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污染

✍ dations ◷ 2025-11-25 04:39:32 #噪音污染
噪声污染指人类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噪声干扰周围动物(动物包括人类)生活环境。目前世界上环境噪声最主要的来源是交通噪声,包括汽车、船、飞机和火车产生的噪声,如果城市规划不好,将工业区规划接近生活区,工业噪声也是一种主要污染,此外像建筑施工机械,娱乐扩音设施,甚至一些办公设备,人们大声喧哗吵闹,都是噪声污染源。噪声对动物也有很大的影响,降低动物听力,妨碍动物之间用声音进行交流,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定向和求偶,影响捕食者和被捕食动物之间的自然信息沟通,因此破坏了生态平衡。噪声还导致动物的栖息地范围缩小,使濒危动物加快灭绝。海军使用的声纳导致有些鲸类迷失方向,冲向海滩自杀。噪声还迫使动物之间交流需放大音量,科学家研究发现,当附近有潜艇发出声纳时,鲸发出的声音时间更长。如果有的种类动物发出的声音不可能更强,在人类发出的噪声遮盖下不容易被听到,这种声音也许是对同伴警惕捕食者的警告。如果有的种类可以更强的发出声音,迫使其他种类不得不也更强地发出声音,最终会导致生态失衡。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的欧洲野兔,在白天噪声污染重的区域,夜晚会发出更强的叫声,白天噪声越重,夜晚它们发出的叫声越强,而和当地的光污染强度无关。斑胸草雀在交通噪声越强的环境下,对它们的配偶越不忠实,可能是为了增加基因的变异性,以便种群更好地适应环境。为降低空中噪声,从1970年代到1980年代,大飞机制造商一直致力于设计低噪声飞机引擎,此外机场重新设计跑道位置,避免夜间飞机频繁起落,也能减轻周围环境的噪声。从1930年代开始,工厂都在重视降低工作场合噪声,设计低噪声机械,将工人工作地点和噪声源隔离等措施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关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也被称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RBs)或AT1受体拮抗剂,是一类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
  • 携带者带原者指受到传染病的感染或带有隐性(recessive)遗传疾病的不正常基因,却不表现症状的人。即使不受到疾病或基因可感染到的影响,他们仍能够将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散播给其他个体
  • 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又称毒性皮炎,指的是人体皮肤因与某种物质直接接触而产生的皮肤炎症,局限于皮肤部分区域。其原因可能是过敏(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或外部刺激(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而后者较常
  • 麦角固醇麦角固醇(英语:Ergosterol,又称为麦角甾醇)是从真菌类酵母与麦角菌中发现的一种植物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被转化为维生素D2。它是酵母和真菌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功能与动物细胞膜
  • 赌博成瘾赌博成瘾或问题赌博(Ludomania)是一种持续需要赌博的心理,尽管患者明知其负面危害,又或希望停止。问题赌博的定义,在于赌徒或其他人受到伤害,而不是赌徒的行为会否构成伤害。对于
  • RTA 1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dRTA、或"1型肾小管酸中毒"(RTA 1))是RTA的传统形式,为RTA第一个描述的病症。远端RTA的特征在于远端肾单位的集合管系统
  • 外阴肿瘤外阴肿瘤,也称外阴癌(英语:Vulvar cancer),是一类生长于外阴的肿瘤,占所有妇科癌症的4%,且会影响患者终生。它包括有外阴癌的癌前病变外阴上皮内瘤变、鳞状细胞癌和乳房外柏哲德氏
  • 海豹海豹科(学名:Phocidae)动物俗称海豹,是食肉目鳍足类的一科,常见的有斑海豹、港海豹、冠海豹等。海豹是成纺锤体型、四肢特化成鳍状的哺乳类动物,头圆颈短,没有外耳廓,因为它们的脸部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徽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官方英文译名: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简称国家安监总
  • 收入越不平均贫富差距(亦称为贫富不均、经济不平等和国民收入不均等)是指一个群体里面每个人之间的经济资产(财富)及收入的分配不均等。本用词一般是指一个社会里面个人或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