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画

✍ dations ◷ 2025-08-02 14:11:05 #日本传统绘画,美术史

日本画是指日本的传统绘画艺术。历史可以追溯至史前时期,由绳文时代的陶器及弥生时代的铜铎当中可以看出简单的几何图案设计。在古坟时代的不少古坟中发现的壁画亦表现出几何或象征的设计。而其后引入的汉字、中国的政府管理模式,与及在飞鸟时代引入佛教后,日本由中国输入不少艺术制品,而本土的作品中亦包含了相似的风格。

因为6世纪及7世纪的佛教传播关系,日本的宗教画像在由统治阶层所建立的庙宇中发展。现存最早的画像为斑鸠町法隆寺的壁画,其主题为佛祖、菩萨及其他次等神的故事场景。它们的形式采用了在当时为怀旧的隋朝或十六国时期的中国画风格,直到奈良时代中期唐朝的画风才变得普遍。著名例子有在约700年的高松冢古坟。以上形式发展成为在平安时代早期风行的“唐绘”。由于奈良时代的画作主要是宗教画的关系,它们的作者多数是匿名的。现在有很多奈良时代的画作收藏在正仓院中,它们之前为东大寺所有,现在则由宫内厅所管理。

因为日本佛教真言宗及天台宗在8世纪及9世纪的发展,宗教画中特别是以曼荼罗为主题的画作成为主流。不同样式的曼荼罗中以金刚界曼荼罗及胎蔵界曼荼罗为主题的最为普遍,并主要以挂轴或庙宇壁画的形式表达。当中早期的著名例子有京都南部醍醐寺的五重塔壁画。

平安时代中期,唐绘的地位开始被原本用作屏风及纸门上的画的大和绘所取代。而大和绘亦在平安时代后期变化出包括绘卷在内的一个新风格。绘卷的主题包含小说,如源氏物语、历史作品,如伴大纳言绘词、与及宗教作品。绘卷画家发明出一套图像惯例的系统,用作表达不同场景的情感内容。源氏物语被分割为几个个别事件,而伴大纳言绘词则使用连贯叙事式表达,并以淡但鲜明的颜色及画笔速绘表现生动图像。“平治物语绘词”的“三条殿夜讨巻”亦是以上手法的著名例子。

到了14世纪的室町时代,禅宗的发展对日本视觉艺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中国宋元时期引进的水墨画取代了彩绘的地位。只有以禅宗顶相形式的彩绘才继续有画作出现。由画僧如拙所绘,现藏于京都妙心寺的《瓢鲇图》,成为了室町时代绘画的一个转捩点。瓢鲇图当中以马远的方式去表现山水远近及以梁楷的减笔体去表现人物的方式,均显示其受到南宋院体画的影响。到了14世纪后期,在足利氏的支持下,禅宗画家不断改进日本画,令其渐渐脱离中国画的影子。在此期间,著名的画家有雪舟及周文。京都相国寺画僧周文的代表作《竹斋读书图》,为典型的诗画,并表现出幽远的意境。而期后的雪舟则更随遣明使到达中国学习水墨画,其代表作《四季山水图卷》表现出大胆构图及独特的画风。室町时代后期,水墨画脱离了禅宗而进入普罗大众,当中狩野派及阿弥派承继了前人的风格,并加入了装饰性的浓彩手法,其影响在现代依然持续。

到了安土桃山时代,日本画画风变得华丽多彩,并大量运用了金片及银片作大规模的作品。受到织田信长、豊臣秀吉、德川家康及他们的下属支持的狩野派的声望大为提高。狩野永德发展出一套作为制作围绕房间的搪门上的大型风景画的准则。这些庞大的屏风画及壁画被应用作装饰大名的城堡及宫殿。而因为江戸幕府在日本皇室、征夷大将军及大名之间继续推广狩野派作为国家正式认可的艺术的关系,华丽多彩的情况仍然持续至江户时代。与此同时,非狩野派的画派们在安土桃山时代依然在发展着,它们利用日本的材料及美学去表现中国主题。土佐派为以上其中一间重要的画派,它从传统的大和绘发展出来,著名的主要为小型作品与及文学经典或绘卷中的场景。

