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仪祉

✍ dations ◷ 2025-05-19 15:37:16 #1882年出生,1938年逝世,中华民国水利学家,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政治人物,西北大学教授,京师大学堂校友,蒲城人,李姓

李仪祉(1882年-1938年3月8日),原名协、字宜之,陕西蒲城人,中国水利学家。

李仪祉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考取同州府秀才第一名,后入泾阳崇实书院、三原宏道书院深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曾任商州中学堂教员。次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德文预备班,得举人衔。宣统元年(1909年)赴德国留学,进入皇家柏林高等工业学院(现柏林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TU Berlin)学习土木工程。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民国二年(1913年)再度赴德留学,入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TU Dresden或TUD)学习。

民国四年(1915年)毕业后回国,李仪祉出任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教务长。民国十一年(1922年)回到故乡,担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兼渭北水利工程局总工程师。次年又兼任省教育厅厅长。民国十四年(1925年),又兼任国立西北大学校长。此后又历任北京大学教授,陕西省建设厅厅长,上海港务局局长兼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教授,重庆市政府工程师等职。民国十七年(1928年),出任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次年又兼北方大港筹备处主任,导淮委员会委员兼总工程师、工务处长。民国十九年(1930年),李仪祉出任陕西省政府委员、建设厅厅长、省水利局局长,开始主持实施他的关中八惠规划。民国二十年(1931年),中国首个民间水利学术组织——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成立,李仪祉被推选为会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出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他抱病回到陕西为抗日战争奔走,后病势加重,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8日在西安逝世。

李仪祉之父李桐轩为戏剧学家、其伯父李仲特为数学家,两人皆为同盟会会员。李仪祉之子李赋宁则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

相关

  •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 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也称无形体病,是一种蜱媒介传染病。由细胞内的寄生的细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 (曾命名人粒细
  • 喷泉喷泉,又称喷水池,传统上指的从源头中向上喷出来的水流,天然的喷泉可以出现于山上或旷野上,有时候甚至会把周围的盘地填满。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拥有足够的水压,当水流离开地面时有
  • 亚轨道亚轨道太空飞行是进入了太空,但因其飞行轨迹与大气层或地球表面相交而无法完成一周轨道飞行的太空飞行。通常亚轨道飞行是以火箭达成,但Space Gun也曾在实验中达成过。一个常
  • 指南针指南针,又称罗盘或司南,是一种用于指示方向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种方向判读,譬如航海、野外探险、城市道路、地图阅读等领域。指南针可分为依靠磁力与不依靠磁力两类。依靠磁力的
  •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英语:Myofascial pain syndrome,简称MPS)是一类病症,主要呈现为肌肉之慢性疼痛。在一些病例上疼痛甚为剧烈。其与骨骼肌上之激痛点(Trigger points)有关;激痛点为
  • 大孟加拉国大孟加拉国,也称为比沙尔·孟加拉,是旨在将所有说孟加拉语地区统一于一国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其中许多地区曾经是统一孟加拉的一部分,包括孟加拉国和西孟加拉邦的其中许多地区
  • 奥利弗·埃尔斯沃思奥利弗·埃尔斯沃思(Oliver Ellsworth,1745年4月29日-1807年11月26日),是一名美国律师、法官、政治家和外交官。他是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美国宪法的起草者、康涅狄格州的美国参议
  • 赛义夫丁阿卜杜拉赛义夫丁阿卜杜拉(马来语:Saifuddin bin Abdullah),现任马来西亚通讯及多媒体部部长,彭亨州英迪拉马哥打国会议员。他曾是淡马鲁国会议员和巫统中央委员,当时任职高等教育部第二副
  • 大雄的创世日记《哆啦A梦:大雄的创世日记》(日语: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創世日記)是藤子·F·不二雄执笔的《哆啦A梦》大长篇作品,于1994年9月到1995年3月连载于月刊《龙漫CORO-CORO》。并于1995
  • 俄罗斯工程学院坐标:55°42′39″N 37°34′40″E / 55.71085°N 37.5778°E / 55.71085; 37.5778俄罗斯工程学院(英语:Russ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是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西南方郊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