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

✍ dations ◷ 2024-09-20 06:10:19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英语:Hamlet)又名《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是他最负盛名和被人引用最多的剧本。习惯上将本剧与《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戏剧中叔叔克劳迪谋害了丹麦国王--哈姆雷特的父亲,篡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葛簇特;王子哈姆雷特因此为父王之死向叔叔复仇。剧本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伪装的、真实的疯癫 —— 从悲痛欲绝到假装愤怒 —— 探索了背叛、复仇、乱伦、堕落等主题。《哈姆雷特》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是最长的一出,也是英国文学中最富震撼力、影响力的戏剧之一,并似乎“不停地被他人讲述、改编着。”本戏剧是莎士比亚有生之年最受欢迎的戏剧之一,并自1879年以来就雄踞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演出榜首。戏剧影响了众多作家,包括歌德、詹姆斯·乔伊斯、艾瑞斯·梅铎等人,并被称为“在《灰姑娘》之后最常被搬上荧幕的戏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来自于阿姆雷特传奇(Amleth),出自十三世纪的萨克斯·格勒麦蒂克斯的作品《格斯塔·达诺拉姆》,并在十六世纪由学者弗朗西斯·迪·贝勒弗莱斯特重新讲述。他也可能参考了伊丽莎白时代的《乌哈姆雷特》(Ur-Hamlet)。莎士比亚也让演员理查德·伯比奇出了名。在之后的400多年中,剧中角色都由颇负盛名的演员们来担任。戏剧有三个早期版本,存在于《第一四开本》,《第二四开本》,和《第一对开本》当中。版本相互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行文、甚至是整段剧幕。戏剧的结构以及角色的深度都吸引着评论家的注意。其中的一个例子是哈姆雷特在刺杀叔叔时的迟疑,这个辩论长达几个世纪:有些人认为这不过是戏剧拖延的手法而已,但另一些人则认为它将哲学与道德之间的问题复杂化,讨论了冷血谋杀、精密复仇、欲望受挫的矛盾。最近,精神分析家研究了哈姆雷特的潜意识,女性学家也重新分析了被边缘化的人物欧菲莉亚(英语:Ophelia)和葛簇特(英语:Gertrude_(Hamlet))。该剧写于1598年至1602年夏季之间。这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戏剧杰作的第一个印刷本是所谓“坏四开本”,是个没有作者授权的盗版。1974年出版的《哈姆雷特》共4042行,29551字,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最长剧本。剧本主人翁哈姆雷特是位丹麦王子。他在剧中第三幕第一场的经典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英语: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是戏剧史上流传最广的台词之一,也是许多现代演员恶梦般的表演难点。在剧场中,哈姆雷特是在西方各国扮演最多的角色之一,也对成熟的男演员提出了巨大挑战,因为哈姆雷特在剧中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剧情主要讲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哈姆雷特在其父丹麦国王打败挪威军队后前往维滕贝格大学,但之后忽然传来父亲猝死的消息。