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潘巴现象

✍ dations ◷ 2025-10-18 19:43:08 #姆潘巴现象
所谓姆潘巴现象(Mpemba effect)的多种表述:亚里士多德、弗兰西斯·培根和笛卡尔均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过该现象,但是均未能引起广泛的注意(注意亚里士多德的描述与上述大不相同)。1963年,坦桑尼亚的一位中学生姆潘巴(英语:Erasto B. Mpemba)在制作冰淇淋时,发现热牛奶经常比冷牛奶先结冰。1969年,他和丹尼斯·奥斯伯恩博士(Denis G. Osborne)就此现象共同撰写了一篇论文,因此该现象便以其名字命名。但是牛奶和水不能直接比较。也有人说亚里士多德描述的可能不是姆潘巴现象。书中的原话是:“先前被加热过的水,有助于它更快地结冰。”指的是被加热过的(warmed)水,而非热水或温水(warm water)。不管怎么说所谓“姆潘巴现象”并没有给出准确定义:并未给出热水是几度,冷水是几度,容器的形状,水的纯度。甚至连结冰的定义都不明确:出现了可见的冰块还是出现第一粒晶种? 实际的实验的结果是:热水有的时候结冰比冷水快,大部分时间还是冷水快。因为实际结晶动力学的复杂性,和过冷过程的不确定性,冷水过冷没结冰热水没过冷直接结冰了的情况也是会发生的。“一篇《二十世纪十大科学骗局》的文章,里面提到姆潘巴现象只是愚人节的产物。”这被很多文章和论文引用。据科学网2010年报道,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负责辐射安全的官员詹姆斯·布朗里奇撰文,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水中杂乱无章的杂质有关。布朗里奇认为,杂乱无章的杂质才是导致热水更快速冻结的关键因素。过去10年时间里,他利用空闲时间进行了数百次有关姆佩巴效应的实验,最终发现这种效应基于不稳定过度冷却现象的证据。布朗里奇说“水几乎从不在温度降到零度时冻结,通常是在更低温度下才开始冻结,也就是所说的过度冷却现象。冻结点取决于水中与冰晶形成有关的杂质。通常情况下,水可能含有几种类型杂质,其中包括尘粒、被溶解的盐类以及细菌,每一种杂质都能在特定温度下触发冻结机关。核化温度最高的杂质决定了水的冻结温度。” 结晶动力学和杂质和晶种都有关系。用非常纯净的水(多次蒸馏并且过了非常细的半透膜去除杂质颗粒,或者直接使用MilliQ Water)并且容器干净没有大划痕的话水可以过冷并且不结冰。目前没有报道有人以严格的条件重复此实验。热传导不能解释所谓“姆潘巴现象”。热水降温当然快,但需要降低的温度也更多。本身热水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冷水的温度,才能到达冷水的“起跑线”。原命题对降温速度和周围温差都未有定义,甚至很难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结论。一般来说,结晶速度未必是越低越快。过冷提供热力学动力,同时需要一定温度来提供动力学的晶钟burst(从液态到若干纳米的晶种是有活化能的)。该问题已在各种物质的Time-temperature-transformation diagrams有详细研究。2012年,一个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举办比赛,尝试解释姆潘巴现象。颁奖典礼上问题发起者也提到了该实验的重复性问题。获奖选手Bregovic的解释是,有时候热水比冷水先结冰的原因是这些情况下冷水放冰箱更趋近于过冷,热水趋近于结冰。而且因为对流的原因热水其实冷的也挺快的。2013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宣称,氢键(hydrogen bonds)在水温高时较长,以延展储蓄能量;遭遇低温时迅速缩短,释出能量冷却,造成姆潘巴现象。但此文章是直接拿DFT计算出来的结果,并没有直接的实验证据。并且DFT是相当粗糙的计算方法。

相关

  • 几丁质甲壳素(英语:Chitin,IPA:/ˈkaɪtᵻn/ KY-tin),分子结构“(C8H13O5N)n”,又名“几丁质”、“几丁聚糖”、“几丁寡糖”、“甲壳质”或“壳多糖”,是一种含氮的多糖类物质,为虾、蟹、
  • Dhat症候群Dhat症候群(英语:Dhat syndrome,梵语:धातु दोष,IAST:Dhātu doṣa)又称Dhat综合症、永恒本质综合症、泄精症,是一种存在于印度男性间的心理疾病,其中患者有早泄及阳痿的抱怨,并
  • 异体字表《异体字表》(variant character table)是中华民国教育部编制之异体字字表,位列《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和《罕用字体表》之后,简称“丁表”。最新
  • 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无水为白色粉末,或因不纯而呈淡灰绿色,是可溶性铜盐。硫酸铜常见的形态为其结晶体,一水合硫酸四水合铜([Cu(H2O)4]SO4·H2O,五水合硫酸铜)为蓝色固体,故俗名为蓝矾
  • 罗伯特·麦克阿瑟罗伯特·麦克阿瑟(Robert MacArthur,1930年4月7日-1972年11月1日)是一位美国生态学家,主要研究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英语:Community (ecology))。麦克阿瑟在马尔伯勒学院(英语:Marl
  • 高频高频(英语:High frequency)是指频带由3MHz到30MHz的无线电波。比HF频率略低的是中频(MF),比HF频率略高的是甚高頻(VHF)。HF多数是用作民用电台广播及短波广播。其对于电子仪器所发出
  • 粉尘爆炸粉尘燃烧(英语:Dust explosion)指悬浮在封闭或局限空间中,或户外环境的可燃粉尘颗粒快速燃烧,如果在封闭环境中,可燃颗粒或局限在大气或是氧分子等其他合适的气体介质中分散浓度足
  • 乔治·怀特塞兹乔治·怀特塞兹(英语:George M. Whitesides,1939年8月3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美国化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在有机金属化学、纳米技术、超分子组装、核磁共振谱学、物理有机
  • 希腊-土耳其关系希腊-土耳其关系指希腊与土耳其两国之间的关系。自15世纪起,希腊地区被奥斯曼土耳其占领,该地区文化、经济等遭受严重的摧残。1821年3月,希腊爆发起义,并迅速得到响应。1822年1月
  • 斐迪南一世斐迪南一世(德语:Ferdinand I,1503年3月10日-1564年7月25日)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大公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6年起;1558年加冕)。他也是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国王(1526年-1564年)。斐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