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

✍ dations ◷ 2025-11-12 19:40:47 #岱庙

岱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麓,也称东岳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1988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岱庙的主体建筑是天贶殿,主祀东岳大帝,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三大殿。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率领众臣来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隔年,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下诏扩建岱庙,并在原有泰山神殿的基础上建造天贶殿。

天贶殿为岱庙中的核心建筑,东西长43.67米、南北宽48.7米、高22.3米;殿阔九间、进深五间。上面以黄色琉璃瓦覆盖,为典型的代表帝王“九五之尊”的皇家宫殿。


庙内存有秦朝李斯篆书的泰山刻石。

天贶殿内藏有一大型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全图长62米,高3.30米。泰安市博物馆认为,此笔画是我国现存道教壁画中的上乘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岱庙存有大量的石碑石刻,内有自秦汉以来的历代碑碣石刻211通。岱庙内有古树名木200余株,其中“汉柏”、“唐槐”最为著名。岱庙是泰山历史文化的缩影,其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岱庙内立有一济南惨案纪念碑,以纪念北伐战争期间日军无故占领济南并屠杀中国军民六千余人的五三惨案。

在泰安岱庙双龙池正北、遥参亭前另有一块1929年5月3日立的五三惨案纪念碑,之后济南市按照此样式复刻了石碑,一块在原五三街旧址处,另一块在趵突泉公园五三纪念堂。

岱庙创建于汉代,唐宋时期多次扩建,殿阁辉煌。至金代部分建筑被毁,元时又有增修,明嘉靖年间庙内大部分建筑遭到焚毁,清代再次修缮。岱庙总面积10万平方米,是泰山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1986年,泰安市博物馆依托于岱庙建馆。泰安市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也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泰安市博物馆馆藏文物1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39件,三级以上文物3000余件;并存有古籍接近4万册,其中善本700余种1万余册。

1988年岱庙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贶殿,2012年

1956年,泰安文物部门修缮岱庙天贶殿施工现场

岱庙坊

配天门

岱庙城墙外西南角

1907年9月9日岱庙西北角庙前的小米地

经幢

石幢,1929年日本间谍岛崎役治拍摄

峻极殿,1929年

汉柏,拍摄于1907年9月11日的岱庙

汉柏,1929年

华斌庭院内几百年历史的古紫藤,1907年

野生柿子树,1907年

东御座 院内

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

汉柏院石碑

《大观圣作之碑》

紫园园内

紫园园内

素景园池塘

素景园园内

岱庙铁塔

岱庙铜亭

遥参亭正殿北侧四角方亭

遥参坊

岱庙中轴线

双龙池(清光绪六年增建)

双龙池碑

文保碑

2.宋代于河渎庙并祭黄河之神与西海之神,清代西海之神由遥祭改为在青海湖湖滨举行近海祭。

相关

  • 德国葡萄酒德国主要葡萄酒产区是西部莱茵河及其支流流域。德国葡萄酒生产历史可追溯至罗马帝国时期,德国约60%葡萄酒生产于莱茵兰-普法尔茨。德国葡萄园面积大约是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
  • 水手溪之役水手溪之役(Battle of Sailor's Creek)爆发于1865年4月6日,为美国内战中阿波马托克斯会战的战役之一。联邦军队在将军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之率领下攻克了彼得斯堡,从而结
  • 华沙条约导轨华沙条约导轨(英语:Warsaw Pact rail)是一种由苏联开发的枪械附件安装导轨,一般安装于俄式枪械(如:AK-74N和SVD)或前东方阵营枪械的机匣左边,以方便安装包括PSO-1光学瞄准镜和NSPU夜
  • 洪顺 (永乐进士)洪顺,福建怀安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永乐二年(1404年),洪顺中式甲申科二甲第六十名进士,授庶吉士。明成祖命解缙选士,其从进士中洪顺直入文渊阁。之后改为刑部主事。永乐十八年
  • 秦城监狱囚犯列表本表列出已知曾被羁押于秦城监狱的人及其案由、狱内情况、去向等相关信息。秦城监狱的犯人编号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67年向明反党集团成员传闻或据说被关押在秦城监狱,实际并未
  • 第10届奥斯卡金像奖第10届奥斯卡金像奖于1938年3月10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千禧酒店(英语:Millennium Biltmore Hotel)举行。本届学院奖原定于1938年3月3日举行的,但由于洛杉矶遭受了严重的洪灾
  • 慾望師奶獎項及提名列表
  • 1772年殖民统治者名单本列表列出1772年殖民地,保护国和属地的殖民统治者。
  • 维新体制维新体制(韩语:유신체제),是指在韩国第四共和国宪法之下,朴正熙以紧急状态为名实行的独裁政治,并颁布宵禁直接影响国民生活。朴正熙的目标是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出口业统一朝鲜半岛,民
  • 公孙越公孙越(?-191年),东汉末期人物,公孙瓒从弟。被公孙瓒派去支援袁术,并与孙坚一同攻打周昂,但在阳城之战为流矢所中而死;公孙瓒以其之死归罪于袁绍,并和袁绍争夺北方连年交战。《三国演义》中,被公孙瓒派往袁绍欲平分冀州,被袁绍假冒董卓之名乱箭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