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层

✍ dations ◷ 2025-10-31 06:24:08 #边界层
边界层,又称附面层是一个流体力学名词,表示流体中紧接着管壁或其他固定表面的部分。边界层是由黏滞力产生的效应,和雷诺数Re有关。一般提到的边界层是指速度的边界层。在边界层外,流体的速度接近定值,不随位置而变化。在边界层内,在固定表面上流速为0,距固定表面越远,速度会趋近一定值。若流体的速度为 u ( y ) {displaystyle u(y)} , y {displaystyle y} 为该点和固定表面的距离,而流体在不受黏滞力影响的速度为自由速度 u o {displaystyle u_{o}} ,则可依下式定义边界层厚度(也称作速度边界层厚度) δ {displaystyle delta } ,即速度到达99%自由速度 u o {displaystyle u_{o}} 的位置:边界层厚度越小,边界层内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可以视为速度的扩散率越大。在不可压缩流中,位移厚度(displacement thickness)δ*或δ1可以用以下的方式定义:而在可压缩流中对应的定义如下( ρ {displaystyle rho } 为流体密度):位移厚度可视为若流体没有黏滞力,其速度为自由速度 u o {displaystyle u_{o}} ,若其流量(可压缩流中为质量流量)和原来流场的流量相同,流体可以减少的厚度。位移厚度可以量度在一流场中,因黏滞力而减少的流量。以类似的方式可以定义动量厚度(momentum thickness)θ或δ2:动量厚度可视为若流体没有黏滞力,其速度为自由速度 u o {displaystyle u_{o}} ,若其总动量和原来流场的动量相同,流体可以减少的厚度。在热传导中也有热的边界层。热边界层厚度定义和边界层厚度类似,是从边界到温度为99%原始流体温度位置的距离。 热的边界层厚度越小,表示热传的效果越好。热传的边界层厚度及速度边界层厚度的关系由普兰特尔数Pr控制。若 Pr=1,两者厚度相同;若Pr> 1,热传边界层厚度较薄,热传的效果较好;若 Pr < 1,热传边界层厚度较厚,热传的效果较差(如空气)。

相关

  • 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机密 (1998年9000人)(2013年大约16000人)机密 (1998年15亿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 Agency (NGA))是美国政府下设的为国家安全而收集、分析并
  • 囊泡虫囊泡虫总门(学名:Alveolata)是一大类原生生物.囊泡虫类可分为4个门, 在形态上具有非常大的多样性,但根据细胞内的超微结构与基因具有密切亲缘关系:帕金虫属(Perkinsus)可能属于
  • 3d1 4s22,8,9,2蒸气压第一:633.1 kJ·mol−1 第二:1235.0 kJ·mol−1 第三:2388.6 kJ·mol−1 (主条目:钪的同位素钪(Scandium),其命名Scandium源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拉丁文名称Sc
  • 阿尔卡埃乌斯阿尔卡埃乌斯,(前620年-?,英语:Alcaeus, Alkaios、希腊语:Ἀλκαῖος) )。古希腊莱斯沃斯的密提林抒情诗人之一。其兄弟与皮塔库斯结盟推翻了该地的僭主,后因为在西格乌姆(赫勒斯
  • 古壮字方块壮字又称古壮字,是壮族人民为了书写壮语借用汉字的字型或结构创造的文字。壮语叫做“
  • 东北大学东北大学可以指:
  • Linnaeus卡尔·冯·林奈(英语:Carl Linnaeus,瑞典语:Carl von 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也译为林内,受封贵族前名为卡尔·林奈乌斯(Carl Linnaeus),由于瑞典学者阶层的姓常拉丁化,又
  • Akt/PKBAkt信号通路或者PI3K-Akt信号通路是促进响应胞外信号的信号转导途径。涉及到的核心蛋白是PI3K (磷脂酰肌醇 3-激酶) 和Akt(蛋白激酶B)。一种生长因子的初始刺激引起细胞表面
  • 修女修女(英语:Nun),是天主教、东正教、圣公会以及信义宗的女性修行人员,通常須發三愿(即神贫、贞洁、服从),从事祈祷和协助神父进行传教。在中国,修女有时称为“姆姆”或“嬷嬷”。德雷
  • 精神药物公约《精神药物公约》是一项控制苯丙胺、LSD等精神药物的联合国公约,1971年2月21日于维也纳签署通过。1961年制定的《麻醉品单一公约》无法禁止新出现的精神类药物,它所禁止的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