国王的弟弟克劳迪自行宣布继承王位,并迎娶前国王遗孀,也就是哈姆雷特的母亲葛簇特为新皇后。全剧始于丹麦王国的艾森诺城堡,一队站岗哨兵惊恐的发现甫去世国王的鬼魂。当时哈姆雷特的朋友赫瑞修也在场,他问鬼魂是否有冤屈,但鬼魂一语不发就消失了。第二天丹麦皇宫举办典礼庆祝克劳迪和葛簇特的婚礼。新国王要哈姆雷特不要再沉溺于悲伤,但当他再次独处时,仍忍不住对于叔父篡位以及母亲迅速改嫁一事愤恨不平的心情。这时他的朋友赫瑞修和昨晚看到鬼魂的士兵们前来报告昨天的际遇,哈姆雷特决心调查此事找出事情的真相。当天晚上他和赫瑞修他们一起到城堡上去观察动静。正当哈姆雷特责备他们喝得太多以至于看到幻像时,那鬼魂又出现了。它把哈姆雷特叫过去,小声的告诉他一个惊人的秘密:他是被谋杀的!鬼魂告诉哈姆雷特:他是被克劳迪从耳朵里灌进毒药毒死的,并要求哈姆雷特为他报仇!得知这个消息的哈姆雷特十分震惊,他平复心情回到士兵们那里,要求他们发誓对今天的所见所闻保守秘密。哈姆雷特并不清楚他所看见的鬼魂究竟真是他父亲,还是化作他父亲样子来拖他下地狱的魔鬼。于是他借由装疯卖傻,想试探叔父的反应,希望可以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或是甚至有机会能够一举消灭叔父克劳迪亚。哈姆雷特装疯的行径,让叛国且不忠的克劳迪亚上勾了,这还得特别感谢国王愚昧的波兰裔御前大臣─波隆尼尔。波隆尼尔相信哈姆雷特真的疯了,并咬定哈姆雷特是因为得不到自己亲生女儿─欧菲莉亚的爱而发疯。波隆尼尔不准欧菲利亚与哈姆雷特有任何关联。波隆尼尔开始畏惧哈姆雷特在宫廷里的势力,为减轻内心罪恶感而尽力伺候国王。名义上,他为了找出哈姆雷特发疯的原因,在国王示意下安排欧菲利亚和哈姆雷特见面。波隆尼尔则和国王暗中观察。国王或许已经识破哈姆雷特的诡计,也要哈姆雷特的大学同学罗生克兰和盖登思邓前来监视,哈姆雷特并未因此卸下心防,还看透了老同学突然造访的真正用意。哈姆雷特列出一串名单,藉以重现先王被谋杀时的情景。“这出戏将说明一切,届时我将揪出国王的尾巴。”这场戏开始不久后,克劳迪简直如坐针毡,马上起身要求灯光。国王令人震惊的反应(赫瑞修也注意到了)让哈姆雷特相信他一定做了亏心事。过了不久,克劳迪安排哈姆雷特和罗生克兰、盖登思邓一同前往丹麦的英格兰属地,而且下令只要一抵达目的地就杀了哈姆雷特。同时克劳迪私下表达对自己过去作为的厌恶,忏悔请求宽恕。哈姆雷特发现克劳迪正在祷告,准备杀了他,旋即停手。因为哈姆雷特不愿意自己的报复行为亲手送有悔意的克劳迪上天堂。讽刺的是,就在哈姆雷特转身离去后,克劳迪了解在目前心智状况下,他根本不可能觉悟。假设哈姆雷特没有试图了结他的灵魂和生命,他还是会咎由自取。因为企图违背鬼魂的旨意,克劳迪注定功亏一篑,死无瞑目。哈姆雷特与母亲摊牌,与她谈论父王遭暗杀及她和叔父间的乱伦。谈话中哈姆雷特注意到有人躲在挂毯后窃听,以为可能是克劳迪因而刺死对方,结果发现窃听者其实是波隆尼尔。但哈姆雷特并不后悔,还继续责难母后。此时先王之灵再度现身斥责哈姆雷特,因为母后看不见先王之灵,只看到哈姆雷特自言自语的状态,所以确信儿子真的神志不清了。克劳迪察觉哈姆雷特真正的意图,所以把他送到英格兰。为求自保,还附上密函欲将他置于死地。罗生克兰和盖登思邓受命一同前往并确认暗杀密令的执行。但在前往英格兰的航行中,他们被海盗偷袭,哈姆雷特成为阶下囚但旋即被送返丹麦。此时欧菲莉亚则因遭受哈姆雷特拒绝及父亲过世的双重打击而彻底发狂了,不停地哼著小曲(这些小曲莎士比亚可能取材自英国传统民间音乐)。不知自杀还是意外,她失足落水因而溺毙。她的哥哥雷尔提从国外返乡,恨不得立刻为父亲与妹妹的死复仇。哈姆雷特结束海上之旅后,在爱尔西诺城堡外的墓园遇见赫瑞修,那时欧菲莉亚的棺木正好抵达。当掘墓人施工时,哈姆雷特看到约力克的骷髅(骷髅是种象征)。约力克曾经是宫廷弄臣,让哈姆雷特回想起童年岁月,他大声宣告:“在此安息的是我不知已亲吻过多少次的嘴唇”。哈姆雷特陷入沉思时,国王、皇后、雷尔提和随从们都来了。