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姆潘巴现象
✍ dations ◷ 2024-12-22 20:10:33 #姆潘巴现象
所谓姆潘巴现象(Mpemba effect)的多种表述:亚里士多德、弗兰西斯·培根和笛卡尔均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过该现象,但是均未能引起广泛的注意(注意亚里士多德的描述与上述大不相同)。1963年,坦桑尼亚的一位中学生姆潘巴(英语:Erasto B. Mpemba)在制作冰淇淋时,发现热牛奶经常比冷牛奶先结冰。1969年,他和丹尼斯·奥斯伯恩博士(Denis G. Osborne)就此现象共同撰写了一篇论文,因此该现象便以其名字命名。但是牛奶和水不能直接比较。也有人说亚里士多德描述的可能不是姆潘巴现象。书中的原话是:“先前被加热过的水,有助于它更快地结冰。”指的是被加热过的(warmed)水,而非热水或温水(warm water)。不管怎么说所谓“姆潘巴现象”并没有给出准确定义:并未给出热水是几度,冷水是几度,容器的形状,水的纯度。甚至连结冰的定义都不明确:出现了可见的冰块还是出现第一粒晶种?
实际的实验的结果是:热水有的时候结冰比冷水快,大部分时间还是冷水快。因为实际结晶动力学的复杂性,和过冷过程的不确定性,冷水过冷没结冰热水没过冷直接结冰了的情况也是会发生的。“一篇《二十世纪十大科学骗局》的文章,里面提到姆潘巴现象只是愚人节的产物。”这被很多文章和论文引用。据科学网2010年报道,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负责辐射安全的官员詹姆斯·布朗里奇撰文,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水中杂乱无章的杂质有关。布朗里奇认为,杂乱无章的杂质才是导致热水更快速冻结的关键因素。过去10年时间里,他利用空闲时间进行了数百次有关姆佩巴效应的实验,最终发现这种效应基于不稳定过度冷却现象的证据。布朗里奇说“水几乎从不在温度降到零度时冻结,通常是在更低温度下才开始冻结,也就是所说的过度冷却现象。冻结点取决于水中与冰晶形成有关的杂质。通常情况下,水可能含有几种类型杂质,其中包括尘粒、被溶解的盐类以及细菌,每一种杂质都能在特定温度下触发冻结机关。核化温度最高的杂质决定了水的冻结温度。”
结晶动力学和杂质和晶种都有关系。用非常纯净的水(多次蒸馏并且过了非常细的半透膜去除杂质颗粒,或者直接使用MilliQ Water)并且容器干净没有大划痕的话水可以过冷并且不结冰。目前没有报道有人以严格的条件重复此实验。热传导不能解释所谓“姆潘巴现象”。热水降温当然快,但需要降低的温度也更多。本身热水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冷水的温度,才能到达冷水的“起跑线”。原命题对降温速度和周围温差都未有定义,甚至很难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结论。一般来说,结晶速度未必是越低越快。过冷提供热力学动力,同时需要一定温度来提供动力学的晶钟burst(从液态到若干纳米的晶种是有活化能的)。该问题已在各种物质的Time-temperature-transformation diagrams有详细研究。2012年,一个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举办比赛,尝试解释姆潘巴现象。颁奖典礼上问题发起者也提到了该实验的重复性问题。获奖选手Bregovic的解释是,有时候热水比冷水先结冰的原因是这些情况下冷水放冰箱更趋近于过冷,热水趋近于结冰。而且因为对流的原因热水其实冷的也挺快的。2013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宣称,氢键(hydrogen bonds)在水温高时较长,以延展储蓄能量;遭遇低温时迅速缩短,释出能量冷却,造成姆潘巴现象。但此文章是直接拿DFT计算出来的结果,并没有直接的实验证据。并且DFT是相当粗糙的计算方法。
相关
- 中毒性休克症候群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TSS)是一种因细菌外毒素引起的症候群。相关症状包含发烧、红疹、皮肤脱落(英语:skin peeling),及低血压等等。其它与特定病原菌相关的症状包
- 撒马利亚派撒马利亚人(希伯来语: שומרונים,Shomronim,字面意思为“《妥拉》的守护者”;阿拉伯语:السامريون,Sāmeriyyūn),生活在黎凡特的族群,是以色列人的一个旁支。撒
- 民族国家民族国家(英语:Nation state),一种国家的形式与意识型态,不只是一个政治及地理的单一实体,在文化与族群上也是一个完整共同体。乃欧洲在20世纪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实践。一
- 环状软骨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ˌkraɪkɔɪd ˈkɑːrtɪlɪdʒ/),或简单的表示环状(来自希腊语 krikoeides、意为"环形")或环状环(cricoid ring),是气管周围唯一完整的软骨环。 它
- 数词数词就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确定的数目,多放在事物前面。例如:一、十、千、亿等。表示计算或排行事物的次序。例如:第一、初二等。表示大概的数目。例如:几、二十上下、五
- 埃里希·弗罗姆埃里希·弗罗姆(德语: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又译作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
- 笔名笔名是有些作家发表文章时,基于某种理由不以真实姓名发表而采用的化名。各个作家都有不同使用笔名的原因。可能包含但不限于:某些有取笔名动机的作家,尤其认为本名庸俗者,通常会
- 间氯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英语:meta-Chloroperoxybenzoic acid,缩写为mCPBA)是一个过氧酸,为白色固体,常用作有机合成中的氧化剂。较其它过氧酸相比,mCPBA更易于处理和储存,故更常在反应中使
- 皮皮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〇七个(五划的则为第十三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皮部归于五划部首。皮部通常是从左、右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韩愈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是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