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张惠言
✍ dations ◷ 2025-04-25 19:18:01 #张惠言
张惠言(1761年-1802年),原名一鸣,字皋文,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清代政治人物,经学家、词学家。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四岁丧父,家徒四壁。九岁离家,至常州城中依伯父张思楷读书。十四岁为童子师,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娶国子监生吴承绂之女为妻。次年,十七岁补县学附生,十九岁补廪膳生。为文初学司马相如、扬雄。后改宗韩愈、欧阳修。年近三十,改治经学。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张惠言亦治《礼经》,主郑玄之说。乾隆五十一年,乡试中举。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赴礼部会试,取中正榜,任景山宫官学教习,教授内务府佐领以下官宦子弟。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奔母丧,两年后,应富阳县令恽敬之邀,至浙江富阳县编修县志。嘉庆初年至歙县金榜家授课。嘉庆二年(1797年)八月,应学生金应珪、金应珹要求讲授词学,并编选唐宋词名篇成《词选》一书作为教材。清仁宗嘉庆四年(1799年),第七次会试,中进士,授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官。六年,散馆授编修,嘉庆七年(1802年)六月,卒于任上。易学著作有《周易虞氏易》九卷、《周易虞氏讯息》二卷、《虞氏易礼》二卷、《虞氏易事》二卷、《虞氏易候》一卷、《虞氏易言》二卷、《周易郑荀义》三卷、《周易荀氏九家义》一卷、《易纬略义》二卷、《易图条辨》一卷等。又辑有《易义别录》十四卷、《周易荀氏九家》三卷,订正《周易郑氏注》三卷、《周易郑注》十二卷。礼学著作有《仪礼图》六卷、《读仪礼记》二卷。另有《茗柯诗文集》、《茗柯词》、《七十家赋钞》等。嘉庆二年(1797年),张惠言馆于金榜家中,编词集《词选》,选录唐宋四十四家词,凡一百十六首。张氏在《词选序》中提出“比兴寄托”,主张“意内言外”,人称常州词派始祖。谭献说他:“胸襟学问,酝酿喷薄而出,赋手文心,开倚声家未有之境。”张惠言既是常州词派领袖,又是深通易学,主虞氏易,这使得他的词学不可避免地带有学究气息。张惠言在《词选》中以为词可以传达“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并为描写女性与爱情的词,都加上载道言志、道德的解说。例如他把温庭筠描写美女的《菩萨蛮》,解作“此感士不遇也”,像屈原的《离骚》,感叹没有人欣赏和任用。张惠言的解释往往牵强附会,王国维就批评他讲词太顽固。
相关
- 国民警卫队1903年 - 现今 English colonial government militias: since December 13, 1636 As "National Guard": since 1824 in New York, since 1903 nationwide Dual state-feder
- 民族语“民族语:全世界的语言”(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又译为“民族语言网”,是一个语言学的相关网站,是基督教以传教为目的的少数语言研究服务机构“美国国际语言暑期学
- 医患关系医患关系、医病关系(英文: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是指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在现代医学伦理的概念中,是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赖合作之基础。大多数医生从实习开始,甚至是进入
- 2015年世界博览会2015年世界博览会是于意大利米兰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日期为2015年5月1日到10月31日。2010年11月23日,国际展览局正式宣布2015年世界博览会由米兰举办。1906年世界博览会曾于米兰
- 惊声尖笑2《惊声尖笑2》(英语:Scary Movie 2)是2001年的一部幽默电影,为惊声尖笑系列的第二部。虽然惊声尖笑的第一部在上映时曾声称“没有续集”("...No sequel,"),因此在第二部的宣传中,有
- 五道六道(梵语:ṣaḍ-gatīḥ),又名六趣(趣通趋,意为趋向的轮回道及环境)、六凡、六途或轮回六道等,佛教名词,意指六种欲界、色界及无色界众生的种类型态或者说是境界,也是在凡夫众生轮回
- 汉摩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具有系统的法典,约公元前1754年(中年表(英语:middle chronology))颁布。1901年在埃兰
- 三棱镜三棱镜是光学棱镜中的一种形式,在外观上呈现几何的三角形,是光学棱镜中最常见,也是一般人所熟知的,但并不是最常用到的棱镜。三棱镜最常用于光线的色散,这是将光线分解成为不同的
- 裕陵清裕陵(满语:ᡨᠣᠮᠣᡥᠣᠩᡤᠣᠮᡠᠩᡤᠠᠨ,穆麟德:tomohonggo munggan)是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乾隆帝)与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
- 绕道入侵抚清之战 · 萨尔浒之战 · 开铁之战 · 辽沈之战 · 镇江之战 · 林畔之战 · 广宁之战 · 辽南之战 · 亮马佃大捷 · 牛毛大捷 · 乌鸡关大捷 · 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