哈姆雷特得知欧菲莉亚香消玉殒后,悲痛得跳入未封关的坟墓,和雷尔提扭打成一团。雷尔提和克劳迪知道哈姆雷特已返回丹麦,决定谋杀他而且企图让这谋杀案看起来像意外。克劳迪建议雷尔提约哈姆雷特出来决斗,并且还对哈姆雷特使出激将法,说他并不喜欢决斗这种方式。哈姆雷特不了解的是,雷尔提并不用普通的刀剑与之对决,而是锐利的毒剑。此外,为避免雷尔提杀不了哈姆雷特,克劳迪甚至准备毒酒让他作为庆祝之用。等待决斗开始前,哈姆雷特、赫瑞修还有纨绔子弟奥斯里克一同寻欢作乐。决斗时哈姆雷特在前两场获胜,葛簇特不知情地喝下预计毒死哈姆雷特的庆祝酒。哈姆雷特最终仍被刺伤且中了致命剧毒,接着反击回去,同时也用毒剑深深刺中雷尔提。皇后因误饮毒酒致命后,仍不忘警告哈姆雷特酒已被下毒。断气前,雷尔提对哈姆雷特坦承一切。愤怒中哈姆雷特也用毒剑杀了克劳迪,逼他喝下毒酒,最后终于为父亲报仇。赫瑞修因为一连串事情震惊住了,一把抢来毒酒想和好友共赴黄泉,但哈姆雷特夺走他的杯子。他要赫瑞修以哈姆雷特之名告诉世人这个故事;他也建议由挪威王子福丁布拉继任丹麦王位。哈姆雷特断气后,赫瑞修悲痛不可自抑:高贵之心就此魂飞魄散,亲爱的王子,晚安。天使飞翔高歌,愿你安息。本剧最重要的名言,即是出现在此幕的第一段:生存还是毁灭,这就是问题所在。(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福丁布拉和英国大使一同出现,讶于眼前这场大屠杀,下令为哈姆雷特以军礼下葬。赫瑞修则让哈姆雷特的故事流传世间。哈姆雷特式的传奇广泛存在(如在意大利、西班牙、拜占庭、阿拉伯等地),其核心主题“英雄是傻瓜”可能发源于印欧地区 。一些前哈姆雷特的古代作品可以找到。第一个是匿名人所著的斯堪的纳维亚《赫罗尔夫与卡其色传奇》。其中,被谋杀的国王有两个儿子——赫罗尔夫与卡其色——他俩在故事中隐姓埋名,而不是像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那样假装癫疯。第二个是罗马布鲁图斯传奇(legend of Brutus),出现于两个独立的拉丁作品当中。故事的主角卢修斯,改名为布鲁图斯(愚钝的),来躲避父兄们所遭遇的不幸,并最终杀死家族的凶手国王塔克文。十七世纪北欧学者托夫斯(Torfaeus)将冰岛英雄阿姆罗德(Amlodi)、西班牙王子阿姆巴勒斯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作了对比。类似的地方包括王子装疯,意外地在母亲卧室里误杀国王的大臣,最终杀死自己的叔叔。许多更早的传奇元素包括十三世纪的《阿姆雷特的一生》(Vita Amlethi),它是萨克斯·格勒麦蒂克斯所著的《格斯塔·达诺拉姆》中的一部分。故事的文字是拉丁文,反映了经典罗马观点中的道德与英雄主义,并在莎士比亚时代广为流传。 重要的相似处包括王子装疯、他的母亲与篡位者通奸、王子杀死背后的奸细等。萨克斯的故事在1570年被弗朗西斯·迪·贝勒弗莱斯特翻译到法国,出现在他的《历史悲剧》一书当中.贝勒弗莱斯特美化了萨克斯的文字,基本上将篇幅长度翻倍,并叙说了英雄的忧虑。根据一些流行的理论,本剧的主要来源是早期遗失的戏剧《乌哈姆雷特》。该剧可能出自托马斯·基德(Thomas Kyd)之手,甚至可能是威廉·莎士比亚自己写的。《乌哈姆雷特》可能在1589年上演过,第一版中就出现了鬼魂。莎士比亚的公司宫务大臣剧团可能购买了该剧,并演出了一段时间,后被莎士比亚重写。《乌哈姆雷特》的副本没有留存,但依然可以通过它的语言与风格来与其它假定的作者进行对比。结果是,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基德写了该剧,也没有证据能将它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证伪。后一种观点将《哈姆雷特》的诞生日提前了许多,并得出相当长的编撰时间。这个观点十分诱人,但也有人对此不屑一顾。结果是学者不能确定莎士比亚从《乌哈姆雷特》、贝勒弗莱斯特、萨克斯或基德那里中各借鉴了多少资料。