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困境

✍ dations ◷ 2025-04-04 11:41:40 #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困境

安全困境为国际关系的一个名词,出自于德国学者约翰·赫兹(英语:John H. Herz)于1951年的著作《政治现实主义与政治理想主义》()中。由赛局中的囚徒困境发展而来。关于安全困境的文献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其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道,正是“雅典力量的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斯巴达的恐惧使得战争无法避免”。主要内容在说明,当行为者双方在安全问题上彼此资讯不透明,互相不信任的情况下,对他者可能的行为做出最坏的评估,因此不断的透过增添军备和建立预防措施来维护国家安全,殊不知自己在他者的眼里,却形成最大的威胁,使他者的安全感被大幅降低,亦争相扩充军备,因此反而使自己处于更不安全的状态。

当国际上出现安全困境时,一般伴随而来的便是激烈的军备竞赛,当各国展开军备竞赛时,各国都会试图谨慎因应大国威胁,有时政治领袖为了凝聚士气,争取支持,会倾向于把国家受到的威胁程度夸大,在缺少沟通管道的情况下,当认知到威胁程度升高时就会损害彼此之间的信任,竞相生产武器,大幅降低合作的可能性,于是任何意外或是危机都很容易导致领导人宁愿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国际关系学者较常提到的例子,主要的论点为当时欧洲强权对临近国家实力增长所造成的不安全感,导致了战争,而非各国希望战争。

根据英国学者阿兰·柯林斯(Alan Collins)对以往学者对“安全困境”所下定义的总结,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四种:

这类定义关注因“安全困境”的运行所产生的结果,强调一国如何因其所采取的行动而无意间损害了邻国的安全。罗伯特·杰维斯、查尔斯·格拉泽和巴里·布赞就是此类定义的代表。例如,杰维斯认为当一国寻求增加自身安全而采取的大多数手段具有不经意间损害他国安全的效果时,安全困境就会发生。布赞也同样认为,“当国家为自己寻求权力与安全时,很容易威胁到其他国家对权力与安全的追求。”

这类定义主要关注“安全困境”的“自我挫败”(self-defeating)特性。罗伯特·莱伯认为,通过增加它们的权力,国家“并不必然增加它们自身的安全,因为它们的邻国和对手也会诉诸同样的手段。实际上这种加强军备的行为倾向于使得所有国家更不安全,因为它提高了所有各方面临的潜在威胁的水平”。巴里·波森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把安全困境定义为一种情形,在这种情形里“一国为加强自身安全所做的一切招致反应,最终使得该国与以前相比而不安全。”

此类定义主要侧重于解释“安全困境”这种现象的起源,关注于国家间的互动。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在阐释“安全困境”的机理时写道,“你知道你自己无意加害于他,除了寻求对自身安全的保障外,你对他一无所求;你绝无可能完全认识或记得这么一点,即他无法透视你的心灵,因而他对你的意图就决不可能像你对这意图一样放心。”尼古拉斯·惠勒和凯恩·布思则认为,“当一国的军备行为在另一国的思想中造成关于它们是用于防御目的(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加强自身的安全)还是用于进攻目的(改变现状以使其对己有利)而无法决断的不肯定时,安全困境就会存在”。惠勒和布思还把这种无法决断的不肯定性(unresolvable uncertainty)视为界定安全困境的首要特性。

这种定义强调国家所处的绝望的境地,无论采取哪种选择,一个令人无法满意的解决方法是唯一的结果。理查德·斯莫克在述及此点时写道,“在本质上,“安全困境”的观念认为,如果一国在保卫自己安全上无所作为,它不会感到安全,但是任何保卫自己安全的努力必然威胁到他国或多国的安全,结果该国面临着一个困境:如果它不采取行动,它将不会感到安全,而假如它那样去做仍然感到不安全”。

相关

  • 分子束分子束是一种以移动速度近乎相同且极少相互碰撞颗粒(原子、自由基、分子或离子)组成的波束,一种气体在较高的压力下膨胀以通过一个小孔进入压力较低的腔室内而形成分子束。分子
  • 弓箭射箭,是借助弓或弩的弹力将箭射出的一种活动,最初是用作狩猎之用,后来应用到军事上。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的传统射箭方式,有些地区更发展成一种仪式化的技艺。例如儒家文化圈六艺中
  • 斜率斜率用来量度斜坡的斜度。数学上,直线的斜率在任一处皆相等,是直线倾斜程度的量度。透过代数和几何能计算出直线的斜率;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斜率反映此曲线的变数在此点的变化快
  • 催化氢化氢化也称为加氢,是一种用氢气和其他化合物反应的单元操作,通常发生在镍、钯、铂等催化剂表面。氢化通常用于还原未饱和的有机化合物或其他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的氢化可以还原掉
  • 真假三文鱼之争真假“三文鱼”之争,指在中国大陆地区围绕虹鳟是否可以以三文鱼之名销售并归为可生食鱼类的争议。中国大陆地区以“三文鱼”名义行销虹鳟的报道可追溯至2004年,当时上海市的市
  • 高风险家庭高风险家庭指的是家庭中出现家庭成员关系紊乱或家庭冲突:如家中成人时常剧烈争吵、无婚姻关系带年幼子女与人同居、或有离家出走之念头者等,以致影响儿童或青少年(儿少)日常生活
  • 美洲獾属美洲獾(学名Taxidea taxus),是产于北美洲的一种獾,为美洲獾属下唯一的物种。其与獾外貌相似,但属于不同种。美洲獾主要生活在美国中西部、加拿大中部和墨西哥北部,喜欢便于挖穴的
  • 平假名平假名(日语:平仮名/ひらがな/ヒラガナ  *)是日语中表音文字的一种。平假名是从中文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的。早期平假名多为日本女性所用,且多作抒情之文,故谓女文字、女手;男性则
  • 垂体瘤垂体瘤(英语:pituitary tumours)是发生于脑下垂体的肿瘤,70%为厌色细胞瘤,其次为嗜酸细胞瘤和混合瘤(含有嗜酸和厌色两种细胞),嗜碱细胞瘤较罕见。从生物化学角度讲,催乳腺瘤(prolacti
  • 梅斯围城战 (1552年) 哈布斯堡王朝:梅斯围城战 (法语:Siège de Metz)是指1552年西班牙和法国在意大利战争的一次战役,从1552年10月19日到1553年1月2日,这期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亲自率领军队