乎每一个核团:上橄榄(Superior olivary),外周橄榄(Periolivary),斜方体中央核(Medial nucleus of trapezoid body),外侧丘系(Lateral lemniscus),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等。耳蜗核内的细胞细胞可以根据显微解剖和电生理两种方法来分类。目前已经大致建立了这两种分类体系的对应关系。以下黑体字标注的为耳蜗核的主细胞(Principal cells),即通过三个听纹向外部输出的神经元。
依据解剖结构,VCN的主要细胞类型为DCN的主要细胞类型为电生理分类手段有两类,一为PSTH,即刺激时间直方图,二为响应图(Response map)。VCN的主要PSTH类型为:VCN内的神经回路的功能除了简单的中继,还可能包括:DCN的神经回路被认为可能与基于单耳频谱信息的声音定位有关。
相关
- 弗拉维奥·比翁多弗拉维奥·比翁多(英语:Flavio Biondo),(1392年-1463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考古学家。为考古学研究的先驱。他在其所著的一本著作《论拉丁语》(1435年出版)中,他把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两者
- 角弓反张角弓反张是指项背强直,身体向后反折如弓状的临床表现。急性症状可由番木鳖碱毒素、破伤风、啡噻肼中毒等引起。 慢性或复发性发作可因癫痫、僵硬人症候群、歇斯底里等引起。
- 聚合物有机聚合物(英语:Polymer)是指具有非常大的分子量的化合物,分子间由结构单位(structural unit)、或单体由共价键连接在一起 。 这个聚合物(polymer)是出自于希腊字:polys代表的是多,而
- 威尼斯语威尼斯语是罗曼语族的其中一种,目前有超过200万人使用这种语言,其中大部分是在意大利的威尼托地区。
- 龠龠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一十四个(十七划唯一的部首)。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龠部归于十七划部首。龠部只以左方和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
- 阿维亚诺空军基地阿维亚诺空军基地(意大利语:Base aerea di Aviano;IATA代码:AVB;ICAO代码:LIPA)是美国空军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军事基地。该基地位于阿维亚诺,距离波代诺内15公里。现驻扎部队为美国
- 东弗兰克东法兰克王国(德语:Ostfrankenreich)为中欧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存在时间为843年至962年。843年,法兰克王国查理曼的三个后人,洛泰尔、日耳曼人路易及秃头查理签署《凡尔登条约》,共同
- 莫里斯·德弗拉曼克莫里斯·德·弗拉芒克(Maurice de Vlaminck,1876年4月4日-1958年10月11日),法国画家。他一开始是后印象派的成员,后经安德烈·德兰介绍加入了野兽派,并成为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 诉诸反复诉诸反复(英语:argument from repetition;拉丁语:argumentum ad nauseam),系借由宣称某个观点已经被充分讨论多次、至今没有人反驳过我的观点、反方的论点之前都已经驳斥过等等,而
- 蝙蝠葛碱蝙蝠葛碱(英语:Dauricine)又称作山豆根碱,是一种钙通道阻滞药。它是主要的毒素使北美攀缘植物美国蝙蝠葛(Menispermum canadense)具有毒性(通常会致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