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莎士比亚对萨克斯的作品有任何直接引用。然而,贝勒弗莱斯特中出现的,而萨克斯所没有的在莎士比亚中存在。莎士比亚是从贝勒弗莱斯特那里直接借鉴,还是从《乌哈姆雷特》那里取经,这个问题依然是个谜。就《哈姆雷特》与莎士比亚的独子哈姆尼特(Hamnet)有关的观点,绝大多数学者对此予以驳斥。哈姆尼特死于1596年,时年11岁。传统的观点认为《哈姆雷特》与传奇联系紧密,而哈姆尼特在当时则是个大俗名。然而,史蒂芬·格林布拉特则辩称名字的雷同与莎士比亚丧子的哀痛可能是悲剧的核心。他注意到斯特拉特福德的邻居哈姆尼特·萨德勒常把自己的名字写成哈姆雷特·萨德勒,根据当时的文法来看,两字是等同的,可以互换。萨德勒的名在莎士比亚的遗言中被拼为了"Hamlett"。学者们常常猜测《哈姆雷特》中的波隆尼尔的原型可能来自伯利爵士威廉·塞西尔。他是高级财务主管,伊丽莎白一世的大顾问。钱伯斯认为波隆尼尔对雷尔提的建议可以映照伯利爵士对他儿子罗伯特·塞西尔的建议。约翰·威尔逊认为波隆尼尔的原型就是伯利,而劳斯(A. L. Rowse)则猜测波隆尼尔文绉绉的口舌类似伯利爵士。莉莲·温斯坦莱 认为《第一四开本》中的名字"Corambis"暗示了塞西尔和伯利。哈罗德·詹金(Harold Jenkins)则批评道对他人名字的直接引述或讽刺“不是莎士比亚的风格”,而希波德则假设《第一四开本》与其它版本中名字的不同可能是由于作者不想冒犯牛津大学的学者而做的改动。《新剑桥》编辑菲利普·爱德华称“对《哈姆雷特》写作日期的确定都是试验性的”。 最早的定位是根据《哈姆雷特》对《凯撒大帝》的比对,确认时间为1599年中期。最近的定位是根据1602年7月26日的一份注册信息,显示《哈姆雷特》由宫务戏剧团演出。1598年,弗朗西斯·梅洛斯出版了他的《智慧宝库》,涵盖了从乔叟到当时的英国文学,包括了莎士比亚的十二篇戏剧。然而,《哈姆雷特》不再其中,暗示戏剧在当时还没写完。《哈姆雷特》十分出名,《新天鹅》系列编辑伯纳德·罗德认为“梅洛斯不可能对如此重要的作品此视而不见。”F1中的词句“小雏鹰” 可能暗指“教堂孩童”,后者在伦敦的成功迫使环球公司到各地巡回演出。这被称之为“剧院之战”,并支持了1601年的时间定位。凯瑟琳·邓肯- 琼斯接受1600–1年的时间定为,但注意到宫务大臣剧团的环球剧院是一个可以容纳3000人的大剧院,不太可能因为教堂孩童“不到100人”的《安东尼的复仇》给挤出去;她认为莎士比亚对他的作品非常自信,而对他的朋友约翰· 马斯顿表示出谦让。与莎士比亚同年代的加布里亚·哈维在他1598年版的乔叟作品中添加了旁注,这被一些学者看为证据。哈维的旁注中提到“更明智的人”会欣赏“《哈姆雷特》”,并暗示1601年因叛变而被处决的萨塞克斯伯爵依然活着。另一些学者认为这些旁注毫无意义。例如,爱德华称“哈维注释中的时间前后混淆,对《哈姆雷特》时间的定位没有用处。”这是因为同样的注释不但称爱德蒙·斯宾塞和托马斯·沃森都好似活着,并提到1607年出版的约翰·欧文的新铭言集。戏剧文本有三个早期版本,使得独一“真本”难以确定。每个版本都与其它有所不同:其它对开本、四开本也有印刷——包括约翰·斯梅西克的的《第三四开本》、《第四四开本》、《第五四开本》(1611–37)——但都被认为是前三者的衍生品。莎士比亚作品的早期编辑,如尼古拉斯·罗、路易斯· 西奥博尔德将《哈姆雷特》最早的两份资料Q2、F1合并整理。每份资料都有另一份所缺失的成分,并在字词上多有出入:两份资料只有200行完全相同。编辑将资料合并成为一份“兼容”本,试图反映出莎士比亚最初的“理想”作品。西奥博尔德的版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标准本,他的“全文”取向至今仍影响着编辑们的工作。另一些学者则否定这种取向,认为“《哈姆雷特》的独一真本是个不现实的想法... 戏剧有文本,但独一真本不存在”。2006年的阿尔丁·莎士比亚版中的《哈姆雷特》就是这种观点的最好证明。