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尾彩蛋,指的是电影或电视剧在正片结束后增加的额外片段,大多在片尾字幕(英语:Closing credits)的中间或末尾出现。这一中文名称中的“彩蛋”二字源于复活节寻找彩蛋的习俗,不过英文中通常只将这样的片段称为“字幕后片段”(post-credits scene),而“彩蛋”(Easter egg)一词则更常被用于指代影视作品中不易被注意到,但却有特殊含义的细节。片尾彩蛋通常是幽默性质的片段,也经常被用作续集等相关影片的先导预告。
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电影的字幕通常都置于片头(英语:Opening credits)。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随着电影字幕所列出的工作人员数目与日俱增,片尾字幕开始成为常态。现代意义上的片尾彩蛋最早可以追溯到1966年的间谍题材喜剧片《神秘追魂枪(英语:The Silencers (film))》,该片在片尾用戏谑性的片段预告了影片的续集《超级情报员麦汉续集(英语:Murderers' Row (film))》。但真正让片尾彩蛋成为电影业潮流的是1979年的《大青蛙布偶电影(英语:The Muppet Movie)》:本片的片尾字幕结束后,一只布偶面向摄影机镜头,以打破第四面墙的形式向银幕前的观众大喊“回家吧”。在此之后,80年代和9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大量使用了片尾彩蛋。
21世纪初,包括《怪物史莱克》、《星球大战》、《加勒比海盗》、《哈利·波特》等在内的大制作系列电影开始用片尾彩蛋来对续集进行预告。2008年,漫威影业在其电影宇宙的首部作品《钢铁侠》的结尾加入了一个彩蛋,预告超级英雄联盟“复仇者联盟”的组建。自此,片尾彩蛋成为漫威电影宇宙中每部电影的固定传统,这些片段通常被用来建立起整个系列中各部电影之间的联系。随着这一电影系列大获成功,片尾彩蛋成为了很多观众在观影时期待的重要环节,甚至有专门的网站和手机app供观众查询某部电影是否附有片尾彩蛋。漫威的做法引来了众多其他电影片厂的效仿,《速度与激情》、《X战警》等电影系列都开始在片尾加入用于构建“电影宇宙”的彩蛋。近年来,片尾彩蛋在华语片中也屡见不鲜。
系列电影的片尾彩蛋经常被用于预告续集等相关电影。例如,漫威电影宇宙中,《钢铁侠》的片尾彩蛋通过尼克·弗瑞与托尼·史塔克的对话预告了《复仇者联盟》,《钢铁侠2》的彩蛋则以坠落在沙漠中的雷神之锤预告了《雷神》。在《寒战》的结尾,刘杰辉接到电话要求释放囚犯,而李家俊在囚房里神态轻松地读书和打响指,预示了《寒战2》的到来。
片尾彩蛋有时也会被用于呈现剧情反转,或是交代正片中没有叙述完整的情节。《速度与激情5》的片尾彩蛋不但是其续集的预告,也反转了之前的情节,告诉观众在前作《赛车风云》中似乎已经死亡的角色莉蒂·欧提兹其实还活着。而在《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的字幕滚动完毕后,彩蛋片段展现了威尔·特纳与爱人伊丽莎白·斯旺在正片情节结束十年之后重新相逢的场景。
除去在情节上发挥作用的彩蛋之外,无论在系列电影还是非系列电影中,片尾彩蛋也都常常纯粹起到幽默效果。例如,《复仇者联盟》的片尾彩蛋就并没有推动影片情节发展,而是只展示了钢铁侠、美国队长等超级英雄坐在街头餐厅吃阿拉伯小吃沙威玛的画面;《被解放的姜戈》片尾有一个时长仅几秒钟的彩蛋,其中三名坐在囚笼里的黑奴惊异而困惑地望着姜戈离去的背影;《春娇与志明》的片尾彩蛋则是主演余文乐男扮女装出演的一支MV。
以漫威电影宇宙为代表的系列电影通过片尾彩蛋进行了成功的电影营销,大幅提升了观众对系列中新角色和新电影的期待程度。超级英雄电影结尾的彩蛋也因其与漫画书连载叙事方式的相似之处而受到漫画爱好者的欢迎。有观点认为,片尾彩蛋可以鼓励观众走进电影院,帮助影院与流媒体平台竞争。此外,想要观看彩蛋的观众必须在片尾字幕结束后才离场,因此彩蛋也被认为是表达对演职人员的尊重的一种途径。
然而,在片尾插入彩蛋的做法也受到了一些电影从业者和评论家的批评。执导X战警系列电影中《金刚狼3:殊死一战》一片的詹姆斯·曼高德曾公开表达对片尾彩蛋热潮的强烈不满,认为彩蛋伤害了影片含义的完整性,粉饰了某些影片质量的低劣,观众对于彩蛋本身的期待和讨论也在影片上映前营造了虚假繁荣的气氛。有相似的批评声音指出,片尾彩蛋不但破坏了影片自身的结尾,而且尽管系列电影的粉丝们可以理解这些片段的含义,彩蛋自身却大多毫无叙事层面的价值。批评者认为,添加彩蛋以讨粉丝欢心的做法反映了电影片厂的懒惰心理,而通过彩蛋来对正片中的重要情节进行“反转”则体现了片厂抵触冒险的保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