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外加热器
✍ dations ◷ 2025-02-23 16:36:21 #红外加热器
和自然界的红外线辐射源(如太阳、火)不同,这里要讨论的是通过技术手段产生红外线的红外线辐射源。以下的讨论范围不包括用于如红外线发射器、天文或者军事定位系统等的技术型辐射源。本文涉及的红外线辐射器是指可以利用自身构造将输入的能量(电流、天然气)尽可能多地转换为热能,然后通过辐射面将热量散发的组件或者设备。尽管红外线辐射器的构造不同,但它们的目的都是将红外线辐射器发射的、不需要另外传输媒介的波形热辐射在尽量减少损失的条件下输送给加热对象。要注意的是,红外线辐射器的技术设计决定了其辐射波的波长范围(光谱范围)。例如红外线范围为2-10微米,这表示的是它的最大辐射功率。这意味着,每一个红外线辐射器也会在其最大辐射功率外的波长范围内释放辐射。被加热物体不同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其最容易吸收的红外线辐射的光谱范围。由于材料原因,一部分无法被吸收的红外线会穿透材料或者被反射回来。这一过程称为被加热物体对红外线辐射的吸收过程。进行被加热物体吸收过程的同时(成比例地)伴随着红外线辐射的反射和传输。100%的吸收从技术上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完全吸收的情况只存在于“黑体”的理论模型中。陶瓷红外线辐射器由完全嵌入适当陶瓷材料的电阻热导体构成。由于完全嵌入陶瓷中,热导体产生的能量可以传给其周围的材料,这样既能防止热导体过热,同时也延长了它的使用寿命。用于嵌入热导体的材料必须是绝缘的,并且在设定的红外线辐射范围内有良好的吸收性和放射性。为满足这个要求,陶瓷材料红外线辐射器可做成不同的几何形状。陶瓷红外线辐射器的主体为陶瓷,利用表面的一部分作为辐射面并集成了加热盘管。对于陶瓷红外线辐射器,也可以将一热电偶固定在热导体的相邻位置。上述陶瓷红外线辐射器是由Elstein-Werk发明,圆锥型陶瓷红外线辐射器的基本模型于1949年3月24日获得专利权。与此同时成功地研制了陶瓷红外线板状辐射器,实现了大面积的红外线加热面。1950年3月8日,Elstein-Werk获得了陶瓷红外线板状辐射器的专利权。陶瓷红外线辐射器被广泛称作“埃尔发射器”,如今这一称呼已被用作陶瓷红外线辐射器的通用名称。
相关
- DNA测序DNA测序(DNA sequencing,或译DNA定序)是指分析特定DNA片段的碱基序列,也就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与鸟嘌呤(G)的排列方式。快速的DNA测序方法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和医
- ICD-9编码列表 (280–289)Template:Diseases of megakaryocytes
- 圣座圣座(拉丁语:Sancta Sedes;意大利语:Santa Sede;拉丁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瓦登伯革氏症候群瓦登伯革氏症候群(英语:Waardenburg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首次发现于1951年。常见病征为不同程度的耳聋、两眼眼距较宽、鼻根宽阔、头发中杂有一撮白发,以及出现虹膜
- 长春花属生物碱长春花属(学名:Catharanthus)包含了八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中七种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岛,而第八种C. pusillus则来自斯里兰卡。先前这属植物被列于近亲属—蔓长春花属(Vinca)—之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Csub11/sub十一烷,或称十一碳烷,是化学式为CH3(CH2)9CH3的烷烃。十一烷被用作对蛾和蟑螂的性引诱剂。它有159个同分异构体。
- 拉斯考克山洞拉斯科洞窟(法语:Grotte de Lascaux)壁画,位于法国多尔多涅省蒙特涅克村的韦泽尔峡谷,是著名的石器时代洞穴壁画。1979年,拉斯科洞窟同韦泽尔峡谷内的许多洞穴壁画一起被选为世界
- 砂锅砂锅是以砂以及陶土制成的锅,有时候部分上釉。客家话与日语称土锅,闽南语称狗母锅。依靠砂锅的菜谱有砂锅鸡、砂锅豆腐、砂锅鱼头、砂锅云吞鸡等。
- 胸苷胸苷(Thymidine),是一种化合物,更精确的名称是去氧胸苷,属于嘧啶去氧核苷。是DNA的原料之一。
- 加油印度!《加油印度!》是2007年的印度电影,由什密特·阿闽(Shimit Amin)导演,本片主要摄制于印度孟买、澳大利亚的悉尼、布里斯本和墨尔本,印度女子曲棍球队夺得世界冠军的艰苦道路。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