从传统意义上讲,编辑们将戏剧分为五幕。然而,早期文本中没有一本是这样划分的,这种划分方式其实是源于1676四开本的划分法。现代编辑大多遵循这种划分,但都感到些许遗憾;例如,当哈姆雷特将波隆尼尔拖出葛簇特的卧室时,出现了中场休息,在此之后,行动照旧进行,好像没有什么间断出现过。就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而言,早期三版本中的文字出入巨大,而1823年意外发现的一本Q1激起人们的许多兴趣,以及对编辑活动的质疑和重新解释。学者们立即从Q1中发现了明显的瑕疵,并导致了“坏四开本”这一概念的出现。然而,Q1有它的价值:文本中包含了许多舞台指令,反映出当时戏剧的真实运作情况,这在Q2和F1中是不存在的;文本中的4.6幕在Q2或F1中不存在 ;文本对比较之后版本十分有帮助。该版本中场次顺序更为连贯,不像Q2和F1中换场时出现的犹豫与踌躇。Q1的主要瑕疵在于语言:特别是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那句:"To be, or not to be, aye there's the point. / To die, to sleep, is that all? Aye all: / No, to sleep, to dream, aye marry there it goes."比起Q2和F1,Q1的长度明显要短,可能是莎士比亚剧团演出时的备忘稿,也许出自配角只手(很可能是演马西勒斯的人)。学者们就文本的重新构造是正版的还是盗版的争论不休。《新剑桥》编辑凯思林·艾瑞斯则给出另一假说,称Q1是缩减版,做巡回演出时用。从这种观点来看,Q1不是错漏百出,而是因演出的需要而存在,并自1881年以来出现了28个不同版本。十七世纪早期,戏剧就因其中的鬼魂和对忧郁、疯癫的生动描绘而著名,并导致詹姆士一世和卡洛琳时期的戏剧中出现了一连串疯癫事件。虽然戏剧深受人们喜爱,观众众多,但十七世纪复辟时期的评论家认为《哈姆雷特》太原始了,认为其整合程度、礼仪态度上都不合规范。这种观点在十八世纪被反转,评论家们认同哈姆雷特是英雄——一个优秀的青年,但生不逢时 。十八世纪中叶,哥特文学影响了心理分析和神秘主义分析,将疯癫和鬼魂重新推到了前台。直到十八世纪末期,评论家和演员们才开始将哈姆雷特视为一个思维混淆、内心矛盾的人。在此之前,他要么是疯了,要么不是;要么是英雄,要么不是;没有什么中间回旋的余地可言。这些发展反映出文学评论的根本改变,即更多地注重人物而非剧情。到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批评家认为《哈姆雷特》中内部的、个人的矛盾反映出在那个年代里对内心挣扎和内部特点的注重 。同样,批评家们开始注意到哈姆雷特拖拖拉拉的特点,并认为这不单单是个写作手法。这种对角色特征和内心斗争的分析持续到了二十世纪,之后评论向多方面发展。《哈姆雷特》与同时代的戏剧有所不同。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年代,戏剧通常遵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即戏剧应该注重剧情,而不是人物。在《哈姆雷特》当中,莎士比亚翻转了这一规则,将重点放在了独白,而不是剧情上,这样观众就可以获悉哈姆雷特的动机和思想。除了“坏”四开本以外,戏剧看似断断续续、情节不规则。例如,在掘墓戏时 ,哈姆雷特似乎决志行刺克劳地:但在下一幕时,当克劳地再次出现,王子却突然软了下来。学者们依然就此争辩不休,不知这是否是创作中的瑕疵,还是故意增添主题中思想混淆与二重性的手法。最后,其它戏剧一般时长两个小时,而作为莎士比亚篇幅最长的作品,《哈姆雷特》,这个总计4042行,29551字的作品,需要超过4小时的时间来完成演出。甚至在今天,戏剧也通常只演其中的一部分,也只有在影视版中才进行全部的演出。《哈姆雷特》也使用了莎士比亚擅长的手法——戏中戏,即使用故事中讲述的另一个故事来进行叙述。