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

✍ dations ◷ 2025-10-17 19:29:04 #吲哚
吲哚(拼音:yǐn duǒ,注音:ㄧㄣˇ ㄉㄨㄛˇ,粤拼:jan5 do2,音同“引朵”、IUPAC命名:indole),是芳香杂环有机化合物,为双环结构,包含了一个六元苯环和一个五元含氮的吡咯环。因为氮的孤对电子参与形成芳香环,所以吲哚不是碱,性质也不同于简单的胺。在室温,吲哚是固体。自然情况下,吲哚存在于人类的粪便之中,并且有强烈的粪臭味。然而,在很低的浓度下,吲哚具有类似于花的香味,是许多花香的组成部分 ,例如橘子花,吲哚也用来制造香水,煤焦油也会有吲哚。在很多有机化合物中能发现吲哚结构,比如色氨酸及含色氨酸的蛋白质,生物碱及色素中也包含有吲哚结构。吲哚能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多取代于3号位。取代吲哚是许多色胺碱的基础结构,比如神经传递素复合胺,褪黑素,迷幻药,二甲基色胺,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和LSD。其他的吲哚化合物包括植物生长素(吲哚-3-乙酸),抗炎药物消炎痛(茚甲新)和血管舒张药物心得乐。吲哚的名称indole是由indigo(靛蓝)和oleum(发烟硫酸)所组成,因为吲哚首次制得是通过混合靛蓝和发烟硫酸。吲哚化学是随着对靛青的研究开始发展的,继而转化为研究靛红,然后是羟吲哚。在1866年,阿道夫·冯·拜尔用锌粉将羟吲哚还原为了吲哚。1869年,他假设出了吲哚的结构,至今仍然被大家公认。直到19世纪末,某些吲哚化合物也仅仅是作为重要的染料来看待。到了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吲哚的兴趣逐渐增强,因为吲哚作为一个核心基团出现在了很多重要的生物碱中,例如色氨酸和植物激素,到现在对于吲哚的研究仍然很活跃。吲哚是用苯甲酸被生物合成。吲哚是煤焦油的主要成分,其中220-260℃的蒸馏产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吲哚及其衍生物可以被多种原料合成。主流的工业路线是以苯胺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与乙二醇在气相反应得到。反应温度控制在200至500℃,产率可高达60%。不同于大多数胺,吲哚几乎没有碱性。它的成键环境与吡咯极为相似,只有像盐酸这样的强酸才可能将之质子化,得到的共轭酸的pKa是-3.6。很多吲哚类化合物(如色胺)在酸性环境下的活性都是由此产生的。吲哚上最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位置是3位,它的活性是其苯环碳的1013倍。例如Vilsmeier-Haack酰化反应在室温下就能于3位碳上发生。由于吡咯环上电子富集,往往在1位氮和2,3位碳都被取代后,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才可能发生。芦竹碱是一种由吲哚、二甲胺和甲醛通过Mannich反应得到的常用中间体。它是3-吲哚乙酸和色氨酸的前体。N位氢在DMSO中电离的pKa是21,所以需要非常强的碱,诸如氢化钠或者丁基锂,才有可能在无水环境下将之去质子化。得到的金属有机盐(具有非常强的碱性)有两种存在形式。对于难成共价键的钾、钠离子,负电荷集中在1位氮上;而对于可以成共价键的镁(包括Grignard试剂)和(尤其是)锌,负电荷则集中在3位碳上。类似的,在极性非质子溶剂比如DMF或DMSO中,1位氮易受到亲电试剂进攻;而在非极性溶剂比如甲苯中,则是3位碳更活泼。2位碳上的氢酸性排第二。对于氮被保护了的吲哚衍生物,丁基锂或二异丙基氨基钾就专一地在2位碳上发生去质子反应,得到非常强的亲核试剂。 Bergman 和 Venemalm 开发出了在不保护氮的条件下在2位碳上取代的反应。Alan Katrizky 也曾开发出过类似的技术。由于吲哚的富电子性,吲哚很容易被氧化。N-溴代丁二酰亚胺可以选择性的将吲哚氧化为羟吲哚。只有2位碳和3位碳上的π键能发生环加成反应。吲哚发生分子间环加成的倾向不高,但其衍生物的分子异变却可以有很高的产率。例如 Padwa et al 通过Diels-Alder反应合成了士的宁的下一步中间体。在这个反应中,2-氨基呋喃作为了双烯体,而吲哚作为亲双烯体。吲哚也可以发生分子内的 和 环加成反应。

相关

  • 亨廷顿氏舞蹈病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 HD)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会导致脑细胞死亡。早期症状往往是情绪或智力方面的轻微问题,接着是不协调和不稳定的步伐(英语:Gait)。随着疾病的进展,身
  • 科恩症候群科恩综合症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婴幼儿时生长迟滞与低肌张力、青少年后中广型肥胖、重度到极重度智能障碍。其在阿米甚人的发生率约为1/15000,而其它地方则未明。遗传方面,其
  • 墨尔森条约《梅尔森条约》(法语:Traité de Meerssen,德语:Vertrag von Meersen),又译《墨尔森条约》,为西法兰克王国君主秃头查理及东法兰克王国国王日耳曼人路易于公元870年所签署的条约。8
  • 篆书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苏珊·林德奎斯特苏珊·林德奎斯特(英语:Susan Lindquist,1949年6月5日-2016年10月27日),美国生物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专门从事分子生物学,特别是朊毒体以及热休克蛋白的蛋白质折叠问题的研
  • 荷兰共和国尼德兰七省联合共和国(荷兰语:De Republiek der Zeven Verenigde Nederlanden),又称联省共和国,中文俗称荷兰共和国,是1581年-1795年期间,在现在的荷兰及比利时北部地区(弗兰德地区)
  • 磁山文化磁山文化,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得名于1933年在河北省武安县发现的磁山遗址,年代约为距今8000年-7000年前,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燕山山麓以南、黄河以北的低山丘陵
  • 薄膜生长技术薄膜的生长是半导体制造中一项重要的工艺。薄膜生长技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常见的薄膜生长技术包括:
  • 超低穿透空气过滤网超低穿透空气过滤网(英语:Ultra Low Penetration Air Filter,缩写:ULPA),主要是用来去除0.1µm以上之微粒,过滤效果约为DOP 99.995%以上,过滤网材质为特殊玻璃纸。测试这些过滤网的
  •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英语: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方法(含随机游走蒙特卡洛方法)是一组用马氏链从随机分布取样的算法,之前步骤的作为底本。步数越多,结果越好。创建一个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