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边界层
✍ dations ◷ 2025-04-02 10:43:15 #边界层
边界层,又称附面层是一个流体力学名词,表示流体中紧接着管壁或其他固定表面的部分。边界层是由黏滞力产生的效应,和雷诺数Re有关。一般提到的边界层是指速度的边界层。在边界层外,流体的速度接近定值,不随位置而变化。在边界层内,在固定表面上流速为0,距固定表面越远,速度会趋近一定值。若流体的速度为
u
(
y
)
{displaystyle u(y)}
,
y
{displaystyle y}
为该点和固定表面的距离,而流体在不受黏滞力影响的速度为自由速度
u
o
{displaystyle u_{o}}
,则可依下式定义边界层厚度(也称作速度边界层厚度)
δ
{displaystyle delta }
,即速度到达99%自由速度
u
o
{displaystyle u_{o}}
的位置:边界层厚度越小,边界层内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可以视为速度的扩散率越大。在不可压缩流中,位移厚度(displacement thickness)δ*或δ1可以用以下的方式定义:而在可压缩流中对应的定义如下(
ρ
{displaystyle rho }
为流体密度):位移厚度可视为若流体没有黏滞力,其速度为自由速度
u
o
{displaystyle u_{o}}
,若其流量(可压缩流中为质量流量)和原来流场的流量相同,流体可以减少的厚度。位移厚度可以量度在一流场中,因黏滞力而减少的流量。以类似的方式可以定义动量厚度(momentum thickness)θ或δ2:动量厚度可视为若流体没有黏滞力,其速度为自由速度
u
o
{displaystyle u_{o}}
,若其总动量和原来流场的动量相同,流体可以减少的厚度。在热传导中也有热的边界层。热边界层厚度定义和边界层厚度类似,是从边界到温度为99%原始流体温度位置的距离。
热的边界层厚度越小,表示热传的效果越好。热传的边界层厚度及速度边界层厚度的关系由普兰特尔数Pr控制。若 Pr=1,两者厚度相同;若Pr> 1,热传边界层厚度较薄,热传的效果较好;若 Pr < 1,热传边界层厚度较厚,热传的效果较差(如空气)。
相关
- 会厌炎会厌炎(Epiglottitis)是会厌部位(舌根部上方的软骨,可避免食物进入气管)的发炎。症状一般会出现的很快,症状包括吞咽困难,也会造成流口水、声音改变、发烧以及呼吸加快等症状,因为会
- 致畸物质畸形学(英语:Teratology)是研究生理上发展缺陷的学科。人们常常认为它就是研究人类先天性障碍的,但是其实畸形学的覆盖面比这个广得多。除了先天发育之外,它也研究其他的生命阶段
- 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座椅(英语:Child safety seat)是一种系于汽车座位上,有束缚设备,仅供小童乘坐并能在发生车祸时,束缚着小童以保障小童安全的座椅。对两岁至六岁孩童,安全肩带与安全腰带防
- 自然死亡非正常死亡在法医学上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包括火灾、溺水等自然灾难;或工伤、医疗事故、交通事故、自杀、他杀、受伤害等人为事故致死。与之相对的正常死亡,则指由内在的健
- 神经假体神经义肢(英语:neuroprosthetics)是指替代人体神经通路受损部分的人工植入装置。神经义肢通过人工电刺激以引起神经组织的兴奋,从而代替受损的神经功能。按受损功能的不同,神经义
- 物质滥用物质滥用(英语:Substance abuse)广义上也被称为药物滥用(英语:drug abuse),药物滥用是指经常用于临床效力的处方药使用,但是滥用潜力和已知的反作用与不适当使用联系在一起,比如有镇
- 澳大利亚人种澳洲人种(the Proto-Austroloids)亦称原始澳大利亚人种,是按照遗传和体质为人类分类所划分出的一个人种。他们属于第一批走出非洲的人类,被认为在五万年前到达澳洲。澳洲人种主
- 脑垂腺脑下垂体(法语、德语: Hypophyse,英语:pituitary gland,亦称为脑垂体)位于脑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中的蝶鞍内,它的上方有视神经经过,两侧被海绵静脉窦所包围,它的底部为蝶窦及鼻咽。
- 酶促反应酶促反应(又称酶催化)是指由一类被称为酶的特殊蛋白质所催化的化学反应。因为非催化反应的速率特别慢,故细胞中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就显得极重要。酶促反应的机制与其他类型
- 近场 (NSOM/SNOM)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 (NSOM/SNOM)是一个 显微镜 技术,用于结构调查,其利用渐逝波的特性打破远场中衍射极限 。 在SNOM, 激发激光光透过一个直径小于激光波长的孔径聚焦,从而在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