江户时代继承了安土桃山时代的画风后,开创了新的领域。琳派是在江户时代初期冒起的一门画派,它利用大胆及华丽的手法表现出传统主题。琳派画家俵屋宗达演变出一种装饰风格,利用鲜艳颜色的人物及自然世界图案对比金叶的背景,重新创造出经典文学主题。琳派画家尾形光琳在一个世纪后重塑俵屋宗达的风格而自成一格。

与此同时,南蛮美术在安土桃山时代开始培育,直到江户时代发展成熟。它使用了外来的风格去描绘外国人。它在徳川幕府实行了日本锁国后唯一开放的长崎港周边发展。亦因此而引入中国及西方的艺术影响至日本。它的画派如长崎派及圆山四条派,均在日本元素中融入了中国及西方的影响。

此外,日本南画画派在江户时代亦得以发展。它是以模仿在18世纪由中国元朝传入的南宗文人画开始的。期后文人画画家对其技巧及主题作大幅的变更,形成了中国及日本画法的混合品。当中著名画家有池大雅、浦上玉堂、与谢芜村、田能村竹田、谷文晁及山本梅逸等。

因为江户幕府紧缩的财政及社会政策,奢侈的画风只在上流社会间流传,与此相对的民间社会则发展出风俗画。它的题材包含普通市民、歌舞伎、妓女及风景等。在16世纪的风俗画发展出使用木板印刷技术作大量生产的浮世绘,亦成为江户时代中后期的一个关键性媒体。

相关

  • 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是地球大陆相对于彼此的运动,因此似乎在海床上“漂流”。最初由亚伯拉罕·奥特柳斯在1596年提出,后来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1912年加以阐述,中文中“大陆
  • 三峡坐标:24°56′04″N 121°22′08″E / 24.9343387°N 121.368905°E / 24.9343387; 121.368905三峡区,原名为三角涌(罗马拼音Sann-kak-íng)为台湾新北市的市辖区之一,位于台北盆
  • 大陆学生赴台就读中国大陆学生赴台湾就读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含港澳地区)及中华民国双方政府的协调下,让大陆学生前往台湾地区就学的措施,此外也包括承认中国大陆学历等相关配套,自2011年起正
  • 氨(英语:Ammonia,或称氨气、无水氨,曾音译作
  • 色散率在光学中,色散是指一道光中,光的相速度随着频率而改变。拥有上述特性的介质,我们称为色散性介质。提到色散,通常是指电磁波(包含可见光)的性质,但此性质可以推广至任何波动,例如声
  • 瓶子瓶子一般指口部比腹部窄小、颈长的容器,多数由陶瓷、玻璃、塑胶或铝等不容易渗漏的物料制造。瓶子通常用作盛载液体,特别是饮料如汽水、牛奶、酒、果汁、水,以及油、药物、沐浴
  • 约翰·拉塞特约翰·拉塞特(英语:John A. Lasseter,1957年1月12日-)是一位美国的动画师、电影导演、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创始人之一,也是前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和华特·迪斯尼动画工作室的首席创意官
  • 赫拉特area_total_km2 人赫拉特(波斯语:هرات‎),中亚古城,又称哈烈、黑娄 、番兜、和椟、黑鲁、海里、哈利,是阿富汗西部哈里河流域赫拉特省的一个城市。位于赫里河中游右岸。人口
  • 野上弥生子野上弥生子(のがみ やえこ·1885年5月6日-1985年3月30日),本名野上 ヤヱ(のがみ やゑ),日本小说家,是英国文学专家野上丰一郎之妻。野上弥生子出生于大分県臼杵市的小手川家,父亲为フ
  • 厦门战役 (1660年)厦门战役是郑成功率领南明军队与清朝军队对抗的一场战役,结果郑军胜利。永历十三年(1659年),郑成功率领南明军队北伐失利后,回师厦门进行休整。清廷趁明军新败之际,派遣安南将军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