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柄牛肝菌

✍ dations ◷ 2025-10-28 09:27:06 #红柄牛肝菌
美味红柄牛肝菌(Boletus erythropus),或称赤柄牛肝菌,是一种野生牛肝菌蘑菇。菌伞阳面呈红褐色至深褐色,阔叶林地上散生。分布于河北、安徽、江苏 、台湾、北欧、北美。可供食用。红柄牛肝菌由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佩尔松(Christian Hendrik Persoon)于1796年描述,其名称来自希腊语ερυθρος (红色)和 πους (脚),指其柄为红色。红柄牛肝菌是一种大型蘑菇,颜色为褐色,其球盖型菌盖直径可达20厘米。它具有小的桔红色气孔,成长后变成锈红色,挫伤处为蓝色到黑色。菌管为黄绿色,切割后迅速成为蓝色。菌柄厚,色彩艳丽,主要为黄色,密集分布红点,高度为4-12厘米,没有网状花纹,被切后变成深蓝色。这种蘑菇几乎没有气味。孢子为橄榄绿棕色。这种真菌夏季和秋季生长在欧洲落叶林或针叶林地。人们常常在美味牛肝菌附近发现它。它也广泛分布于北美,分布范围从加州北部到阿拉斯加,在云杉下面尤其常见。北美东部,它在软木树和硬木树下均有增长。它喜欢酸性土壤。

相关

  • 螺旋CTCT可指:
  • 鼻咽癌鼻咽癌(NP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一种发生于鼻咽腔或上咽喉部的癌症。在世界的某些地区,例如东南亚和非洲,患此病的人比其他地方多,过去认为是主要是膳食的影响,目前倾向
  • RNA加工转录后修饰(RNA修饰,或称修饰RNA)是真核细胞中,将初级转录RNA转化为成熟RNA的加工过程。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前mRNA转化为成熟的mRNA,其中包括剪接,并发生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之前。这
  • 氯苯那敏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又称扑尔敏,是在预防过敏性疾病如鼻炎和荨麻疹症状时使用的第一代烷基胺抗组胺药。相比于其他第一代抗组胺药其镇静作用较弱。氯苯那敏是在兽医,小动
  • 腋下腋窝(Axilla)是一个解剖构造,又称腋下、胳肢窝。腋窝位于肩关节下方,是描述躯干与手臂连接并接触的部位,腋窝内具有许多血管及神经经过,并具有许多汗腺。在人体中,腋臭最常发生于腋
  • 黄体期黄体期(luteal phase)是人以及其他动物月经周期中的后半段,以及其他真兽下纲动物(胎盘动物)动情周期的前半段。黄体期开始于卵巢排卵,留下卵子外围的黄体,其结束是怀孕或是黄体萎缩
  • 古典希腊语古希腊语(古希腊语:Ἑλληνικὴ γλῶττα) 指代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6世纪所有以口头及书面为载体的古希腊语族的方言,时间上包括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风时期,公元
  • 胞质溶胶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intracellular fluid(ICF)),又称胞质溶胶(cytosol)、基本细胞质(fundamental或ground cytoplasm)、透明质(hyaloplasm)。为细胞质中除去细胞器和内容
  • 马木留克时期马穆鲁克苏丹国(1250年-1517年)是一个于十三世纪中至十六世纪初统治埃及、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地区的国家,又称马穆鲁克王朝。马穆鲁克王朝的历史可分为前后二期:前期为伯海里王朝,是
  • 取代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华民国发生于1924年9月15日至11月3日的一场内战,以奉胜直败收场。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系与沪浙皖系、广东孙中山、冯玉祥国民军联手对抗直系把持的中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