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颅咽管瘤
✍ dations ◷ 2025-08-07 23:56:39 #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是发生于颅咽管(Landzert's canal)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多见于少年和儿童,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好发于蝶鞍上垂体结节部上端,少数位于鞍内,向鞍上发展,个别见于蝶窦或咽后壁等处。生长缓慢各人病情差异大,有十多岁发病也有四十岁以上才发病。肿瘤早期即压迫视交叉、视神经、视束等引起各种视野缺损如一侧成双侧中心暗点、Traquair前部视交叉综合征、双下方半盲、双颞侧偏盲及同向偏盲等,以双颞侧偏盲多见。因压迫多来自视交叉后上方,故视野缺损多自下方开始。也常有不规则的视野缺损,偶有周边视野缩小。随视野变化,视力逐渐下降;也可突然失明,可能为影响视交叉血供所致,失明偶可恢复。眼底检查常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有时虽视野缺损,视力下降,但视盘正常。若第三脑室受侵致颅内高压,常有外展麻痹和视乳头水肿,并继以继发性萎缩。肿瘤压迫动眼神经可引起眼肌麻痹。视力丧失者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个别病例虽光感丧失,而瞳孔仍有缓缓慢的对光反应。 有的眼痛明显。因肿瘤常系囊性,囊液的急速增长、吸收或渗漏,可致上述症状急剧发生、停止进展或自行缓解。儿童易有颅内高压症状。如肿瘤压迫额叶底部、颞叶、大脑脚或小脑脚时,可产生相应的精神症状、钩回发作、偏瘫或共济失调。因垂体前叶及下丘脑受累,儿童多有垂体性侏儒;成人易有尿崩、性功能障碍、肥胖、体温调节障碍及嗜睡等。约60~70%有鞍上或鞍内钙化影,有诊断价值。钙化为团块、斑点或弧线状,有时贴于颅底呈骨性隆起外观。位于鞍上者,常有鞍背及床突等处的骨质吸收和破坏;位于鞍内者,则类似垂体瘤所见。脑血管造影和垂体瘤突至鞍上时所见类似。脑室造影偶显示第三脑室前部受压和侧脑室扩大。循证医学
相关
- 关节僵硬关节僵硬(英语:joint stiffness)可能是关节活动时产生疼痛的症状、或运动时活动范围变小的症状或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的医学征象(或简称“体征”)。
-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英语:Sustainable Development,缩写:SD),或永续发展是指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以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为前瞻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这个术语使用
- 蜕皮动物蜕皮动物总门(拉丁语:Ecdysozoa)是一大类原口动物,包括节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和几个小门。最初由Auinaldo等人于1997年定义,主要根据是18S 核糖体RNA树。而这个分类同时也被一系
- 噪音污染噪声污染指人类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噪声干扰周围动物(动物包括人类)生活环境。目前世界上环境噪声最主要的来源是交通噪声,包括汽车、船
- 脑血管障壁脑血管障壁(英语:blood–brain barrier ,BBB),也称为血脑屏障或血脑障壁,指在血管和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地阻止某些物质由血液进入大脑的“屏障”。19世纪末,保罗·埃尔利希在一个实
- 灌肠医学的灌肠(enema)是指通过肛门引液体灌洗直肠的操作。有治疗疾病(例如便秘)、另类保健疗法、减重、或者非法虐待(例如性虐待)的用途。使用的器具及液体必须为医用,否则很容易引发
- 墨尔森条约《梅尔森条约》(法语:Traité de Meerssen,德语:Vertrag von Meersen),又译《墨尔森条约》,为西法兰克王国君主秃头查理及东法兰克王国国王日耳曼人路易于公元870年所签署的条约。8
- 小舌悬雍垂(palatine uvula,又名腭垂,俗称“小舌”、“吊钟”)是人体口腔器官,悬挂于软颚正中间的末端。悬雍垂的功能是在饮食时上升堵住食物通过鼻腔进入气管的通道,从而使食物进入食
- 土耳其土耳其国家图书馆(Millî Kütüphane)是土耳其的国家图书馆,位于该国首都安卡拉。此图书馆成立于1946年4月15日,是土耳其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之一。 该博物馆最初建立时因为空间太
- 内窥镜内窥镜(内射镜)(endoscopy (looking inside))泛指经各种管道射入人体,以观察人体内部状况的医疗仪器。部分内窥镜同时具备治疗的功能,如膀胱镜、胃镜、大肠镜(英语:Colonos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