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不饱和脂肪

✍ dations ◷ 2025-10-29 00:05:40 #单元不饱和脂肪
单元不饱和脂肪(英语:monounsaturated fat)是两类不饱和脂肪酸之一,分子中只有一个双键,其余皆为单键;相比之下,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则有多于一个以上的双键存在例如二十花生四烯酸。单元不饱和脂肪酸是属于非必需脂肪酸(non-essential fatty acids),可以在体内合成,例如ω-9(Omega-9)系列脂肪酸。常见的此类脂肪酸包括棕榈油酸或油酸,油酸是橄榄油与棕榈油的主要成分之一,而芥花籽油、花生油、菜籽油、果仁及牛油果等植物油均相对含有较多这类脂肪酸。常见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软脂酸,顺式十八烷酸和油酸,下图是软脂酸和油酸的结构式:软脂酸油酸油酸的分子结构单元不饱和脂肪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所携带的胆固醇(常被俗称为“坏胆固醇”),有可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所携带的胆固醇(常被俗称为“好胆固醇”),能减低患上冠心病之风险。 研究认为,由于更能提高生物膜的流动性,多不饱和脂肪比单不饱和脂肪更能降低患冠心病的危险,但同时也提高了患脂质过氧化的风险。另一方面,某些单不饱和脂肪和饱和脂肪会提高胰岛素抗性,而多不饱和脂肪则会降低胰岛素抗性进一步对于大规模KANWU的研究表明,增加单不饱和脂肪和降低饱和脂肪的摄入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这只限于总脂肪摄入量较低的状态下 研究表明当时用单不饱和脂肪替换饱和脂肪时,可以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和能量恢复。在单不饱和脂肪中,高油酸食物比高硬脂酸食物更能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这一研究还表明,单不饱和脂肪有助于降低愤怒和烦躁状态的发生 血红细胞的细胞膜中的油酸和其他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胸腺癌的风险成正相关,细胞膜中的饱和指数和胸腺癌的风险成负相关。单饱和脂肪酸和低饱和指数都是postmenopausal胸腺癌的预兆指标。这些参数都和酶9-d的活性有关。在儿童中,摄入单不饱和脂肪可以改善血清中油脂的情况。地中海饮食和单不饱和脂肪密切相关。虽然地中海沿岸居民的饮食比北欧国家居民的饮食中油脂更多,但其中大部分油脂都是源于橄榄油的单不饱和脂肪和源于鱼类、蔬菜和羊肉的ω-3脂肪酸,甚少有饱和脂肪。克里特岛居民的饮食中也含有很高的脂肪含量,但多数由橄榄油提供所以降低了居民患冠心病的风险,但无法降低患胸腺癌的风险。不饱和脂肪酸

相关

  • 青霉素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由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
  • 胰蛋白酶结构 / ECOD胰蛋白酶(英语:trypsin)是一种酶。胰蛋白酶在小肠工作,它会将蛋白质水解为肽,进而分解为氨基酸。这是蛋白质能被人体吸收的必要过程。这种酶的作用原理和其他丝氨酸蛋
  • 氟氯西林氟氯西林,英文名Flucloxacillin(INN), 又名氟氯苯甲异恶唑青霉素钠、氟氯青、氟氯青霉素钠、氟氯西林、氟沙星、奥佛林、氟氯苯唑青霉素钠。是一种半合成的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
  • 心房中隔缺损心房中隔缺损(英语:atrial septal defect,简称:ASD),也被称作心房中膈缺损、心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是由于心脏的心房间隔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的右心房和左心房间的异常连通。右
  • X射线X射线(英语:X-ray),又被称为爱克斯射线、艾克斯射线、伦琴射线或X光,是一种波长范围在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对应频率范围30 PHz到30EHz)的电磁辐射形式。X射线最初用于医学成像诊
  • 亚齐省伊斯兰教 98.19% 新教 1.12% 佛教 0.16%天主教会 0.07% 印度教 0.003%亚济特区(Aceh),是在印尼苏门答腊岛北端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首府班达亚齐。1949年印尼脱离荷兰殖民独立,并
  • 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希腊语:Ἡράκλειτος,前540年-前480年),古希腊哲学家,爱菲斯学派(英语:Ephesian school)的创始人。生于以弗所一个贵族家庭,相传他生性忧郁,被称为“哭的哲学人”(Wee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英语: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简称ROP),又称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英语:Retrolental fibroplasia,简称RLF)、 特里综合征(英语:Terry syndrome),是一种主要影响接受
  • 眼球震颤眼球震颤(英文:英语:Nystagmus,/nɪˈstæɡməs/),简称眼震,是一种眼球不自主的节律性(少数非节律性)往返运动,多现于眼、耳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但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或由实验方法
  •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英语:Stanley Milgram,1933年8月15日-1984年12月20日),又译为史丹利·米尔格兰,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于1960年在耶鲁大学工作时进行了著名的米尔格拉姆实验,测试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