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核

✍ dations ◷ 2025-11-20 20:55:01 #耳蜗核
耳蜗核(英文:cochlear nucleus, 复数:cochlear nuclei)是脑干的一个神经核团。它是听觉通路的组成部分,是听觉中枢最底层的核团。耳蜗核是来自听觉外周的所有传入神经(听神经纤维)的唯一已知目的地。耳蜗核内的神经处理,是中枢对听觉信息处理的最先一环。欲知更多关于中枢听觉处理的讯息,请参见听觉通路和听觉中枢。耳蜗核左右各一,轴对称分布于临近延髓和脑桥的交界面的侧部,毗邻小脑,在脑解剖上属于延髓的一部分。耳蜗核可以分为腹侧耳蜗核(Ventral cochlear nucleus)和背侧耳蜗核(Dorsal cochlear nucleus)两个部分,常分别简称为“腹蜗核”(VCN)和“背蜗核”(DCN)。这两个核团在细胞类型成分、听神经的传入模式和传出途径上都有差别,各自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不同的方面。在包括人类的大多数哺乳类动物中,腹侧耳蜗核的细胞数量(约为30000)要多于背侧耳蜗核(约为12000)。VCN根据细胞类型,可进一步细分为腹前耳蜗核(Anteroventral cochlear nucleus,AVCN)和腹后耳蜗核(Postventral cochlear nucleus,PVCN)。前者的主要细胞类型为多毛细胞(Bushy cell)和多极细胞(Multipolar cells),在后者则为多极细胞和章鱼细胞(Octopus cells),详见耳蜗核的细胞类型一节。耳蜗核是听觉中枢(Central auditory system)的最低级核团,是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对听觉信息处理的起始。来自第八对脑神经:前庭耳蜗神经的耳蜗神经部的所有神经纤维抵达同侧的耳蜗核,并在于耳蜗核内的神经元形成突触。因此,所有的听觉信息都必须经过耳蜗核的中继和处理。不过,虽然耳蜗核是耳蜗神经的唯一目的地,但是耳蜗核却同时接受其它来自非听神经、甚至非听觉的神经传入。耳蜗核的主要传入来源是听神经纤维(Auditory nerve fibers)。目前已知的非听神经传入源包括一下这些。另外有人在某些物种,例如啮齿类的耳蜗核中发现了来自内侧膝状体和初级听皮层的下行传入,但尚未得到在其他种类的证实。腹侧耳蜗核(VCN)和背侧耳蜗核(DCN)通过不同的传出通道输出各自的处理结果。这三个传出通道的目的地包括听觉脑干的几乎每一个核团:上橄榄(Superior olivary),外周橄榄(Periolivary),斜方体中央核(Medial nucleus of trapezoid body),外侧丘系(Lateral lemniscus),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等。耳蜗核内的细胞细胞可以根据显微解剖和电生理两种方法来分类。目前已经大致建立了这两种分类体系的对应关系。以下黑体字标注的为耳蜗核的主细胞(Principal cells),即通过三个听纹向外部输出的神经元。 依据解剖结构,VCN的主要细胞类型为DCN的主要细胞类型为电生理分类手段有两类,一为PSTH,即刺激时间直方图,二为响应图(Response map)。VCN的主要PSTH类型为:VCN内的神经回路的功能除了简单的中继,还可能包括:DCN的神经回路被认为可能与基于单耳频谱信息的声音定位有关。

相关

  • 直链淀粉直链淀粉又称糖淀粉,是一种由葡萄糖组成的线性聚合物,各葡萄糖单体主要以α(1→4)糖苷键连接,每个直链淀粉分子通常含有数千个葡萄糖单体。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胶淀粉)组成生物中
  • 言语障碍言语障碍(Speech and language impairment),是包括听觉、说话的能力、语言能力等等沟通问题的总称。听觉问题一般会交由耳科医生处理,而语言病理学家或语言治疗师则负责诊断、治
  • 偏方民间疗法,大部分是一些没有精密科学依据,但又在民间传说中,号称具有特定成效的治病方式。又称偏方。民间疗法的一个特色是只能问相信不相信,但不能证明真实不真实。民间疗法的内
  • 六书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能量饮料能量饮料是一种刺激类药物的机能性饮料,其中主要成分为咖啡因,这个能够提供心理和体能上的刺激。 除了咖啡因,还具有维生素B族和牛磺酸等成分。咖啡、茶以及其他含天然类咖啡因
  • 丹曲林单挫林是一种突触后肌肉松弛剂,可减轻骨骼肌的收缩。它透过抑制兰诺定受体(Ryanodine receptor)来阻止从肌质网释放钙离子以达成治疗效果。单挫林用来治疗和预防因全身麻醉而引
  • 瓦杜兹瓦杜兹(德语:Vaduz;发音: 或 )是列支敦士登的首都,座落于莱因河河谷沿岸的一处高地上,拥有5,000上下的人口,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罗马天主教信徒。相传瓦杜兹的起源,是13世纪时伟登贝格伯
  • 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英语:Supreme Headquarters Allied Powers Europe,缩写SHAPE)在2003年前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军司令部(Allied Command Europe,ACE)的总部,2003年后则成为了
  • 中石器时代中国中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远没有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丰硕。中石器时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新石器时代早期之间,其特征是细石器的制造,所以又称作“细石器时代”。中国在约
  • 蒲慕明蒲慕明(1948年10月31日-),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生于南京,中国神经生物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美国加州大学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