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乌尔定律

✍ dations ◷ 2025-04-02 08:50:32 #拉乌尔定律
拉乌尔定律(英语:Raoult's law)描述了溶液的蒸气压与其浓度的关系,由法国物理家弗朗索瓦·马里-拉乌尔于1887年根据试验结果得到。它指出一定温度下,理想溶液内每一组分的蒸气压等于该组分的摩尔分数与其作纯溶剂时的蒸气压的乘积,且总的蒸气压等于各组分的蒸气压之和。 其数学表示为:每个组分的蒸气压 p i {displaystyle p_{i}} :其中 p {displaystyle p} 为溶液的蒸气压, p i ⋆ {displaystyle p_{i}^{star }} 为组分作纯溶剂时的蒸气压, x i {displaystyle x_{i}} 为溶剂的摩尔分数。拉乌尔定律亦可以蒸气压下降表述为:“理想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此时其数学表示为:其中 Δ p {displaystyle Delta p} 为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p {displaystyle p} 为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 x {displaystyle x} 为溶质的摩尔分数。若用质量摩尔浓度代替摩尔分数,可作如下近似处理:其中 m {displaystyle m} 为溶质的质量摩尔分数, K {displaystyle K} 一般称为蒸气压下降常数。需要注意的是,拉乌尔定律仅适用于理想溶液,应用于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时所得结果是近似的。不过若溶质与溶剂皆具有挥发性且不发生相互作用时,其仍可视作理想溶液,拉乌尔定律仍然适用,溶液的总蒸气压等于溶质与溶剂的蒸气压之和。实际溶液并不完全遵守拉乌尔定律,这是由溶液中不同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力的不同所导致(亨利定律)。若测得的蒸气压小于计算结果,则表明溶液的不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力比同类组分间的强,这使得组分更倾向于留在液相中而不是挥发至气相,进而使得整个系统的蒸气压下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氯仿(CHCl3)和丙酮(CH3COCH3)的混合体系,这是由于形成了分子间氢键的缘故;另一个例子是氯化氢(HCl)与水形成的负共沸物,此系统中不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强,且可在蒸气压曲线上观察到一个极小值。当溶液中的不同组分间相互作用力比同类溶剂间的弱时,液体的内部压力和不同分子间极性的差异会促使更多的溶质分子挥发进入气相,从而使整个系统的蒸气压增大。某些情况下,溶液会在某个特定组分比时形成正共沸物,并在蒸气压曲线上表现出一个最大值,例如苯与甲醇的混合物,二硫化碳(CS2)与丙酮的混合物,以及乙醇与氯仿的混合物。

相关

  • 印度洋印度洋(英语:Indian Ocean),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位在印度洋北部的中央位置,这也是印度洋名称的由来,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总面积7491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
  • 撞击坑撞击坑(又称陨石坑或环形山)为行星、卫星、小行星或其它类地天体表面通过陨石撞击而形成的环形的凹坑。撞击坑的中心往往会有一座小山,在地球上撞击坑内常常会积水,形成撞击湖,湖
  • 类囊体类囊体是叶绿体或蓝绿藻中的一种单层膜囊状结构,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进行的场所。类囊体的存在增大了叶绿体的膜面积,从而增大了受光面积。类囊体(Thylakoid)一词源于希腊文“thy
  • snRNA小核RNA(英语:small nuclear RNA,常见缩写为snRNA,也见译为核内小RNA),是含有100到300碱基的RNA。它参与真核生物细胞核中RNA的加工。snRNA和许多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成为小胞核核糖
  • 美国国家公园美国共有62座国家公园保护区,由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运作。国家公园需经国会立法建立。1872年,总统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签署法案,设立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之
  • 画家画家,通常指以绘画为职业的人或者画画特别优秀的人。西方在文艺复兴或之前的时代,画家基本上是受人委托而作画的职业。在中国古代,正如音乐家一样,很多画家都不是职业性的。事实
  • 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法,是指使用X射线探测某些分子或晶体结构的科研方法。该方法是由马克斯·冯·劳厄于1912年发明的,他因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X光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而电磁波能够发
  • 费维扬费维扬(1939年7月3日-),中国化学工程学家。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世界自闭症意识日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是每年的4月2日,自从1989年9月9日后,每年都举行。它由联合国大会62/139号“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决议指定。最终在2007年12月18日被采用,当时由卡塔尔的
  • 阅听人阅听人(英语:audience),又名传媒受众,观众,即由传播媒体接收讯息的人,讯息的来源可以是任何传播媒介,如文字、电影、 印刷媒体、电视和广播等。“阅听人”一词较常出现于台湾学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