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层

✍ dations ◷ 2025-07-11 08:01:10 #边界层
边界层,又称附面层是一个流体力学名词,表示流体中紧接着管壁或其他固定表面的部分。边界层是由黏滞力产生的效应,和雷诺数Re有关。一般提到的边界层是指速度的边界层。在边界层外,流体的速度接近定值,不随位置而变化。在边界层内,在固定表面上流速为0,距固定表面越远,速度会趋近一定值。若流体的速度为 u ( y ) {displaystyle u(y)} , y {displaystyle y} 为该点和固定表面的距离,而流体在不受黏滞力影响的速度为自由速度 u o {displaystyle u_{o}} ,则可依下式定义边界层厚度(也称作速度边界层厚度) δ {displaystyle delta } ,即速度到达99%自由速度 u o {displaystyle u_{o}} 的位置:边界层厚度越小,边界层内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可以视为速度的扩散率越大。在不可压缩流中,位移厚度(displacement thickness)δ*或δ1可以用以下的方式定义:而在可压缩流中对应的定义如下( ρ {displaystyle rho } 为流体密度):位移厚度可视为若流体没有黏滞力,其速度为自由速度 u o {displaystyle u_{o}} ,若其流量(可压缩流中为质量流量)和原来流场的流量相同,流体可以减少的厚度。位移厚度可以量度在一流场中,因黏滞力而减少的流量。以类似的方式可以定义动量厚度(momentum thickness)θ或δ2:动量厚度可视为若流体没有黏滞力,其速度为自由速度 u o {displaystyle u_{o}} ,若其总动量和原来流场的动量相同,流体可以减少的厚度。在热传导中也有热的边界层。热边界层厚度定义和边界层厚度类似,是从边界到温度为99%原始流体温度位置的距离。 热的边界层厚度越小,表示热传的效果越好。热传的边界层厚度及速度边界层厚度的关系由普兰特尔数Pr控制。若 Pr=1,两者厚度相同;若Pr> 1,热传边界层厚度较薄,热传的效果较好;若 Pr < 1,热传边界层厚度较厚,热传的效果较差(如空气)。

相关

  • 百日咳百日咳(Pertussis)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细菌性传染病。一开始的病征通常类似于普通感冒,会有流鼻水、发烧和轻微咳嗽等症状。之后几周会伴随着剧烈咳嗽,就连呼吸时也会发出高音调
  • 克雷伯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学名:Klebsiella)是肠杆菌目肠杆菌科的一属,为革兰氏阴性菌,杆状,其中包括了人类感染症常见的克雷伯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克雷伯氏菌属的命名,是纪念德
  • 集落刺激因子集落刺激因子(CSF)是一类分泌型的糖蛋白,其与造血干细胞表面上的受体蛋白结合,从而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其可导致细胞增殖并分化成特定类型的血细胞(通常是白细胞,对于红细胞形
  • 汉越词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真皮真皮层(拉丁语、德语、英语、西班牙语: Dermis、法语、葡萄牙语: Derme)是位于表皮与皮下组织之间的一层皮肤,其由两层组成——乳头层与网状层。真皮的结构组成是胶原蛋白、弹
  • 斑块丘疹(英语:papule),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丘疹表面可扁平(如扁平疣(英语:flat wart))、圆形脐凹状(如传染性软疣)或粗糙不平呈乳头状,颜色可呈紫红色(如扁平
  • LycosLycos是一家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和门户网站。最早诞生于1994年麦克·马丁博士(Dr.Michael Mauldin)在Carnegie Mellon大学的一个搜索项目,当时的Lycos搜索引擎被用于该校的数字
  • 荷尔蒙激素(英语:hormone)也音译作荷尔蒙或贺尔蒙,在希腊文原意为“兴奋活动”。激素是指体内的某一细胞、腺体或者器官所产生的可以影响机体内其他细胞活动的化学物质。仅需很小剂量
  • 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拉沃斯拉夫·斯捷潘·鲁日奇卡(克罗地亚语:Lavoslav Stjepan Ružička,1887年9月13日克罗地亚武科瓦尔 - 1976年9月26日瑞士),克罗地亚化学家,193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鲁日奇卡生
  • 巴比妥酸盐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剂,属于巴比妥酸的衍生物,其应用范围可以从轻度镇静到完全麻醉,还可以用作抗焦虑药、安眠药、抗痉挛药。长期使用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