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胺培南

✍ dations ◷ 2025-05-16 19:21:46 #亚胺培南
亚胺培南(Imipenem)是一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属于β-内酰胺类。该药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默沙东开发 。 同其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类似,亚胺培南对许多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高度抗性,因此在治疗耐药菌导致的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默沙东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通过长时间的筛选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cattleya)发酵液中分离得到沙纳霉素。 沙纳霉素具有抗菌活性,但代谢和化学稳定性差,因此直接将其运用于临床的效果较差。 透过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在沙那霉素母核碳青霉烯的4位引入取代基可增加空间位阻,从而增加化学稳定性,但会影响抗菌活性,而在3位侧链末端引入亚氨基的亚胺培南不仅提高了化学稳定性,而且由于亚氨基使药物穿透力增强,使得亚胺培南的抗菌活性与抑酶作用均比沙纳霉素强。亚胺培南于1975年获得专利,并于1985年由FDA批准用于医疗上市。临床上首选应用于各类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所致的各种复杂严重感染,仅供注射给药,通常以复方制剂的形式应用于临床。单独给药时,亚胺培南容易被肾脱氢肽酶代谢而失活,需要与西司他丁共同给药以防止药物失活。故当前市面上亚胺培南多以复方制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如泰能)的形式应用于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和呕吐。 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人应用亚胺培南时应慎用,因为两者结构相似,交叉反应率很高。 在高剂量下,亚胺培南能导致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亚胺培南通过抑制各种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合成而起到抗微生物的作用。 它在一些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存在下仍然非常稳定,并且对一些具有β-内酰胺酶的耐药性革兰氏阴性细菌仍有抑制作用。亚胺培南具有广泛的抗菌谱。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牙鲆放线菌,嗜水气单胞菌,脆弱拟杆菌,均匀拟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一般对亚胺培南敏感, 其对铜绿假单胞菌和肠球菌属细菌也具有抗菌活性。 但是,它对MRSA和具有NDM-1或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细菌不起作用。而鲍曼不动杆菌、脆弱拟杆菌和粪肠球菌对亚胺培南能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除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外,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种不多。羧基青霉素:羧苄西林(卡茚西林) · 替卡西林 · 替莫西林 脲基青霉素:阿洛西林 · 哌拉西林 · 美洛西林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厌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蠕虫病蠕虫病,也称为蠕虫感染,是人和其他动物一部分身体被寄生蠕虫感染导致的一种巨噬细胞疾病。这些寄生虫种类很多,大致分为绦虫、吸虫和线虫。它们通常生活在宿主的胃肠道中,但也可
  • 颈部颈(neck),又称脖子,是身体的一部分,通常指在生物中,身体连接头和躯干之间的那一部分。假如颈部被折断,该生物便会死亡。颈头钮 别称-颈喉钮 通常别人称恤衫最顶的那一钮叫颈头钮人
  • 传染病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流行病学是一门探讨影响人类群体健康
  • 内科医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生又称医师,在中国古代称大夫或郎中
  • α-变形菌纲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下的一个纲。此纲的成员变异性极大,且共通点极少,但他们确实系出同源。α-变形菌大多都是革兰氏阴性菌,而有些包内寄生
  • 瘟病毒边界病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 古典猪瘟病毒瘟疫病毒属(Pestivirus)是黄病毒科的一个属。瘟疫病毒属的病毒主要感染哺乳动物,包括牛科和猪科的动物。瘟疫病
  • 肠可以是:
  • NARA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英语: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缩写:NARA)是美国政府独立机构,负责收存所有美国官方历史记录。并负责发布国会法案、总统文告和行
  • 失眠症失眠(拉丁语:Insomnia)是一种不容易自然地进入睡眠状态的症状。可能是不易入睡(难以入睡),或是很难维持较长时间的深度睡眠(难以维持睡眠)。失眠一般会伴随着白天精神不佳、嗜睡、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