对比现代新闻报纸、杂志、通俗小说,莎士比亚作品对于读者的第一印象就是语言复杂、华丽、难懂。然而,它依然能胜任剧院的演出任务:观众在复原后的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中毫不费力地理解戏剧中的情景。《哈姆雷特》中的语言大多是宫廷用语:优雅、诙谐,正如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利奥内在他1528年的《廷臣》中所述的那样。《廷臣》详细地指出皇家侍从应该如何使用语言来为主子做乐子的方法。奥斯里克和波隆尼尔似乎对此建议表示尊重。克劳地的语言丰富,并添加了许多修辞手法;哈姆雷特与欧菲莉亚也是如此。而赫瑞修、卫兵、掘墓人的语言则相对简单不少。克劳迪的高贵地位则通过使用皇家第一人称多数(“我们”)、首语重复法、暗喻来塑造一种希腊政治演说的风格。哈姆雷特的语言修辞也是超群的。他使用了强大的轮流对白、首语重复法、连接词省略来言述:“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作为对比,哈姆雷特在特定场合下会使用简洁直白的语言,如表述自己对母亲的内在感情时,他说:“它们不过是悲哀的装饰和衣服;可是我的郁结的心事却是无法表现出来的。”此时,他通过使用双关语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又让想法不那么容易看穿。他对欧菲莉亚进“尼姑庵”的言辞包含着一种残忍的双重含义,因为在伊丽莎白时期,“尼姑庵”是“妓院”的别称。他在剧中的很多词汇都是双关语;当克劳地说:“我的侄子哈姆雷特,吾儿啊”时,哈姆雷特却在旁白中说道:“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关的路人。”旁白是一种戏剧的表达方式,即剧中人物对观众说话,而不被别的角色注意到。这样,角色可以直接向对观众坦白心声,或吐露隐情。剧中多处出现了不常见的修辞手法——重名法。例如,欧菲莉亚在尼姑庵末了中道:“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许多学者发现莎士比亚这样使用十分古怪。一种解释称莎士比亚在他晚年时写了《哈姆雷特》,以致言辞颇有风格。语言学家乔治·T·怀特认为重名法是故意而为,以增强戏剧的双重感和混乱感。波林·科尔南辩称莎士比亚通过《哈姆雷特》将英国戏剧永远地改变了,因为他“展示出角色的语言可以同时表达出许多种意思,并且这些意思有时自相矛盾,反应出思想与感情之间的碰撞。”她指出其中的一个例子是哈姆雷特对欧菲莉亚的建议“去尼姑庵吧”,后者同时代指贞洁的圣所或妓院的别称,这反应出哈姆雷特对女性性别认知的混乱。哈姆雷特常被认为是位富有哲学意味的角色,他表达的思想类似于现在所说的相对主义、存在主义、和怀疑主义。例如,他与罗生克兰对话时表达出了一种主观主义的思想:“因为世上的事情本来没有善恶,都是个人的思想把它们分别出来的。”这种除了思想尽是虚无的观点可以追溯到希腊诡辩学派那里,后者辩称除了感知意外,人不能获悉什么——由于所有人都在感知,因此得出不同的观点——因此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真理。对存在主义最经典的台词是“是生存还是毁灭”,在此,哈姆雷特将"being"代指生存和作为,将"not being"代指死亡和不作为。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蒙泰涅认为《哈姆雷特》反应了当时的怀疑主义思想。在此之前,人文主义者米兰多拉辩称人是上帝最伟大的造物,具有上帝的形象,并可以选择自己的本性;然而这种观点在蒙泰涅的《随笔集》中被驳斥。哈姆雷特的“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与蒙泰涅的思想相呼应,但学者无法确认莎士比亚直接引用了蒙泰涅的作品,还是俩人一同对时代的气息做出了类似的反应。在对鬼魂带来的消息进行表态时,哈姆雷特用解析的辩词安抚赫瑞修,称“天地之间有许多事情,是你们的哲学里所没有梦想到的呢。”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精神分析的影响到达了顶峰,这些概念被弗洛伊德、雅各·拉冈、等人应用于《哈姆雷特》上;这些研究影响了舞台的演出。弗洛伊德在他《梦的解析》一书当中,提出了“戏剧建立在哈姆雷特对复仇行动犹豫不决的基础上;但它没有给出这些犹豫的动机或理由。”在回顾不同种类的文学理论后,弗洛伊德认为恋母情结及其所带来的负罪感阻止了哈姆雷特对克劳地下手。就其压抑的精神而言,哈姆雷特明白了“自己并不比所惩戒的对手好到哪里去”。根据他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哈姆雷特在与欧菲莉亚扯“尼姑庵”一事上表现出“对性别的反感”。二十世纪的女权主义对葛簇特和欧菲莉亚做出了新的解析。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评论家将戏剧放在历史框架中,试图再现当时的文化背景。他们将注意力放在英国现代时期早年的性别角色上,关注 maid, wife, or widow 等字眼,以及 whores 。在这种分析当中,《哈姆雷特》的主角因母亲对父王的不忠而改变观点——从母亲到妓女的改变。这个结论导致哈姆雷特对所有女性失望,并认为欧菲莉亚也不过如此。一些评论家认为欧菲莉亚应该是诚实、公正的;然而,两种品质难以相互链接,因为“公正”是对外的,而“诚实”是内在的。《哈姆雷特》是英国戏剧中被引述次数最多的戏剧之一,位列世界名著之林。随后的岁月证明戏剧活力四射、经久不衰。学者劳力·奥斯本从许多现代作品中找到了《哈姆雷特》的印记,并发现了四大类型:对戏剧的虚构处理、为年轻读者的简化、对一个或多个角色的续编、对戏剧叙述的表现。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中,汤姆·琼斯和帕特里奇先生访问了《哈姆雷特》世界,类似于《哈姆雷特》的“戏中戏”写作手法。而歌德的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不但以《哈姆雷特》作为自己的核心,而且创作了鬼魂和威廉·迈斯特死去的父亲等场景。赫尔曼·梅尔维尔在《皮埃尔》中也参考了许多《哈姆雷特》中角色的风格。查理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中也包涵了许多哈姆雷特式的元素。乔治·艾略特的《佛罗斯河畔上的磨坊》中的梅季·塔利弗虽然头脑清醒,但“与哈姆雷特十分相似”,李曼·法兰克·鲍姆的第一部小说是《他们演了新的哈姆雷特》。当鲍姆巡游纽约时,演鬼魂的演员从舞台上栽跟头,乡村演员们对此感到十分滑稽,并要求演员们不停地栽跟头。鲍姆在日后的文章中提及了这一幕,但短篇小说是从演鬼魂的演员那里叙述的。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上海达文社首先以文言文翻译出版了名为英国索士比亚著《澥外奇谭》,第十章为《哈姆莱特》,译为《报大仇韩利德杀叔》。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林纾和魏易用文言文合译的《莎士比亚故事集》的全译本《英国诗人吟边燕语》,《哈姆莱特》被译为《鬼诏》。1921年田汉在《少年中国》杂志上翻译出版了《哈孟雷特》。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在万有文库出版了邵挺翻译的《天仇记》。《哈姆雷特》曾多次被搬上银幕,比较广为人知的版本(其他详见“哈姆雷特”消歧义(英语:Hamlet (disambiguation)))有:多次被人根据它的基本情节作大幅改编,有时是改变国家地点,有时更改变角色:2014年,《哈姆雷特》被改编成长篇叙事诗,与《窦娥冤》和《阴谋与爱情》的长篇叙事诗一起,发表在《三剂毒药三大悲剧》一书中( http://www.amazon.com/x4E09-x5242-x6BD2-x836F-x5927-ebook/dp/B00LP0WYIK)元杂剧《赵氏孤儿》(元·纪君祥)所有关于《哈姆雷特》的引述,除非另加注释,否者都来自于Arden Shakespeare Q2 (Thompson and Taylor, 2006a)。在他们的引述系统下,3.1.55 意思是 act 3, scene 1, line 55. 对《第一四开本》和《第一对开本》中各自简写为Hamlet Q1 和 Hamlet F1,来源于Arden Shakespeare "Hamlet: the texts of 1603 and 1623" (Thompson and Taylor, 2006b)。他们的引述系统Q1 中没有act breaks, 所以 7.115 意思是scene 7, line 115.

相关

  • 营养营养(英语:nutrition)指食物中包含的热量及其他有利健康的成分。营养学是解释食物中营养素和其他物质与生物体的维持,生长,繁殖,健康和疾病相互作用的科学。人以及多数动物摄入食
  • 性类固醇性类固醇(英语:Sex steroid,亦称为性甾体)是指一类与脊椎动物雄激素或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的类固醇激素。他们的效应是由两种方式进行的:第一种是经核受体进行的慢性染色体组机制,
  • 异营生物异营生物(英语:heterotroph)指不能直接以无机物或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养分来维持生存机能的生物。异营生物包括捕食、寄生和腐生三种。 异营性动物细胞需要的物质为水和矿物质
  • 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科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科(学名:Malacoherpesviridae)是疱疹病毒目的一个科,以软体动物为宿主,是该目中唯一感染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其学名来自希腊文的μαλάκιον(malakion),意指软体
  • 客机民航飞机,又名民航机,包括客机及货机。民航客机是体积大、载客量多的集体运输工具,来往城市之间。客机是定翼飞机,机舱内有座位和洗手间。飞行员(机长 · 副机师 · 二副机师 ·
  • 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简称北护大、国北护、北护,是一所位于台湾台北市的国立科技大学,以教授健康科学课程为主。内江街校址为城区部,仅语言治疗与听力学系暨硕士班、健康事业管
  • 爱尔兰历史爱尔兰历史起始于公元前6600年前后,最后一次冰川期结束后人类开始在爱尔兰岛定居开始。约前300年当地的人从青铜器时代过渡到铁器时代。可能与此同时随着凯尔特人向爱尔兰的
  • CHsub3/subMgI甲基碘化镁是一种有机镁化合物,化学式为CH3MgI,它可由碘甲烷和镁屑在醚溶剂中反应得到,它在溶液中以二聚体的形式(施伦克平衡(英语:Schlenk_equilibrium))存在。甲基碘化镁可用于有
  • 呼吸调节器潜水用呼吸调节器(Diving Regulator)可将压缩气瓶内的气体调整气压后输送至各个不同的设备,用于潜水员呼吸或是对潜水装备进行充气。其分为一级调节(First Stage)及二级调节(Seco
  • 全球绿党全球绿党(英语:Global Greens)是一个环境保护主义国际政党组织,始建于2001年,并在澳大利亚堪培拉成立: 72个国家的绿党代表在堪培拉通过了全球绿色宪章。全世界百余国皆有绿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